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编者的话

发布于 2025-02-01 18:15:22 字数 174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普通心理学》是国家教育部推荐的一本高校心理学教材,它适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电大、函大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员的参考读物。

从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年,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实验心理学诞生的初期,心理学界派别很多。各派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以及对心理现象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派心理学出现互相融合、吸收的趋势,心理学家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渐趋一致;在吸收邻近学科研究手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研究的领域也相对稳定下来。近 20 年来,心理学在探讨人的认知结构、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心理现象的脑机制、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心理学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医疗、工业、军事、宇航、政法、商业等许多部门,都需要进行心理学的研究,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许多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职业心理学家的队伍,心理学的各种学术团体也蓬勃发展起来,心理学不仅吸收了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对邻近学科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一切标志着心理学已逐渐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的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又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学习心理学一般应从学习《普通心理学》入手。

我们在编写教材中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成三部分,即动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动机是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精神的还是肉体的,都是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不同,动机的性质也就不一样。心理过程的产生、进行和结束,都离不开人的动机。不了解人的动机,就无法解释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人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也无法预测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心理特性是指在动机和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个人特点,它代表了个体间的心理差异,如动机的差异,思维、言语的差异,情绪、情感的差异等。其中,某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为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它使个体的心理面貌与其他个体的心理面貌互相区别开来。总之,动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在安排教材体系时,先讲动机,后讲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既强调了动机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又避免了由此引起的一些逻辑上的混乱现象。

《普通心理学》教材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教材。为了体现这一特点,在介绍各章的内容时,注意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并注意联系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实际,说明心理学知识在不同实践领域的应用。学生牢固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之后,就能比较顺利地学习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并为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攀登心理学的新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

廖波负责本书统稿、定稿,赵英武协助统稿。本书各章节由下列老师撰写:赵英武和廖波(第一章、第十二章),侯小花(第二章、第十章),邓丽群(第三章、第十一章),冯秀梅(第四章、第五章),郭菁华(第六章、第七章),冷霞(第八章、第九章)。他们都是从事心理学研究、教学和实践的教师。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之所以能顺利完成编写,这是集体不懈努力和辛勤创造的结晶。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书籍、教材和资料。但我们并没有一一注明所有注释与参考文献,而只列出其主要,在此敬请相关作者谅解并向您们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写人员学识水平及时间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与读者赐教、指正!在此还要特意感谢出版社同志对本书出版的支持与帮助!

编者

2012 年 8 月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