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方法论比行动更重要

发布于 2024-08-21 21:53:54 字数 236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铁律之八: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我们都应当将方法论的掌握放在首位。解决了方法论的问题,你的行动才会更加富有成效,职业之路才能更为顺畅。当然,这里的方法论更多的是指解决各类具体问题过程中所用的手段、思路和模式。

我们做任何事情,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当然重要,但如果缺乏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方式和方法,失败的概率会成倍加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甚至注定是要失败的。缺乏可行方法保证的理想,容易导致志大才疏;缺乏必要方法保证的目标,容易变成空洞的口号。方法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本书所提到的方法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的“渔”。

非常遗憾的是,职场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理想和目标一大堆,但如果被问及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就很难说出个甲乙丙丁,基本上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和顺势而为的态度,即使有人能够说出一点,在可行性和系统性方面也都差强人意。如果将事情分成各种类型去关注,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又可以用一系列方式和方法来加以保证,即使貌似神妙的创新,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某方面掌握了较为系统的方法,不但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职业发展之路也会更加顺畅。

虽然一百多年来,儒家在我国经历了非常曲折的风雨历程,绝大多数人对其一些经典著作已经非常陌生,但整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依旧打着深深的儒家思想的烙印,比如我们的婚丧嫁娶、社交礼仪、学习方法、做事模式等。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之时,正值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尽管开口三代、闭口圣王,实际更大程度上是要恢复西周初年特别是周公所确定的一些规范。作为周朝诸侯国的鲁国,远在东方,受到的政治动荡的冲击较小,周初典籍制度保存得最为完善,当时诸侯各国要想学习正宗的周朝礼仪,必须向鲁国取经。这也给儒家学说在鲁国产生及其一些基本框架的形成提供了逻辑基础。在这种条件下,儒家学说虽然具有大批泽被万代的精华,但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崇古、模仿和注重知识而非方法论传授的倾向。自汉武帝将儒学尊为主流意识形态之后,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强化,儒家的一些理念和做事方式已经内化到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仍按其中的一些逻辑做事,却未必能意识到这竟跟儒家有关。

不少人认为,我国现在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但本人认为最大的弊端是方法论教育的缺失。从幼儿园教育一直到博士教育,大家注重的是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传授,而方法论特别是可行性较强的创新方法,相对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忽视。在汉语体系中,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更多采用“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鸿儒硕学”之类的词语。也许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倘若认真看看,就不难发现这些词语基本都指向知识和记忆力,而非方法论与创新。

毋庸置疑,我们是非常注重教育的一个民族,并常常将好学和上进联系在一起。不过国人似乎更擅长学习已有的知识,而不太注重方法论的学习,并利用这些方法去创新。学来学去,往往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形似而神非。可能太多的抄袭和山寨版现象跟这个有很大关系。然而真正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成名成家,靠的是实践与创新。只要实践,就很容易发现知识根本不够用,或者发现以前的知识压根就用不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己已有的思维模式,构建出一整套针对性很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换言之,方法论的学习和创新,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我们的未知领域永远大于已知领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只有创新无边无际,而方法论则是连接已知和未知的桥梁与纽带。

无论学习某类专长,还是运作具体项目,抑或实现人生抱负,在目标确定之后,就应该将方法论放在首位,将这些目标细化成一个接一个可行的步骤,形成一个又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最终编制成拥有一定弹性的日程安排。至此,也许有的朋友会感觉,你说的不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系统而且可行性很强的方案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可以这样理解。譬如,你要从海淀到香河去买家具,你最起码需要想明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开车、乘出租车还是乘公交,选择什么样的线路去,如果乘公交,应该如何去换乘。如果你想搞定某个客户,起码应该了解他的联系方式、工作权限、价值倾向、个人爱好和隐蔽性需求,需要考虑靠什么样的方式及关系才能跟对方搭上话,怎样去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跟人家综合需求的匹配程度。假如你想当一名大公司的市场总监,你就应当明确需要哪些方面的历练,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如何得到业界精英们的认同,这些都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积累。如果能够在逻辑上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你的行动就会富有成效,目标达成的概率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方法论在创新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在学术上有所创新,能够对后世造成巨大影响,大致上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选择材料比较丰富的领域去钻研,比如研究四书五经,或者是明清宫廷政治;其二是走差异化路线,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领域去努力,比如研究当年晋商在海内外数十家分支机构的管理运作与现代欧美跨国公司运营的异同,并对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发展开专项研究。前者倾毕生之力,未必能有多大突破,后者则相对容易取得成果,而且极具现实和历史意义,还是一件利国利民、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的好事。与此同时,从其难度和所需付出的时间与辛苦来看,前者往往会数倍于后者。其实,创新并不是深不可测的事情,如果选对了方向,只要坚持下去,成就还是很容易出来的。这就涉及努力方向的细分和差异化定位,如果创新策划和管理工作做得很好,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