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在 PPT 中建立逻辑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所有素材之间的逻辑(数字、流程、因果关系、障碍、趋势、时间、并列、顺序),研究这些逻辑是否支持我们的演示或汇报论点,对实现沟通目标是否有利。
大部分人花费精力去研究材料的最佳表达方案(例如,是文字、图片、动画还是音乐?),而忽略了材料在逻辑上的严谨性,而幻灯片的说服力就是建立在逻辑上的。
在构思逻辑的时候也要考虑幻灯片设计的特点,让幻灯片看上去一目了然和充满视觉冲击力,这才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有效沟通。
建立逻辑的方法很多,本书这里重点介绍金字塔原理在 PPT 设计中的应用。
邮 电
30 年风行经典著作
咨询顾问必读书
应用金字塔原理后:
制作时间减少
文字密度降低
内容更加条理
幻灯片的逻辑,一个要素是用怎样的逻辑说话,这点提高很难
另一个要素是用怎样的图形来展示逻辑最合适,这点提高很快
金字塔原理在 PPT 中的应用
金字塔原理是美国前麦肯锡顾问芭芭拉·明托针对写作思路不清的人提出的一种结构化思考的方法。明托金字塔原理已成为麦肯锡公司的公司标准,并被认为是麦肯锡公司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金字塔原理》新版中明托专门补充依据金字塔原理做幻灯片应注意的事项。
在商业幻灯片制作中依据金字塔原理可以有效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我要表达什么?
第二,我表达得怎样?
金字塔原理往往用来回答 4 类问题
你可能关心的几个问题
大脑偏爱有结构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便于记忆。
建立逻辑是方法很多,只不过金字塔原理总结得很好,具备系统的套路,应用也很广泛而已。
金字塔原理在管理咨询顾问眼里只是一个大逻辑的思维方式。在初中学习写作议论文的 3 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与金字塔原理在很多方面道理是相通的。金字塔原理的核心是“逻辑性地分解”,从这个层面讲,金字塔原理的确是一个普适性的原理,尤其在 PPT 这种“跳跃性思维”的呈现形式方面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金字塔法则一:学会从结论说起
一个糟糕的汇报者
老板,我最近在留意原材料的价格,发现很多钢材都涨价了;
还有刚才物流公司也打电话来说提价;
我又比较了几家的价格,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说服他们不涨价;
还有,竞争品牌***最近也涨价了,我看到……;
对了,广告费最近花销也比较快,
如果……可能……”。
假如他学习了金字塔
老板,我认为我们的牌子应该涨价 20%,而且要超过竞争品牌。
因为第一,原材料最近都涨价了 30%,物流成本也上涨了;
第二,竞争品牌全部都调价 10%~20%,我们应该跟进;
第三,广告费超标,我们还应该拉出空间,可以做广告……,
老板,你觉得这个建议是否可行?
在 PPT 中怎样才能算把你的结论说明白呢(陈述问题的技巧)?
1.封面文字就是整个 PPT 内容的概括
2.如果 PPT 很长,应该有一个对内容的摘要页,把最关键的内容写上去
3.每页 PPT 的大标题就是这一页内容的概括
4.概括的标题不是罗列问题,而是具体的意见
5.如果是图表,图表标题要说明数据指示的含义或趋势
6.如果整个 PPT 谈了几个要点,在转场页前或最后陈述时应该有一个再次总结强调
7.站在听众角度再思考一遍:
·你是否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问题或有价值的假设?
·你是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明确提出阻碍解决的现状?
·你是否提出了判断问题成功解决的衡量标准或方法?
金字塔法则二:利用分类的方法组织你的素材
试试看,一分钟内,你能记住这些单词吗?
经过合理分类后,虽然绝对信息量增加了,记忆难度反而下降了。
这是因为我们依据金字塔原理找出了数据之间的符合我们日常常识逻辑的关系。
假如你把这些食品按第一个字声母是否相同来分类,只会增加记忆复杂程度。
同样的素材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1.事物的分类方式从来不是唯一的
2.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3.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
4.对某一场合而言,往往存在最佳分类
5.好的分类要依据一定的逻辑
6.最好的逻辑要符合大家都认可的共识
商业数据分类常用逻辑要素有:
·时间(第一、第二、第三)
·地点(北京、上海、广州)
·组织部门(市场、销售、生产)
·产品线(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
·人的属性(男人、女人)
·竞争对手(移动、电信、联通)
·业务链(供应商、客户、物流)
·重要性(最重要、次重要等)
把所有的信息都归类分级,你将得到金字塔
不是建好分类就有效
金字塔原理要求分类符合 MECE 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utually Exclusive: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意味着同类的问题是同级的问题,而且有明确区分、不会交叉覆盖。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意味着所有层面问题都被全面、周密归类和分层。
遗漏了中等客户,属于分类不完整
没有穷尽的分类
潜在客户也可能是重要的,也可能是次要的,属于分类不独立
没有独立的分类
不是建立了金字塔就是成功
分解问题的逻辑树
下图实际上就一种简单的逻辑树
逻辑树的常用 3 种结构
1 推论型
这种类型的逻辑树先确定问题,然后将问题分成不同的部分,再对每一部分给予解答,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2 假设型
这种类型的逻辑树先给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方案,然后再列举所需的充分理由来验证或推翻这个假设,从而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问题型
这种类型的逻辑树先列出关键问题,并通过是或否来回答,然后再按照采取相应行动的逻辑顺序排序,解决设定的问题。
阐述问题的两种结构
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基本的逻辑就是演绎和归纳,两种结构都可以用于幻灯片设计。人更喜欢用演绎推导,但归纳更容易让听众理解。
特别在幻灯片制作过程中,让听众回忆起你上上一页到本页的演绎结构是很困难的。
选择演绎还是归纳结构?
用演绎结构构思你的内容
用归纳结构制作你的 PPT
演绎结构对话题有抗拒心理听众更有效,但听众到最后结论的时候,需要记忆大量信息,在幻灯片制作中采取这种结构往往没有归纳结构效果好。
归纳结构便于听众记住要点,建立全局认识,对注重具体解决方案的听众更有效。
金字塔原理确定逻辑结构的 3 种顺序
时间顺序:确定前因后果关系
当你提出达到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或原因时,必须采取一组行动才能达到效果,这组行动必定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对该组行动的概括必然是行动达到的效果。例如:
·解决问题的 3 个步骤
·达成目标的 7 个阶段
·绩效改进的 PDCA 循环
结构顺序:将整体分割为部分
我们按 MECE 原则建立金字塔的分类,为了简化或使问题更清晰,我们需要将整体分割为部分。例如:
·组织结构图
·获取成功的 5 个关键因素
·优秀员工的 7 种素质
重要性顺序:将类似事物归为一组
重要性顺序是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最千变万化的,只要能找出某类问题的某方面共性,就可以考虑依据共性程度按相关性(重要性)顺序排列。
重要性结构最能考察一个人对业务理解的深度
建立金字塔的两种途径
1 自上而下法:如果你对业务很熟悉
2 自下而上法:你对业务还不太熟悉
必须学会舍得删除自己辛辛苦苦做的 PPT
在建立分类的过程中,要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你必须把和你核心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子问题、素材毫不犹豫的删除掉,即使这些材料很吸引人,但只要和你整个 PPT 的主题无关,你就必须进行删除。
即使保留下的问题,也要按重要性结构排序,重要的问题,或者时间序列处于前列的问题先展示。
每次做完你的 PPT,请思考三个问题
1.哪些信息你很关注而别人未必关心?
2.哪些话可以一笔带过而不需要强调?
3.哪些话不讲可以让核心主题更突出?
别在乎你的工作量,要在乎质量,删吧!
明托说:如何在幻灯片中应用金字塔原理
1 先亮出你的结论
2 幻灯片只传递最重要的信息
3 所有的信息必须经过分类
4 每张幻灯片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
5 论点应该用陈述性语言,别用标题性语言
6 学会讲故事(利用各种 SCQA 结构)
7 提高幻灯片的趣味性(趣味性取决于布局,字号选择和颜色应用,并非动画)
8 降低幻灯片的复杂性(可以采取“搭积木”的动画方式逐步展示幻灯片)
请你利用“金字塔原理”,尝试在下面画出两种以上完全不同幻灯片分类方式?
金字塔原理实战案例一
金字塔原理实战案例二
问题诊断:
1.标题没有突出中心思想
2.字多,关键信息不突出
3.材料的堆积,看不见思路
更改思路:
1.标题先列结论
2.统一字体、编号,突出关键信息
3.用 4P 逻辑组织材料,建立金字塔
金字塔原理实战案例三
问题诊断:
1.素材组织是流水账,没有体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势头
2.素材信息不完整
更改思路:
1.按时间顺序组织金字塔结构
2.用上升阶梯体现职业生涯成长路线
3.围绕每个时间节点补充完整信息
金字塔原理实战案例四
问题诊断:
1.将能力提炼成小球阵列很吸引眼球,但看后无法留下深刻印象
2.没有提供证明的素材
更改思路:
1.用能力为纲,将能力分解为商务和管理能力,建立金字塔
2.围绕金字塔提供论据,增加说服力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