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17.1 历史上最轰动的 IPO

发布于 2024-10-13 13:59:10 字数 454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2004 年 4 月 2 8 日,这一年的第一百天,所有 Google 的人都知道今天将要发生什么事。上午十点,大家收到了电子邮件,要大家去主饭厅一一查理饭厅等待重要消息的宣布。平时开会通常迟到几分钟的 Google 人这天早早地便聚在了饭厅里,能容纳 600 人就坐的饭厅挤了上千人。十点半钟,Google 的三巨头,共同创始人拉里 · 佩奇和谢尔盖 · 布林及首席执行官埃里克 · 施密特,来到讲台上。布林宣布,我们刚刚(向证监会) 提交了上市报告( 5-1) ,同时提交了年度的财务报告(K- 10 ) ,会场上掌声雷动,成百上千的 Google 人几年的辛苦努力终于将获得回报了。布林等大家安静下来接着宣布,我们将融资 2 718 281 828 美元,这是数学上自然对数底数 e 的前十位。这么大的融资额使得 Google 的初次公开募股(IPO) 成为历史上最大的 IPO 之一,会场再次沸腾了。接下来,由 Google 的营销副总裁奥米德 · 科德斯塔尼( Omid Kondestani ) 最后一次站在沙袋上向大家宣布了最新的营收报告。Google 当季度的营业额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 200% 。根据 Google 的传统,科德斯塔尼总是站在一个大沙袋上向大家宣布财务消息。由于 Google 今后将是上市公司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内公布营收情况了,因此科德斯塔尼宣布这是最后一次。在此同时,外界第一次了解到 Google 保密了 6 年的财务情况和市场规模。

在 Google 对内宣布上市消息的同时,外界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华尔街日报、布隆伯格新闻、路透社新闻等全球主要财经媒体和 CNN 、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已经报道了这则新闻。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和欧洲最大的技资银行苏黎世信贷第一波士顿领衔,高盛、花旗财团等十几家世界最大的技资银行参加的 Google 上市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整个华尔街和广大投资者都兴奋了起来。由于下载和阅读 Google 上市文件的人数太多,美国证监会的网站因负载过大而一度岩机。

Google 上市无疑是历史上最轰动、也是最令华尔街兴奋的一次融资行动。但是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 Google 其实是被美国《公司法》逼得不得不上市的。作为一家不上市公司,在经营上有很多方便之处,外界没有人知道 Google 的任何商业细节,也没有人能干涉 Google 的决策,这样 Google 在商业竞争中能够出奇制胜(事实上如果雷曼兄弟公司是一个不上市的公司, 它可以避免破产的厄运) 。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讲,通过上市融资可以使公司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也可以使投资人的投资得到回报。作为一家非常成功的新兴公司, Google 不存在第一个问题。Google 在 2001 年它刚刚满三年时就开始盈利了,而同时包括雅虎在内的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亏损(当时只有 eBay 是一个例外) 。从 2001 年下半年起,Google 的利润和现金流( cash f1ow) 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远远比开销增长快得多。从这个角度讲 Google 不急于上市。当然,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希望通过上市才能收回投资。好在 Google 的董事会非常明智地看到,越晚上市,盘子做得越大收益越高,因此尽可能地拖后上市时间,事实证明这个决策非常正确。从 2002 年开始, Google 发展很快,人数也增加了很多,到 2003 年它的人数超过了 500 人。根据美国证监会规定,当一家公司的股东超过 500 名并且资产越过一定规模后,即使它不上市也必须在第二年的 100 天内公布财务状况。Google 大部分员工是有股份的,因此,熟悉金融的人可以准确预测 Google 申请的上市时间是 2004 年 4 月 28 日(同样的道理, Facebook 应该在明年 4 月 28 日左右申请上市) 。

而且早在 2003 年,华尔街就已经炒作起来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投资银行如摩根斯坦利、高盛、苏黎世信贷等早就在下面和 Google 接触,希望承包 Google 上市的行动。2003 年美国股市达到了低谷,投资银行需要一些特殊的输血才能刺激已经低迷两年的股市,明星公司 Google 的上市将变成整个股市的兴奋剂。Google 两个刚满 30 岁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在老练的华尔街银行家面前表现得异常冷静和精明。他们很清楚自己手中的牌和华尔街的牌。因此, Google 没有急于答应任何一家著名的投资银行表达的承包上市的意愿,而是有耐心地和多家投行保持接触,不得罪任何一家,同时将承包商的佣金压到了最低点。根据惯例,上市承包商将收取 7% 的融资作为佣金,但是, Google 最终付出的比这个比例要低得多。虽然双方都没有公布 Google 的佣金,但是在几个月后第二轮融资时,美林证券公司出了承包商的行列,并透露出原因, Google 付的佣金低到了它无钱可赚的地步。由此可见,在生意场上 Google 的精明程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和投资者的利益,并且保证公司在上市后不受华尔街控制(我们在前一章介绍过华尔街是如何控制上市公司的) , Google 在 IPO 时做了三件惊人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采用拍卖的方式决定 IPO 的股价。为了回报广大股民对 Google 的支持,并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Google 最终说服了华尔街投资银行采用竞标的方式认购 Google 的原始股。在以往的上市行动中,原始股的价格由要上市的公司和承包商谈判商定, 一般来讲,价钱都低于实际价值(只有黑石公司上市时除外) ,而承包商和它们的大客户则赚差价,这样当然就损害了要上市公司的利益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比如百度公司上市时的定价只有区区 27 美元, 是上市第一天收盘价的 1/4。不仅如此,承包商还会控制原始股的配给,除非是它非常大、非常重要的客户, 一般人根本拿不到什么认购权。这样就无法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Google 的做法,保证了自己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当然华尔街就要少挣一点。这一点,后者也心知肚明,明面上不好讲,背地里并没有配合 Google 。因此,居然出现了 Google 首次募资原始股认购不满的情况。Google 公司当机立断,在上市的前一天调低了一些原始股价格,同时大幅降低了融资的金额,从原来的 27 亿美元降到 17 亿美元,避免了以过低的价钱大量稀释自己的股份。

Google 上市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将一次融资拆成三次。一个公司融资上市,当然希望融资越多越好,但是这样要大量稀释自己的股票,公司和现有的股东未必能得到最大利润。显然 Google 第一次没有充分融资。在首次融资一年后的 2005 年 9 月, Google 进行了第二次融资,以 295 美元的价钱再次融资 42 亿美元。这次融资虽然金额大,但是由于 Google 的估价比 IPO 时涨了三倍,只增发了很少的股票,最大地保证了自己和技资人的利益。到这时,大家不得不佩服 Google 的高明之处。Google 的上市融资行动至此仍然没有结束。当时大家奇怪著名的高盛公司没有出现在第二次融资承包商中,而向从 Google 上市,高盛一直是在为 Google 高调捧场。半年后,谜底揭晓了。2006 年 5 月,美国的标准普尔指数将 Google 纳入其中。从金额上讲,标准普尔 500 指数是美国和世界上的基金中,作为参考依据最多的指数, Google 被纳入其中后,很多基金将自动按照标准普尔 500 指数指示的比例购人 Google 的股票。根据以往其他股票被列入该指数的惯例,股价会上涨 10%-20% 左右。通常炒家们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会打个时间差从中套利(在对冲基金中专门有一种投机这种交易的基金,称为事件驱动( Event Driven ) 基金) 0 Google 则早已计划并且准备好了,利用这次有利时机第三次融资。因此,标准普尔宣布这一消息后, Google 马上宣布第三次融资 20 亿美元,这次由高盛公司独家承包。Google 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 三次融资共 80 亿美元,而且只稀释了不到 10% 的股份,成为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上市行动。这些现金使得它有足够的财力打造超级数据中心,在与微软和雅虎的竞争中占到有利地位。和巴菲特一样, Google 的前任 CEO 施密特是一个非常"爱财"的管理者,他永远将现金储备作为他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在 2008 年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一次采访。当记者问到 Google 有上百亿美元的现金,能否给股东发一点红利时,施密特开玩笑说,我更喜欢看着这些钱在我银行的账户上。和很多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一样,施密特是一个非常稳健的管理者,他在做任何事时都会保证在最坏情况下 Google 能挺过很多道难关。

Google 上市时做的第三件非同寻常的事就是学习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一哈撒韦公司,将 Google 的股票分成了投票权完全不同的两种。佩奇、布林和施密特等人是追求长期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的人,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巴菲特很一致。当然,华尔街对于任何上市公司都会指手画脚的,要求它们达到每个季度的营收预期。当基金经理们在一个上市公司中占的发言权很大时,他们甚至会要求撤换整个董事会由他们直接管理。前一阵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伊钦威胁撤换雅虎董事会一事,就是投资人过度干涉上市公司经营的典型例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Google 迟迟不愿意上市。Google 的创始人仔细研究过巴菲特的成功经验,发现其中成功的一条就是公司内部的人要有绝对的发言权(投票权) 。巴菲特的做法是发行 A 和 B 两种面值不同的股票, A 股的面值是 B 股的 30 倍,投票权却是 B 股的 200 倍。B 股永远不能转成 A 股,但是反过来 A 股可以在任何时间转成 B 股。当然,巴菲特和芒格等其他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大股东及大投资人拥有的是 A 股。由于 A 股的价钱高达每股十几万美元,不仅散户无法购买,动态管理的基金经理也无法购买。这样就保证了巴菲特和芒格对公司的绝对控制。Google 也类似地规定 2002 年以前发行的股票(B 股) 每股拥有 10 个投票权,而以后的称为 A 股(包括所有公开交易的) 一股只给一个投票权。B 股(大多数掌握在创始人和高管手里) 不能流通,只能换成 A 股才能出售,而 A 股则永远不能转化回 B 股。其结果是不管一个投资人从市场上购买多少 Google 的股票,只要它的创始人持有 10% 的股票就可以拥有绝对多数的投票权。这样,华尔街很难直接干涉 Google 的发展。两年后,百度也从 Google 身上学到了双重股权的办法。

从 Google 的上市过程中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目光长远并且精明到骨子里的公司。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