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批评之前先肯定
职场上单刀直入的爽快人往往很容易得罪别人,并且往往达不到办事的目的。一句话就把人惹恼了,人家还怎么愿意听你的意见、跟你谈生意呢?见解、观点有出入是难免的,如果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特别是别人错而你对的情况下,千万不能上来就据理直言否定别人的做法,这样会让他们很不舒服,很可能拗着性子偏偏不听你的,这样,即便你有再好的注意,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也是白费。
俗语说,对猫啊狗啊等小动物要“顺毛摸”,职场上说话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位高权重的上司,如果你总是直言犯上,就像是触了逆鳞,轻则罢职,重则丢命。这时候不妨试试“顺毛摸”的方法,先顺着上司说,表示对他的意见的赞同,让他能够听得进去你的话,然后再提出规劝的意见,这样就很容易被接受了。
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伤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礼节厚葬。文臣武将纷纷劝阻也无济于事,最后楚庄王还下决心说:“谁敢再劝阻,一定要杀死他。”
优孟知道了,直入宫门,仰天大哭,倒把楚庄王弄得异常纳闷,迫不及待地问是怎么回事。优孟说:“这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喜欢的,楚国堂堂大国,却要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它,太寒酸了。”庄王听到优孟不像群臣那样劝谏,而是支持他的主张,不觉喜上心头,很高兴地问:“照卿看来,应该怎样办才好呢?”
“依我看来,请用君王的礼节吧!”优孟清了清嗓子,继续说,“请以美玉雕成棺,派士兵挖掘墓穴,使老少都参加挑土修墓,齐王、赵王陪祭在前面,韩王、魏王护卫在后面,用牛羊猪来隆重祭祀,给马建庙,封它万户城邑,将税收作为每年祭马的费用。”说到这里,优孟话锋一转,委婉地指出了楚庄王隆重葬马之害,“让各国使节共同举哀,以最高的礼仪祭祀它。让各国诸侯听到后,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啊。”
经此语一点,确是点到了楚庄王的要害,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优孟说:“请大王用葬六畜的办法来葬马,把它葬在人的肚肠里。”于是,庄王听从了优孟的劝谏,派人把马交给掌管厨房的人去处理,并向大家强调,不要将此事传扬出去。
优孟因侍从楚庄王多年,熟知其性情,知道此时,无论是忠言直谏还是强行硬谏都很难奏效。以优孟地位之微,如果直陈利弊,凛然赴义,固然令人肃然起敬。然而他正话反说,从称赞、礼颂楚庄王“贵马”精神的后面,对比分明地引出了庄王“贱人”的行为,庄王也就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
其实,优孟的做法很简单,他先表示赞同,在别人都反对庄王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博得庄王的认同,觉得优孟跟自己是站在一边的,认为优孟是为自己说话的,不像其他人,张嘴闭嘴都是些仁义道理,明显是在拿着标尺批评自己的行为。在感情上获得支持之后,优孟又巧妙地用了夸大的手法,貌似给庄王提建议,怎么更好地葬这匹马,实际上是用了反讽,让庄王意识到了自己的决定有多么的不合适,让他自己醒悟过来,自然也就达到了劝解的目的。硬话要软说,观念要引导。先顺着对方的意思说开来,稳住人心,然后再逐渐深入,引出对方也能接受的道理,这样对方就能明白自己的错误,并能接受别人的建议。
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怒,命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绑在了殿下,要召集左右武士来肢解这个人。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这次杀人举动,他甚至下令:“有敢于劝谏者,也定斩不误。”文武百官见国王发了这么大的火,谁还敢上前自讨杀头之冤。晏子见武士们要对那人杀头肢解,急忙上前说:“让我先试第一刀。”众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晏相国平时是从不亲手杀的,今天怎么啦?只见晏子左手抓着那个人的头,右手磨着刀,突然仰面向坐在一旁的齐景公问道:“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你知道是从哪里开始下刀吗?”齐景公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别动手,别动手!把这人放了吧,过错在寡人。”那个人早已吓得半死,等他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真不敢相信头还在自己肩上,连忙向晏子磕了三个大响头,死里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齐景公身边,经常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迫使齐景公改变一些荒谬的决定。比如,有一个马夫有一次杀掉了齐景公曾经骑过的老马,原来是那匹马生了病,久治不愈,马夫害怕它也把疾病传染给马群,就把这匹马给宰杀了。齐景公知道后,心疼死了,就斥责那个马夫,一气之下竟亲自操刀要杀死这个马夫。马夫没想到国君为了一匹老病马竟会杀了自己,吓得早已面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见了,就急忙抓住齐景公手中的刀,对景公说:“你这样急着杀死他,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齐景公说:“好吧,我就让你处置这个浑蛋。”
晏子举着刀走近马夫,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了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而不爱人,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鉴于此,非杀了你不可。”晏子还要再说什么,齐景公连忙说:“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个不仁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个马夫也被晏子巧妙地救了下来。
有些话很难直接说出来,为了避免尴尬,可以从反面说起,反面的话稍加引申,就能走到反面的反面,也就是正面。反语是语言艺术中的迂回术,是更为极端的迂回术。正话反说便是以彻底的委婉,欲擒故纵,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效果。
有些时候,先承认别人的说法,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之后再解释自己的原因,这样能使双方更有效的沟通。尤其是受到批评的时候,如果你怀着一肚子的委屈,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所以据理力争。可是往往你越争辩对方越生气,肯定达不到很好的和解效果。
有一位顾客,由于对方送货太迟,而向推销员大发脾气:“你这时候才送货来,还想收钱?我的老主顾都因为买不到你们的货而到别人家去了,你们使我亏了多少钱,你知不知道?”
这位聪明的推销员一看对方发火,就立即向对方道歉,并且说:“肯特先生,我们的货送得太慢了,真对不起。难怪你会不高兴,换成我也会发火,我很了解你的心情。”
然后,这名推销员才问对方:到底送慢了多久?损失了多少钱?以后再发生这种事应该怎么处理。等到对方怒气消失,脸色转晴后,他再请对方想一想,以前送货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耽误过期限。
肯特先生一想,发觉对方每次都按期送货,只是这一次迟延,因此对于刚才发那么大的火,开始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这时候,那位聪明的推销员才向他说明:这一次货送得慢,是因为制造商赶不出货,所以批发商才送慢了。不过,这是很特殊的,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了。
由于对方的态度诚恳,而且过失也不全在对方,所以肯特先生也就不再生气了,这场冲突也就荡然无存了。
聪明的推销员没有直接先强调自己多么有原因、有理由才导致了失误,而是先承认了错误,缓解了对方愤怒的情绪,先说了一个“Yes”,然后才逐步讲出自己的理由,说出了“No”的原因,这样很好的解决了原本尴尬的事情。
一些带有批评性建议、一些强制性或约束性的规定,以及一些比较特别的要求,直接说出来往往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很多时候,单刀直入和针锋相对得表达意见只会起到建议的反效果。因此,如何巧妙准确得表达自己真实的、真正的意思,又不得罪对方,这需要用心慢慢体会。先说“Yes”,后说“No”,委婉巧妙的表达出不同意见、征得对方的同意,在某种程度上讲,比直言相劝却弄了一头灰还没有效果的方式要好得多。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