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1: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 2:勇敢地面对谎言
- 出版者语
- 中文版序
- 正文
- 第 1 章 谎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 第 2 章 有没有罪恶感,是善与恶的分水岭
- 第 3 章 压制别人,就是邪恶
- 第 4 章 恶,总是出现在需要爱的地方
- 第 5 章 从小缺乏爱,长大就容易变坏
- 第 6 章 勇敢地面对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 3:与心灵对话
- 出版者语
- 中文版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人生是一场修行
- 第一章 意识和痛苦
- 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
- 第三章 复杂的人生
- 第二部分 心灵探索
- 第四章 自尊自爱
- 第五章 感受神秘
- 第六章 心灵成长的四个阶段
- 第七章 神话:人性的旅程
- 第八章 上瘾:神圣的疾病
- 第三部分 寻找自己的归宿
- 第九章 未知死,安知生
- 第十章 性与精神
- 第十一章 物质与精神
- 第十二章 从宗教中得到的裨益
少有人走的路 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 中文版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反抗草率的思考
- 第一章 思考
- 第二章 意识与觉察
- 第三章 学习与成长
- 第二部分 在复杂中摔打,在矛盾中抉择
- 第四章 个人的生命抉择
- 第五章 团体的生命抉择
- 第六章 在社会中的抉择
- 第三部分 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放下自我
- 第七章 生命在焦虑中超越
少有人走的路 5:不一样的鼓声
- 中文版序
- 序言
- 第一章 真诚的关系
- 第二章 独立与依靠
- 第三章 真诚共同体
- 第四章 危机与真诚关系
- 第五章 建立真诚关系的四个阶段
- 第六章 建立真诚关系比治疗更重要
- 第七章 进化的途径
- 第八章 人性的幻想
- 第 9 章 爱的人越多,喜欢的人越少
- 第 10 章 空灵的意义
- 第 11 章 不设防
- 第 12 章 不一样的鼓声
少有人走的路 6:真诚是生命的药
摆脱自恋
我们都见过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觉得世界如果缺少了他们就无法继续存在。这些人缺乏共情能力,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也无法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是自恋的人。虽然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自恋,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恋的倾向。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承认世界不是单单绕着我们一个人旋转。
我认为自恋是一种思想的失调。在《寻找石头》书中,我说我与太太莉莉使用保密的电话号码以及种种安全措施来保护我们不受自恋者的干扰。在十几年前,我们还没有采取这些保护措施时,电话时常会在清晨疯狂响起,听筒另一端是个陌生人,想要与我讨论我书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我抗议道:“现在是凌晨两点呢!”那人解释道:“在加州现在只是十一点,况且现在电话费比较便宜。”
自恋者无法或不愿考虑到他人。我相信每个人天生都有自恋的倾向。健康的人会通过成长摆脱自恋,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先提升意识,学习为他人着想。成长与学习相辅相成,我们越是学习,意识就越能获得提升。
我已经说过,“顽劣的两岁”是儿童脱离婴儿自恋的第一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失败,无法摆脱自恋。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失败开始于顽劣的两岁阶段——这是生命脆弱,并充满了羞辱的阶段。父母在这段时期要尽可能对孩子温柔一些,但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到这点。 在顽劣的两岁或儿童成长阶段,为了使孩子顺从,有些父母会不自觉地羞辱孩子,远远超过必要的程度。我认为无法摆脱自恋就是根源于这种过度的羞辱。
遭遇过度羞辱的儿童,会绝望地抓住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以此来保护自己,不然他们就无法自处。我们说婴儿是自恋的,到了 9 个月的时候,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自我界限。从两岁开始他们变得顽劣,这实际上是他们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界限。如果这时遭遇到过分的羞辱和打击,他们的成长就会停滞不前,始终处在婴儿时期的自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唯有自恋才能给他们提供安全感。
虽然我们是在顽劣的两岁时迈出了远离婴儿期自恋的第一步,并不表示这是唯一的一步或最后的一步。在青春期常常能看见莽撞冲动的自恋,例如,青少年也许从来不会考虑到家人的感受,他们到处惹事,弄得全家不得安宁。但就像孩子从两岁开始变熊一样,这也是我们摆脱自恋的第二次机会。有些人在青春期迈出了摆脱自恋的第二大步。对此,我深有感受。
15 岁那年,一天早上,我在上学的路上,看见 50 米外有一个同班同学朝我走来。我们见面后聊了 5 分钟,然后分道扬镳。我独自行走了一段路后,突然脑洞大开,仿佛接收到了上天的启示。我觉察到了我的自恋。我意识到从我看到同学到最后分手的 10 分钟时间,我一直沉溺在自恋当中。见面之前两三分钟,我满脑子想的是我要说什么聪明话来使他佩服;在我们谈话的 5 分钟里,我听他说话,只是为了能够更聪明地把话接过来;我看他的脸,只是要看我的话对他产生了什么反应。在我们分手后的两三分钟,我所想的是还有什么更聪明的话我没有说出来。我一点也不在乎同学,没有注意到他是快乐的,还是悲哀的,或者我能说些什么使他的心情不那么沉重。我所关心的只是他能衬托我的智慧,反映我的光荣。这一察觉不仅让我知道我是多么的以自我为中心,多么的自恋,也让我知道,如果不摆脱自恋,我最后不可避免会变成一种自以为是、空虚孤独、令人讨厌的人。所以 15 岁那年,我开始向我的自恋宣战。
但那只是个开始。自恋非常顽固,它的触角隐约而无处不在。我们必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斩断它们。而且在一路上会有许多陷阱。不过,随着意识的成长,我们会变得不再那么自恋,对他人更关心,也更能在乎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每当回顾起来,我还是有很多遗憾和悔恨,其中之一是,我不够关心逐渐年迈的父母。等到我自己开始面临变老的时候,我才了解父母所经历的痛苦,现在我对他们的感情远远超过以前。
学习摆脱自恋,曾经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课题,而婚姻则是我最伟大的老师。刚结婚时由于自恋作祟,一直到两年后,我才明白莉莉不是我的附属品。婚姻关系中的摩擦使我睁开了双眼看清楚我的问题。最初我会为这些摩擦恼怒:当我需要她时,她却不在家;而当我想独处时,她却在家中喋喋不休。我慢慢明白,这种埋怨多半是由于我心里的怪异假设所造成的——我假设莉莉应该随时随地响应我的需要,而当时机不对时,她就应该消失不见;更过分的是,我假设她应该知道我什么时候需要她,什么时候不需要她。后来又花了大约十年的时间,我才能够彻底消除这种疯狂的自恋心态。
我与莉莉的婚姻能够幸存下来,是因为我们都怀着美好的愿望,努力去体贴对方。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初,我们的想法都很简单,无非是想做一个好丈夫和好妻子,多替对方考虑。我们奉行的金科玉律是“要想别人怎么待你,你就要怎么待人”,所以我们总是努力以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对方,但这样做,并没有太大的效果。事实上,我与莉莉就像大多数的伴侣一样,结婚时都有轻微的自恋倾向。虽然不像凌晨两点打电话来的人,我们相当有礼貌,但是没有智慧,因为总是存着自恋的假设:其他人都像我们一样,否则就是有问题。
经过漫长的岁月,数不清的摩擦和碰撞,我们才明白,要成长,我们就必须学习辨认与尊重对方的“差异”。的确,这才是婚姻的高级课题。而过去所奉行的“要别人怎么待你,你就要怎么待人”,并没有考虑到彼此的差异,实际上这是在以自己的心度别人的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恋的成分,不可能真正满足对方,也不会让自己获得成长。
经过了 30 年,莉莉与我仍然在学习这个道理,而且时常像是初学者一样。我们知道正是彼此的差异才创造了婚姻的滋味及智慧。也正是因为莉莉与我不一样,当我们生活在一起时,才能更聪明地处理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养育子女、安排开支、计划假期等。所以,不管是婚姻,还是人际关系,抑或在工作和事业上,摆脱自恋是合作的关键,可以让不同的人发挥不同的智慧和力量。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