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节:序
- 第 2 节:前言(1)
- 第 3 节:前言(2)
- 第 5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2)
- 第 4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
- 第 6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3)
- 第 8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5)
- 第 10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7)
- 第 11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8)
- 第 12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9)
- 第 7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4)
- 第 9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6)
- 第 13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0)
- 第 15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2)
- 第 14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1)
- 第 16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3)
- 第 17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
- 第 18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2)
- 第 20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4)
- 第 19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3)
- 第 21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5)
- 第 22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6)
- 第 23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7)
- 第 24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8)
- 第 25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9)
- 第 26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0)
- 第 27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1)
- 第 28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2)
- 第 29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3)
- 第 30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4)
- 第 31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5)
- 第 32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
- 第 33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2)
- 第 34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3)
- 第 35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4)
- 第 36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5)
- 第 37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6)
- 第 38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7)
- 第 39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8)
- 第 40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9)
- 第 41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0)
- 第 42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1)
- 第 43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2)
- 第 45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
- 第 44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3)
- 第 46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2)
- 第 47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3)
- 第 48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4)
- 第 49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5)
- 第 50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6)
- 第 51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7)
- 第 52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8)
- 第 53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9)
- 第 55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1)
- 第 54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0)
- 第 56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2)
- 第 57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3)
- 第 58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4)
第 12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9)
裴校长思想进步,知识渊博,是一位爱国志士。他是梁漱溟先生的挚友。他带领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宣传抗日,师生们都是抗日的宣传员,一个个跳上高台,激情如火,慷慨陈词,大声疾呼,向群众宣讲日寇的狼子野心,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
特别讲到江苏省常熟县被日军攻占时,生灵涂炭。有一个日军连长,名叫田中军吉,没有一点人性,一天竟杀死了 273 名中国人。他见人就杀,不分男女老少,杀得刺刀弯了,再换一把新的,一共换了四把刺刀,直到手臂再也抬不起来为止。在日本报纸上,他被吹捧为"英雄",竟获"常熟之郎"的雅号(南京审判时证明,他杀人总数超过 300 名)。这种骇人听闻的血腥屠杀,百姓都恨得咬牙切齿,齐声怒吼,誓报血海深仇。
皓月当空,三星在户。那些青少年学生,就悄悄溜到地里拔烟苗。拔掉一棵,就少害一个人,心里觉得十分高兴,受到不少安慰。但是,如果被人抓住,轻则骂几句,重则拳脚相加,因为那是人家一年的指望啊!
同学们共同学习,一起生活,生死相依,成了忠诚的朋友。他们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刘重晋、崔纪尧、张维新、石文祥等同学经常帮助杨庆鑫,特别是刘重晋同学,比他大四岁,像亲哥哥一样,在逃难流浪的日子里,帮他扛行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形势越来越恶化,日军十分猖狂。孙良诚的部队节节失利,一败涂地,竟投降了汪伪政权。敌伪勾结,狼狈为奸。为巩固其占领地,实行"堡垒"政策,在大的村镇都修筑寨墙,挖掘了寨壕,派伪军据守。县城之间修起公路,每两公里,修筑炮楼一座,周围建起土围子和沟壕,只有放下吊桥,才能出入。距杨楼村不远的南丁寺古庙也被拆毁,连寺庙里的"泥胎"都成了流浪者。
敌人经常派丁抓人。裴校长也未能幸免,遭到严刑拷打,逼要钱财,他伤痕累累,被捆在窖内,活活饿死。学校经费也成了问题,不得不解散,师生各自回家,定陶中学就此结束。
杨庆鑫初一没有学完,仅上了 5 个月,只好回家继续自学。读书的兴趣一旦引发起来,就不可收拾。他嗜书如命,如饥似渴地阅读。家中藏书看完了,就到同学家去借。那段时间,他不但熟读了中学课本,而且还阅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千古佳作。读起来废寝忘食。他母亲看到儿子聚精会神,认真阅读的样子,非常开心,常常笑骂他为"书呆子"。书中人物像武松、诸葛亮、岳飞、程咬金等成为他的崇拜对象。他们的大无畏精神、爱国举动、英雄品格、侠义行为深入人心,感动了这些失学的青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些学生跃跃欲试,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了。
在日军占领时期,百姓都遭受大劫大难,就像坠入万丈深渊。天灾之重,人祸之深,是言语难以表达的。日伪军豺狼成性,胡作非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不堪重负,逼粮催款,持枪抓人,鸡犬不宁,敲诈勒索,把民众推向绝路。整个沦陷区,犹如一个火药筒,一点即爆。
那些失学的学生,聚在一起,不断交流学习心得,谈论书中的英雄人物。面对日寇的淫威,人人都有一腔热血,义愤填膺,怒火烧心。与其坐而待毙,任敌人宰割,不如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想着该出手时就出手,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乐得痛快。大家信誓旦旦,都愿像英雄人物那样,奔赴战场,舍身取义,与鬼子拼命。这时,庆鑫也偷偷地练习刀枪,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听说,冉堌集附近,有一个日伪军据点,叫苗楼 ,关押着一些群众。大部日军调去扫荡,寨中只剩下四五十个敌人,如果组织一些学生攻击,有把握将敌人完全消灭,也能解救被关押的平民百姓,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又可出出这口怨气。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群情激昂,一呼百应,响应的人越来越多。后杨楼村共有六人从家中带出武器,参加了这次神圣的游击。庆贵、庆瑶、祥欣、祥迎四人都有十七八岁,庆璜和庆鑫两人只有十二岁,他们都从家里拿了武器。庆鑫提了一把马刀,腰间别了一把德国造手枪(土名八搂子,弹盒里可以装八粒子弹)。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