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 1 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发布于 2025-02-01 18:15:23 字数 701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心理学诞生以来,各学派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学研究什么的理解与主张各不相同。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并且首先采用内省法来进行研究。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意识事实的一门经验科学。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是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包括感觉、愿望、推理、决心、认识、意志等)的科学,心理活动是一种持续的意识流,因此不能分析出基本的心理要素。他们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机能。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行为科学而不是意识科学。以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既研究直接经验,也研究行为,但研究的是整体,是具有特殊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则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是意识和潜意识,而中心应该是潜意识,如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虽然被意识但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等。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各学派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趋于折中,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动力。心理学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而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但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对象。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包括人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意识活动。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1.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的心理现象多种多样,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概括起来,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动机、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

(1)认知

认知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知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就会使用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征的认识,如听到水的滴答声;看到光亮和各种颜色;闻到各种气味;尝到各种味道,摸到物体的软硬、粗细和冷热等,这些都是感觉。在这些感觉的基础上,人能辨别出事物是下雨还是阳光灿烂,是布娃娃还是鲜艳的花朵等,这就是知觉,所以,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简单的感觉相加。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通过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离开了刺激物的作用之后,如听过的话、游览过的地方、看过的图形等并没有马上消失,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再现出来。即物像仍“历历在目”、“话犹在耳”,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是记忆。

人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例如,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脉搏、舌苔、心电图、CT 影像、血液或排泄物的化验结果,推断出病人某一内部器官发生了病变。人们解决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利用思维活动来实现的。与此同时,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并接受其他人的经验,这就是语言活动。

人不仅能通过记忆把经历的事物回想起来,而且还能想象出自己从未经验过的事物,如作家在小说里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科学家构思自己的理论模型,这都是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想象是和在人脑中创造新形象的活动相联系的。

(2)情绪情感

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主观体验或感受,这就是情绪或情感。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慰或悲伤等态度体验。这里所说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欣慰、悲伤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统称为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深厚、真诚的情绪情感来源于对人、对事物真切和深刻的了解。情绪情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因素。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而消极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消沉、沮丧等。

(3)意志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客观事物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情感,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有计划地改造属于自己的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心理学上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它们不是彼此独立的过程,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有认知的成分,而情绪情感和意志又影响认知发展。同样,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情绪情感来实现的,意志坚强或懦弱反过来对人的认知和情绪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

(4)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内部驱动力。例如,一个成就动机强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并主动地记忆和思考,勇于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相反,一个成就动机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容易分神,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即使是像走路、开门、休息、睡眠这些简单的日常活动,也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人有生理需要,如困则睡,渴则饮,饥则食等,也有社会需要;人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在人的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的不同的动机。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5)个性心理特征

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的心理特征有些是偶然出现的,也是暂时的,但有些是稳定的,经常出现的。这种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为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有人记知识快,有人记知识慢;有人善于想象,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情绪稳定,有人脾气暴躁;有人思维反应敏捷,有人思维反应慢;有人坚强,有人懦弱等,这都是气质和性格的差异,也可以说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心理特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能彼此区分开来。

总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动机和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现象的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些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2.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称为刺激。比如强烈的光线是使眼睑闭上的刺激,运动是使肠胃蠕动加快的刺激。在人类行为中,语言刺激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语言发布命令,可以支配别人的行为,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使行为服从预定的目的。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所以,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因此,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就很难理解人的外部行为反应。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行为却具有外显的特点,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来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称为行为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测量和分析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3.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动机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但人是社会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并与其他成员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师徒关系、朋友关系、民族关系等。由于这些社会团体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团体都会有自己的心理特征,于是便产生了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社会心理是在团体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它是该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相加。社会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反过来又会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也应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研究。概括起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有:

1.研究人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开展的,它表现为一定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如认知过程、情感过程等。以知觉过程为例,看到一个物体,先要用眼睛接受来自物体的光刺激,然后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而察觉到物体;接着要将看到的物体,从它的环境或背景中区分开来,最后要确认这个物体,并叫出它的名称。这个过程发生非常快,几乎是瞬间完成。但用科学的方法还是可以把它从时间进程中分离开来。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地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2.研究人的心理结构

人的心理现象很复杂,但并不是杂乱无章,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人的大脑就像一座大图书馆,每天都会收进许多书,借出许多书。由于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编号,都按图书馆的编目系统放在某个地方,管理员很容易找到它。而人的知识在人脑中保存的情况类似于图书馆,由于存在一定的结构,在需要时,就能很容易地提取出来,用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研究人的心理结构就是要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研究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也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研究人的心理的脑机制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一个健康发育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的视觉和听觉是与视觉和听觉系统的复杂功能相联系的。没有人眼和人耳的特殊结构和机能,就不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明暗、大小、形状,也不能分辨声音的高低及强弱。当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组织的某些部位受到损伤时,心理活动就会出现异常情况。如颞叶脑损伤的失语症病人,病人说话流利却毫无意义;病人虽有听觉,却不理解其语意。脑机能受到破坏,病人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前额皮质受损的病人将丧失计划与组织行动的能力,不能将行为的结果与原有计划、目的进行对照,也不能矫正自己的行为。心理学家深入研究心理的脑机制,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4.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人的心理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心理现象是在出现了神经系统之后才真正产生的。从个体发育的角度看,脑的发育为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一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儿童语言的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首先发展单个字,然后发展双词,慢慢地是多个词,最后才是句法完整的语言。再如,儿童思维的发展以及儿童社会化的过程,都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不同特点。正因为这样,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与脑发育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5.研究人的心理与环境

人的心理系统及其物质载体——人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和周围环境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心理现象是由外界输入的信息引起的,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与内容。例如,人们的颜色视觉依赖于可见光谱的长度,声调听觉依赖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婴儿情绪的发展依赖于亲子之间的关系,语言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交往。总之,外界刺激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产生各种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又会反过来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周围的环境,进而引起新的心理活动。可见,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和关系也是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近百年来,心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心理学的许多专门领域,也产生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因此,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日渐扩大,正在成长为一棵枝叶繁茂的科学大树。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

1.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而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个体发展心理学按照人生的阶段,分为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基本规律。其中,涉及到内因与外因、先天与后天、教育与发展、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等方面的问题。

2.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诞生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揭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学习心理及其规律;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测量与评定;教育者的心理品质及形成规律。

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是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即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4.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这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将行为水平的研究方法渗透到神经生物学微观领域,同时将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渗透到心理学领域。从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心理行为现象展开研究。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等)和身体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等)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 21 世纪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我国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正密切地关注心身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

5.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其内容包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工业心理学除了研究人际关系、人机关系、人与工作环境关系外,还研究劳动作业的内容、方式、方法与人的工作效能的关系问题,这是劳动心理学的任务。过去许多工业心理学家都是从实验心理学研究转向工业心理学的,从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反应时学习心理,到当代的认知心理学、信号觉察论等,都对工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有创造力。临床心理学注重对人类个体的能力和特点的测量和评估,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个体进行分析,以支持其所得的有关结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去帮助那些存在心理困扰的人们,例如,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就是临床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