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4.10 本章小结

发布于 2024-02-05 21:59:48 字数 129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本章首先澄清了人们对一个字符等于一个字节的误解。随着 Unicode 的广泛使用(80% 的网站已经使用 UTF-8),我们必须把文本字符串与它们在文件中的二进制序列表述区分开,而 Python 3 中这个区分是强制的。

对 bytes、bytearray 和 memoryview 等二进制序列数据类型做了简要概述之后,我们转到了编码和解码话题,通过示例展示了重要的编解码器;随后讨论了如何避免和处理臭名昭著的 UnicodeEncodeError 和 UnicodeDecodeError,以及由于 Python 源码文件编码错误导致的 SyntaxError。

讨论源码的编码问题时,我表明了自己对非 ASCII 标识符的观点:如果代码基的维护者想使用包含非 ASCII 字符的人类语言命名标识符,那就去做,除非还想在 Python 2 中运行代码。但是,如果项目想吸引世界各国的贡献者,那么标识符应该使用英语单词,此时 ASCII 就够用了。

然后,我们说明了在没有元数据的情况下检测编码的理论和实际情况:理论上,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实际上,Chardet 包能够正确处理一些流行的编码。随后介绍了字节序标记,这是 UTF-16 和 UTF-32 文件中常见的编码提示,某些 UTF-8 文件中也有。

随后的一节演示了如何打开文本文件,这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不过有个陷阱:打开文本文件时,encoding= 关键字参数不是必需的,但是应该指定。如果没有指定编码,那么程序会想方设法生成“纯文本”,如此一来,不一致的默认编码就会导致跨平台不兼容性。然后,我们说明了 Python 用作默认值的几个编码设置,以及如何检测它们:locale.getpreferredencoding()、sys.getfilesystemencoding()、sys.getdefaultencoding(),以及标准 I/O 文件(如 sys.stdout.encoding)的编码。对 Windows 用户来说,现实不容乐观:这些设置在同一台设备中往往有不同的值,而且各个设置相互不兼容。而对 GNU/ Linux 和 OS X 用户来说,情况就好多了,几乎所有地方使用的默认值都是 UTF-8。

文本比较是个异常复杂的任务,因为 Unicode 为某些字符提供了不同的表示,所以匹配文本之前一定要先规范化。说明规范化和大小写折叠之后,我们提供了几个实用函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编。其中有个函数所做的是极端转换,比如去掉所有重音符号。随后,我们说明了如何使用标准库中的 locale 模块正确地排序 Unicode 文本(有一些注意事项);此外,还可以使用外部的 PyUCA 包,从而无需依赖捉摸不定的区域配置。

最后简要介绍了 Unicode 数据库(包含每个字符的元数据),还简单讨论了双模式 API(例如 re 和 os 模块,这两个模块中的某些函数可以接受字符串或字节序列参数,返回不同但合适的结果)。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