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节:序
- 第 2 节:前言(1)
- 第 3 节:前言(2)
- 第 5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2)
- 第 4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
- 第 6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3)
- 第 8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5)
- 第 10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7)
- 第 11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8)
- 第 12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9)
- 第 7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4)
- 第 9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6)
- 第 13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0)
- 第 15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2)
- 第 14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1)
- 第 16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3)
- 第 17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
- 第 18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2)
- 第 20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4)
- 第 19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3)
- 第 21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5)
- 第 22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6)
- 第 23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7)
- 第 24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8)
- 第 25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9)
- 第 26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0)
- 第 27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1)
- 第 28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2)
- 第 29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3)
- 第 30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4)
- 第 31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5)
- 第 32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
- 第 33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2)
- 第 34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3)
- 第 35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4)
- 第 36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5)
- 第 37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6)
- 第 38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7)
- 第 39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8)
- 第 40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9)
- 第 41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0)
- 第 42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1)
- 第 43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2)
- 第 45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
- 第 44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3)
- 第 46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2)
- 第 47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3)
- 第 48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4)
- 第 49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5)
- 第 50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6)
- 第 51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7)
- 第 52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8)
- 第 53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9)
- 第 55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1)
- 第 54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0)
- 第 56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2)
- 第 57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3)
- 第 58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4)
第 24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8)
看见那样悲惨的情景,庆鑫想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果维新呆在那里,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幸好院长廖微中来了,庆鑫哭着跪在地上,求他无论如何救救维新。廖院长看了看痴心的庆鑫,也受到感动,就蹲在地上,为维新诊视一番,然后说:"我这里还剩下几颗药丸,给他服下,试一试吧。"服了药,维新奇迹般地好转了。
可怜的维新很瘦,只剩下皮包骨头,所有的毛发都脱光了,连眉毛也掉得一根皆无。大病后的他,更加不能忍受饥饿,天天发呆,盯着树上的麻雀想点子。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找来个竹筐儿,用稻草编个长绳子,绑在倒扣的筐上,在底下撒些稻米,自己藏在树后,等到鸟儿钻进筐下啄食时,他就牵动绳子,将鸟盖在筐下。在多日的苦等之后,他终于捉到几只笨鸟。烧烤麻雀,肉香刺鼻,那简直成了美味佳肴,岁尾打牙祭,真是天大的喜事了。
帮助庆鑫照顾维新的,还有石文祥同学,他也是生死相依,情同手足的挚友。他到田野里,挖找野菜,到山上捕捉小兽,拿来煮食,维新饥不择食,都视为珍肴。多日以后,维新拖着那瘦弱无力的身子,慢慢地能够上课了。
暖风医病草,王自立同学家住曹县,身躯魁梧,一表人才,长得虎背熊腰,像铁打的金刚,身体足有庆鑫两倍大。不久,也传染上副伤寒。庆鑫义无反顾,也同样照顾他,在那个"隔离病房"里,将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出来。后来,大家都戏称庆鑫为"小铁人",不曾被传染,说不定有什么特异功能。他能有什么办法呢?只是不吃生冷食物,讲究卫生而已。水一定要煮沸才饮,杯碗器皿洗净再用,病人的排泄物,他都送到远远的山旁,挖了一个深坑埋下,然后注意洗净手。其实,这些都是卫生常识,老师讲过多次,书本上写得清清楚楚,他不过是认真做到罢了。
抗战胜利后,他们与家乡亲人取得联系,方才得知维新的父亲遭到不幸:听到儿子病重的消息,心里很是着急,便向亲友借了钱,匆匆去南方探望。途中不幸遇险,碰到汉奸巡逻队,不仅将他洗劫一空,并且把他的衣裤剥光,五花大绑,丢在高粱地里。两天以后才被发现,由于烈日曝晒,天热缺水,又渴又饥,已是生命垂危,送回家乡不久,就积忧成疾,一病不起了。那位送信的同学,好心办了坏事。张维新至今回忆起那件事,仍不禁老泪纵横,他的悲哀,也是终生难以消除了。
那时,维新被庆鑫救助,心中很是感激,决心寻找机会报答。当他与表兄刘重晋通信时,发现一位女子,决心当媒人,千里牵姻缘。可是,第一次提媒,这位女子一心"想当修女"。重晋来信说:"很多美男子向她求婚,都遭到拒绝。"庆鑫说:"我不要第二个妻子,鉴民很好,你给鉴民介绍去吧!"双方不同意,第一次提媒以失败告终。好事多磨,几年后再提,终于促成庆鑫一桩美满的婚姻。庆鑫按照家中老人的教诲做事,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可是,最后得到这样的回报,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为人忠厚善良,这是他成功的第九个因素。
当年五千多名学生,在豫西山区,住了半年多。经过这场瘟疫的浩劫,以及一些半途退学的,到后来只剩下八百人。这时大学部的学生,以及附近有亲友的,都纷纷离开这个鬼地方。剩下的学生,被死亡气氛笼罩着,因为年龄太小,既无谋生能力,又无亲友在后方。这群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处在绝境中,没有营养,没有药物,甚至喝口开水也难,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着。任其自生自灭。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恐惧万分。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日寇的疯狂侵略,并没有因为学生们的大批死亡而停止。敌人步步进逼,中央军节节败退。天啊!究竟还要退到哪一天,哪一月,哪一年呢?这时上级颁下命令,学校还要西迁,距老家越来越远。这回西迁的目的地,是千公里之外的陕西西乡。他们要翻过伏牛山,还要渡过汉水。不管前途有多么艰险,他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已经走上不归路。没有国,何有家?他们的生命,早已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了。淅川山区半年多的艰苦岁月,暂告一段落,又重新开始另一段漂泊流亡了。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