- 前言
- 目标读者
- 非目标读者
- 本书的结构
- 以实践为基础
- 硬件
- 杂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 Python 术语表
- Python 版本表
- 排版约定
- 使用代码示例
- 第一部分 序幕
- 第 1 章 Python 数据模型
- 第二部分 数据结构
- 第 2 章 序列构成的数组
- 第 3 章 字典和集合
- 第 4 章 文本和字节序列
- 第三部分 把函数视作对象
- 第 5 章 一等函数
- 第 6 章 使用一等函数实现设计模式
- 第 7 章 函数装饰器和闭包
- 第四部分 面向对象惯用法
- 第 8 章 对象引用、可变性和垃圾回收
- 第 9 章 符合 Python 风格的对象
- 第 10 章 序列的修改、散列和切片
- 第 11 章 接口:从协议到抽象基类
- 第 12 章 继承的优缺点
- 第 13 章 正确重载运算符
- 第五部分 控制流程
- 第 14 章 可迭代的对象、迭代器和生成器
- 14.1 Sentence 类第1版:单词序列
- 14.2 可迭代的对象与迭代器的对比
- 14.3 Sentence 类第2版:典型的迭代器
- 14.4 Sentence 类第3版:生成器函数
- 14.5 Sentence 类第4版:惰性实现
- 14.6 Sentence 类第5版:生成器表达式
- 14.7 何时使用生成器表达式
- 14.8 另一个示例:等差数列生成器
- 14.9 标准库中的生成器函数
- 14.10 Python 3.3 中新出现的句法:yield from
- 14.11 可迭代的归约函数
- 14.12 深入分析 iter 函数
- 14.13 案例分析:在数据库转换工具中使用生成器
- 14.14 把生成器当成协程
- 14.15 本章小结
- 14.16 延伸阅读
- 第 15 章 上下文管理器和 else 块
- 第 16 章 协程
- 第 17 章 使用期物处理并发
- 第 18 章 使用 asyncio 包处理并发
- 第六部分 元编程
- 第 19 章 动态属性和特性
- 第 20 章 属性描述符
- 第 21 章 类元编程
- 结语
- 延伸阅读
- 附录 A 辅助脚本
- Python 术语表
- 作者简介
- 关于封面
11.1 Python 文化中的接口和协议
引入抽象基类之前,Python 就已经非常成功了,即便现在也很少有代码使用抽象基类。第 1 章就已经讨论了鸭子类型和协议。在 10.3 节,我们把协议定义为非正式的接口,是让 Python 这种动态类型语言实现多态的方式。
接口在动态类型语言中是怎么运作的呢?首先,基本的事实是,Python 语言没有 interface 关键字,而且除了抽象基类,每个类都有接口:类实现或继承的公开属性(方法或数据属性),包括特殊方法,如 __getitem__ 或 __add__。
按照定义,受保护的属性和私有属性不在接口中:即便“受保护的”属性也只是采用命名约定实现的(单个前导下划线);私有属性可以轻松地访问(参见 9.7 节),原因也是如此。不要违背这些约定。
另一方面,不要觉得把公开数据属性放入对象的接口中不妥,因为如果需要,总能实现读值方法和设值方法,把数据属性变成特性,使用 obj.attr 句法的客户代码不会受到影响。 Vector2d 类就是这么做的,示例 11-1 是 Vector2d 类的第一版,x 和 y 是公开属性。
示例 11-1 vector2d_v0.py:x 和 y 是公开数据属性(代码与示例 9-2 相同)
class Vector2d: typecode = 'd' def __init__(self, x, y): self.x = float(x) self.y = float(y)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 for i in (self.x, self.y)) # 下面是其他方法(这个代码清单将其省略了)
在示例 9-7 中,我们把 x 和 y 变成了只读特性(见示例 11-2)。这是一项重大重构,但是 Vector2d 的接口基本没变:用户仍能读取 my_vector.x 和 my_vector.y。
示例 11-2 vector2d_v3.py:使用特性实现 x 和 y(完整的代码清单参见示例 9-9)
class Vector2d: typecode = 'd' def __init__(self, x, y): self.__x = float(x) self.__y = float(y) @property def x(self): return self.__x @property def y(self): return self.__y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 for i in (self.x, self.y)) # 下面是其他方法(这个代码清单将其省略了)
关于接口,这里有个实用的补充定义:对象公开方法的子集,让对象在系统中扮演特定的角色。Python 文档中的“文件类对象”或“可迭代对象”就是这个意思,这种说法指的不是特定的类。接口是实现特定角色的方法集合,这样理解正是 Smalltalk 程序员所说的协议,其他动态语言社区都借鉴了这个术语。协议与继承没有关系。一个类可能会实现多个接口,从而让实例扮演多个角色。
协议是接口,但不是正式的(只由文档和约定定义),因此协议不能像正式接口那样施加限制(本章后面会说明抽象基类对接口一致性的强制)。一个类可能只实现部分接口,这是允许的。有时,某些 API 只要求“文件类对象”返回字节序列的 .read() 方法。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可能需要其他文件操作方法,也可能不需要。
写作本书时,Python 3 中 memoryview 的文档说,它能处理“支持缓冲协议的对象”,不过缓冲协议的文档是针对 C API 的。bytearray(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functions.html#bytearray) 的构造方法接受“一个符合缓冲接口的对象”。如今,文档正在改变用词,使用“字节序列类对象”这样更加友好的表述。2 我指出这一点是为了强调,对 Python 程序员来说,“X 类对象”“X 协议”和“X 接口”都是一个意思。
2其实,Issue 16518:“add buffer protocol to glossary”做的就是这种修改,把很多“支持缓冲协议 / 接口 /API 的对象”改成了“字节序列类对象”;“Other mentions of the buffer protocol”也是如此。
序列协议是 Python 最基础的协议之一。即便对象只实现了那个协议最基本的一部分,解释器也会负责任地处理,如下一节所示。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