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1: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 2:勇敢地面对谎言
- 出版者语
- 中文版序
- 正文
- 第 1 章 谎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 第 2 章 有没有罪恶感,是善与恶的分水岭
- 第 3 章 压制别人,就是邪恶
- 第 4 章 恶,总是出现在需要爱的地方
- 第 5 章 从小缺乏爱,长大就容易变坏
- 第 6 章 勇敢地面对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 3:与心灵对话
- 出版者语
- 中文版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人生是一场修行
- 第一章 意识和痛苦
- 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
- 第三章 复杂的人生
- 第二部分 心灵探索
- 第四章 自尊自爱
- 第五章 感受神秘
- 第六章 心灵成长的四个阶段
- 第七章 神话:人性的旅程
- 第八章 上瘾:神圣的疾病
- 第三部分 寻找自己的归宿
- 第九章 未知死,安知生
- 第十章 性与精神
- 第十一章 物质与精神
- 第十二章 从宗教中得到的裨益
少有人走的路 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 中文版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反抗草率的思考
- 第一章 思考
- 第二章 意识与觉察
- 第三章 学习与成长
- 第二部分 在复杂中摔打,在矛盾中抉择
- 第四章 个人的生命抉择
- 第五章 团体的生命抉择
- 第六章 在社会中的抉择
- 第三部分 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放下自我
- 第七章 生命在焦虑中超越
少有人走的路 5:不一样的鼓声
- 中文版序
- 序言
- 第一章 真诚的关系
- 第二章 独立与依靠
- 第三章 真诚共同体
- 第四章 危机与真诚关系
- 第五章 建立真诚关系的四个阶段
- 第六章 建立真诚关系比治疗更重要
- 第七章 进化的途径
- 第八章 人性的幻想
- 第 9 章 爱的人越多,喜欢的人越少
- 第 10 章 空灵的意义
- 第 11 章 不设防
- 第 12 章 不一样的鼓声
少有人走的路 6:真诚是生命的药
道德
我有一个朋友,曾是美军飞行员,越战被俘后,被囚禁了 7 年,受尽了酷刑。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那些折磨他的人有非常清醒的组织化行为,他们了解自己的意图,十分清楚殴打和折磨会对俘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知道在酷刑的痛苦下,任何人都会崩溃,坦白交代,甚至投降。尽管对美国来说,越战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虐待俘虏就是道德的。
所以礼仪不仅是“清醒”的组织化行为,还必须是合乎道德的,只有道德沦丧的人才会用酷刑对待俘虏。我举的这个例子,显而易见是不道德的,但是社会上还有很多不道德的行为是很隐约、很隐蔽的。道德最起码的准则是“人道”,也就是要尽可能地尊重人。如果能尊重人,就不会去羞辱人,折磨人。
近年来“世俗人道主义”十分流行。所谓世俗人道主义,就是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乐者,蔑视人具有神性的力量。这种人道主义就像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房屋,当情况艰难时,例如生意失败或纠纷丛生时,世俗化的人道就很容易土崩瓦解。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常常认为自己是世俗的人道主义者,他们能够使大众获得正确的新闻和资讯,以维持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也许没错。但是我们却知道太多的例子,记者为了抢一条新闻而把人道精神抛到九霄云外。
世俗人道主义的问题在于,它没有说明人类为什么是尊贵的,为什么要尊重人。世俗人道主义没有任何理论作为依据,于是就很难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获得超越。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符合礼仪的行为不仅要有“道德”,而且要能够“服从更高的力量”。这种“更高的力量”并不是指上帝或者其他的神,而是指光明、真理和爱,当我们真心服从于这些事物的时候,就算不信仰任何宗教,我们的行为也都具有神性。
谈到这种服从,让我再回到抛弃人道精神抢新闻的记者身上。虽然这些记者也许会尽量不说谎,只“依据事实”,但是在应该报道什么事实,应该隐瞒什么事实的决定上,他们一定会坚持己见。这样一来,事实就像统计数字,可以用来陈述你想要说的任何事物。在很多情况下,记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事情描黑、描白或者描灰,除非他是一个非常有良心的人,否则他的选择将不会基于对真理的服从,而是怎么样写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就算这位记者忠于事实,在对新闻的诠释上仍然会被一整套的指挥系统牵连着。记者写好新闻稿之后,没有参与实际采访的编辑们还会加上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必须负责想出标题、控制文字的长短与排放位置。以我的观点,最好的新闻应该是灰色的,因为事实通常很复杂。但是大多数的记者不愿意接受这种复杂性,因为这样无法产生吸引人的标题。他们自己都承认,他们会迎合读者的口味,显然忘记了迎合口味的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差距。
在处理道德的复杂性上,区分“教条道德”与“情景道德”对我们很有帮助,几乎直接触及了问题的核心。教条道德是历史上被规范的道德标准,最早的例子是《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代巴比伦王朝的律法,而最为人熟知的则是十诫。这样的教条昭示某些行为是错误的、邪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例如十诫中有一诫是“不可杀人”,它没有说“不可杀人,战争例外”,或“不可杀人,自卫例外”;它只是规定“不可杀人”,斩钉截铁,没有如果、可是或例外。然而,情景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所有的道德判断都必须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不像十诫,情景道德允许战争与自卫时杀人。
我们的社会已经开始从简单的教条道德进化为情景道德。这在美国的司法系统中明显可见。如果你去拜访律师,会看见他的办公室书架上都是笨重的大书,而这些书籍里都是情景性的法律案例,这些案例会说:“不可毁约,除了在‘约翰控告史密斯’案中例外,由于某种的情况所致。”或者“不可毁约,除了如‘布朗控告泰勒’一案中的情况。”
要采取情景道德,个体必须能够自身担负起整个司法系统的责任,我们必须在自己心中有一个能干的辩护律师、一个称职的检察官,与一个无私的法官,才能成为健康与完整的个体。人格失调症患者总是有一个非常强悍的内在辩护律师,与一个软弱的内在检察官或良心。神经官能症患者则有一个强悍的检察官,与一个软弱的律师,无法为自己辩护。而有些人的头脑里有相当能干的辩护律师与检察官,但是,为了某种理由,他们非常优柔寡断,难以做出决定,因为他们缺少了一个好法官。
我全心全意赞成社会(以及个体)朝着情景道德的方向发展。身为心理医生,我深深了解僵化的教条道德时常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但是要先考虑两件事:第一是情景道德没有任何固定公式可遵循,所以只要情况发生细微的改变,健康的个体就有责任重新考虑自己的行为。在某种情况下也许可以怪罪某人,在稍微不同的情况下也许就必须原谅他。没有固定的公式,我们就永远无法当场确知我们所做的是对的。我们必须以“无知的虚心”行事。
另一件要考虑的事是,教条道德并不是无用的。例如,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教条道德规范我们“不可杀人”,我们就很容易走向暴力和战争,根本不去分辨哪些是正义的战争,哪些是非正义的战争。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