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谨慎地运用否定

发布于 2024-10-11 22:41:16 字数 738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基根的第一个问题是拙劣地运用否定。从逻辑上讲,一个带有众多否定词的句子正好是肯定句的反面。比如整数 4 不是一个奇数,那么从逻辑上同样也可以说,整数 4 是个偶数。如果什么东西不是活着的,那么它就是死的,反之亦然。但从心理学上讲,否定陈述与肯定陈述有根本的不同。

三个多世纪以前,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指出,人类的心智不可能对某一陈述的真假不加怀疑,让它悬在逻辑上的不确定状态,等待被挂上“真”或“假”的标签。听到或读到一则陈述,至少会在片刻之间会相信它。对我们来说,要下结论说某件事情不是真的,必须采取额外的认知步骤,才能将“假的”这一心理标签钉在某一陈述上。任何没有被贴上这一标签的陈述,都将被视为真实。结果,当我们脑海中存放了许多事情时,我们会疑惑那些“假的”标签到底属于哪里,或者可能完全将其忘记。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话语都可能被视为真实。当理查德·尼克松说“我不是一个恶棍”时,并没有减轻人们对他品行的怀疑;或者,当比尔·克林顿说“我没有和那个女人发生过性关系”的时候,也并没有使各种传言平息下来。实验已表明,当法庭告诉陪审员不要考虑目击者的证词时,陪审员通常做不到,就好比我让你“接下来一分钟里,试着别去想一头白熊”,你也做不到一样。

相信一个陈述是真的(除了理解这个陈述之外,再不需要其他的工作),与相信它是假的(需要你增加和记住一个心理标签),这两者在认知上的差别对作者来说有重要意义。最明显的是,对读者来说,否定陈述(“国王没有死”)比肯定陈述(“国王还活着”)更难理解。每一次否定,都需要付出心理上的努力,当某个句子包含太多否定词时,可能让读者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更糟糕的是,有的句子包含否定含义之多,超出你的想象。并非所有的否定词都以字母“n”开头。英语中的许多词汇,本身就含有否定的意义,比如“few”(“少有”)、“little”(“几乎没有”)、“least”(“最不”)、“seldom”(“几乎不”)、“though”(“尽管”)、“rarely”(“罕有”)、“instead”(“反而”)、“doubt”(“怀疑”)、“deny”(“否认”)、“refute”(“反驳”)、“avoid”(“避免”)和“ignore”(“忽略”)。21 在一个句子中运用多重否定(比如左下的例子),往好了说是令人白费力气,往坏了说是令人倍感困惑。

正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 in Wonderland)中公爵夫人所说,“这里头的道理是——‘别人觉得你是怎么个人,你就是怎么个人’。——要么,你喜欢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不要想象自己不是别人心目所认为的那种人,个人过去是怎么个人或者可能是怎么个人也不一定不是更早以前人们认为不是的那种人”。[1]

不只读者被这些否定弄得疑惑不解。作者自己也会迷失方向,把太多否定放到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中,使得表达出的意思与原意恰好相反。语言学家马克·利伯曼(Mark Liberman)称之为“伪否定”,指出“它们容易不被误解”。

After a couple of days in Surry County,I found myself no less closer to unraveling the riddle.(应去掉 less)

在萨里郡待了几天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离解开谜团更近一些。

No head injury is too trivial to ignore.(应把 ignore 换成相反意义的词)

没有哪一种头部受伤是太过微不足道而可以忽略不计的。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estimate Paul Fussell’s influence.(应把 underestimate 换成相反意思的词)

难以高估保罗·福塞尔的影响。

Patty looked for an extension cord from one of the many still unpacked boxes.(unpacked 应为 packed)

帕蒂从许多拆开的盒子之一中寻找一根延长线。

You’ll have to unpeel those shrimp yourself.(unpeel 应为 peel)

你将不得不自己去剥那些虾的皮。

Can you help me unloosen this lid?(unloosen 应为 loosen)

你能帮我拧开这个盖子吗?

[1] 引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汉英对照》(何文安,李尚武译;译林出版社,2011)。

被否定的陈述要看起来可信

否定造成的问题经常在写作风格指南中被提到。戴夫·巴里(Dave Barry)所写的《问语言先生的人》(Ask Mr.Language Person)一文中讽刺那些典型的建议。

要针对专家的写作建议:为了让你写的东西更能吸引读者,要避免“否定式写作”,相反,要运用肯定的表达。

错误:“不要在浴缸中使用这一器具。”

正确:“请随意在浴缸中使用这一器具。”

这段讽刺文字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观点。大部分关于写作风格的建议,被提出时都是命令而非解释,这种让人避免否定的单一指令几乎毫无用处。正如戴夫暗示的那样,有时候作者确实需要表达否定意义。那么在一天之中,你能做到多长时间不用到“不”和“不是”之类的否定词呢?“你弄不懂‘不’的哪一部分呢?”这个讽刺提问在提醒我们,在日常交谈中,否定是容易搞懂的。那为什么在写作中就如此之难呢?

答案是:当被否定的陈述看似可信或者颇具诱惑力时,否定是容易理解的。请对比一下这两列之中的否定。

左列中的句子全都否认了一个主题,对读者来说,这种否定是合理的。鲸看起来像一条大鱼;奥巴马的宗教和出身确实受到过一些谣言的攻击;纳博科夫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而许多文学批评家认为他应当获得该奖。左列句子中的表述,否定的是一种看似可信的观点,而右列句子中的表述,否认的是一种本来就不可信的观点,实验已经表明前者更容易理解。如果读者读到右边的句子他的第一反应会是:“谁会这么想啊?”否定句在以下情况中会变得容易理解:读者脑海中已有或可以快速创建这个否定句的肯定版本,然后只需在这个肯定句上贴一个“虚假”的标签便可以了。但是捏造一个你原本就很难相信的句子(比如“鲱是一种哺乳动物”),然后再加以否定,这就要做两次而非一次认知上的苦力活。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战争史》的开头那么让人困惑。基根一开始就否认了对读者来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的观点(随后的解释也没有使其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在 179 页使用的两个令人困惑的句子,即关于适度饮酒与塞尔维亚局势干预的两句。对这些例子,读者都倾向于这样想,“谁会那么想啊?”如果作者需要否认一个读者本来不相信的事情,那么他就必须先在心理舞台上将其树为一个看似可信的观念,然后将其推倒。或者用一种更积极的方法,当作者准备否认一个不为人熟知的陈述时,他应该分两步来揭示这一否定意思。

1.你可能想……

2.但是,并非如此。

我后来修改关于饮酒和塞尔维亚的那两句话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否定的范围和焦点要明确

基根也没有正确处理否定的另一特征:否定要避免歧义。这需要明确两件事:范围和焦点。“not”(“没有”)、“all”(“全部”)或“some”(“有些”)之类的逻辑词所涵盖的陈述是有精确范围的。当波士顿到纽约的列车抵达沿途一些小站时,列车长在广播里说“All doors will not open”,我立刻恐慌了,心想所有的门都不会打开,那么我们肯定被困住了。当然,他的意思其实是“Not all doors will open”(“不是所有的门都会打开”)。按照说话者的原意来解读时,否定词“not”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全称陈述——“All doors will open”(“所有的门都打开”)。列车长的意思是,“不是所有的门都会打开”。在不按原意解读的时候,全称量词“all”的作用范围是“doors will not open”(“门不会开”)这个否定陈述。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乘客听来仿佛是“对于所有车门来说,都不会打开”。

列车长并没有犯语法错误。在英语口语中,像“all”(“都”)、“not”(“不”)、“only”(“仅仅”)这样的逻辑词经常紧贴在动词左侧,即便它的涵盖范围是另一个短语。在列车广播中,“not”跟相邻的“open”没有逻辑关系,它的涵盖范围是“All doors will open”(“所有的门都将打开”)。所以,它应在句子之外、“all”之前。但英语比逻辑学家设计的语言更灵活,一般通过上下文就能让说话者的意思变得很明白。(列车上除我之外似乎再没有一个人受惊。)与此类似,一个逻辑学家可能会说,歌曲 I Only Have Eyes for You(“我的眼里只有你”)的标题应该改成“I Have Eyes for Only You”,因为歌手身上不只是有眼睛,而且他的眼睛也不只是用来对某人眉目传情;这只是说,他用自己的眼睛对某人暗送秋波时,那个人是你。同样,逻辑学家会争论说“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应该改写为“You live only once”,让“only”紧挨着它起限定作用的那个词“once”。

这位逻辑学家身上也许有着令人难以忍受的迂腐,但这种学究气也反映出一定的好品位。如果作者把“only”和“not”放置在他要限定的事物旁边,文章会更加清晰和优雅。1962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告:“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not because it is easy but because it is hard”(“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困难”)。这比说“We don’t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because it is easy but because it is hard”更上档次,不仅更高雅,而且更清楚。每当一个句子有一个“not”和一个“because”,并且“not”与助动词紧贴在一起时,读者就会两眼一抹黑,搞不清否定的范围是什么,因此也弄不清句子的意思。假设肯尼迪说的是“We don’t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because it is easy”(“我们不选择登月,因为它太容易”),听众会不知道肯尼迪是选择放弃登月计划(因为它太容易),还是选择推进登月计划(因为除了容易之外的某个原因)。我们要把“not”推到它所否定的短语之前,消除了这种范围的歧义。这里有一条规则:不要写“X not Y because Z”这样的句型。例如“Dave is not evil because he did what he was told”(“戴夫不邪恶,因为他做了被要求做的事”),这个句子要么写成“Dave is not evil,because he did what he was told”,用逗号确保“not”限定的范畴不包括“because”;要么写成“Dave is evil not because he did what he was told”(“戴夫是邪恶的,并不是因为他做了被要求做的事”),此时“because”在“not”的旁边,表明它在“not”的范围之内。

当一个否定元素有宽泛的范围(也就是说,它应用于整个从句),虽然它在字面意思上并不含混,却可能模糊得令人发狂。这种模糊性在于否定的焦点,即否定整个句子时作者聚焦的那个短语。以“我没看见一个身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人”为例,它可能指的是:

我没看见他;艾米看见了。

我没看见他;是你认为我看见了。

我没看见他;我当时扭头看别处去了。

我没看见他;我看到了另外的人。

我没看见一个穿灰西装的男人;那是个女人。

我没看见一个身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人;西装是棕色的。

我没看见一个身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人;西装是涤纶的。

我没看见一个身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人;他穿的是苏格兰裙。

在交谈中,我们可以重读想要否定的内容,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把字体加粗来完成同样的事情。更为常见的是,上下文就能清晰呈现出哪个肯定陈述是可信的,因此作者费心否定的是什么也就一清二楚了。但如果主题是读者不熟悉的,并且有很多组成部分,而作者没有帮助读者关注其中一个部分,将这个部分作为值得认真对待的事实,那么读者可能就不知道在什么事情上他不应该再像原来那样想了。这就是基根以上推测的问题所在,他推测克劳塞维茨和亚里士多德不敢面对一种想法,即“人是思考的动物,人们身上捕猎的冲动和杀戮的能力,都受思维指导”。这种想法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而这令人感到困惑:这两个人害怕哪种可能性,人类会思考、人类是动物,还是人类思考捕猎和杀戮?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