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一编 阿道夫 - 希特勒的崛起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书籍评价

发布于 2025-02-21 23:07:10 字数 155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威廉 - 夏伊勒,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驻外记者,他亲眼目睹了希特勒的崛起、达于极盛直至灭亡,战后,又有机会接触数目惊人的被缴获的德国秘密档案——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样大批的珍贵资料落入当代历史学家手中的事情,过去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正是这一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诱使作者尝试写下这部日后成为经典的著作。

相关图片

由于作者著述的基础不是任何其他人的著作而是堆积如山的德国原始资料——秘密档案、文件、私人日记、会议记录、通信,甚至还包括被窃听的谈话记录,而这些资料所牵涉的历史事件又是尽人皆知的,这无疑使对历史的真实表述得到很大保障,至于客观,则本身往往是难于把握的,即使人人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但是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更乐于让读者看到他希望他们能看到的历史,这也使得基于史实的任何评论常常是易受攻击的,其结果无非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这就对读者提出了要求,站稳了脚,自己看去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希特勒选择夏季发动攻势正是他错误中的错误。他与当年的拿破伦一样并没有输 在军事上而是败在了天气之下。我发现似乎历史上许多军事大帝国在完成统一全欧洲的道路全败在了苏联。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苏联军队的确有十分顽强毅力。

12 月初,德军进到了离莫斯科不到四十公里,最前沿的德军已可以用望远镜看到了莫斯科红场上的塔尖。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离莫斯科这么近。到 1942 年 1 月中,苏军消 灭了德军十五万。如果说莫斯科战役还没有使德国遭毁灭性打击的话,那么斯大林格勒保 卫战便成了“第三帝国”走向衰亡的开始。

这次战斗使德国受到重创。可我却始终认为尽 管是这样,德军的战斗力仍是世界第一。大多数被苏军消灭的德国士兵多半是由于受冷而 冻死或是供给问题而饿死,德国的坦克全被严寒所冻住了,失去原有本色。反观苏联这一 方,据不完全统计战后苏联 4/5 的成年男子全部阵亡。这点来看苏联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德国。

相关图片

另一方面,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促使“第三帝国”灭亡,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斗争拖住了日本将近 90%的兵力(陆军),如果不是这样,日本很有可能会从中国的东三省出击苏联,这么一来苏联腹背受敌,处境回很不妙.即使这种情况,日本仍不肯让 70 多万的关东军入关作战,可见日本是很有这个想法的。

随着美国参战,英美在北非的胜利,苏联的反攻,诺曼底登陆,这些军事上的原因。以及德军的内部隆美尔等高级将领刺杀希特勒这件事中也以看出当时由于军事上的失利,以导致了一些德国人对希特勒的信任程度。这一系列的外部原因,使得这个曾经庞大的第三帝国与 1943 年 5 月 8 日正式投降。德军这个没有强大的海军也是失利的主要因素。一味的依赖于水雷和“群狼战术”;政治上对他国人民肆意统治,没有很好做到发服人心这一点。词条图册更多图册词条图片(7 张)

扩展阅读:

1 http://www.verycd.com/topics/78047/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