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少有人走的路 1: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 2:勇敢地面对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 3:与心灵对话

少有人走的路 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 5:不一样的鼓声

少有人走的路 6:真诚是生命的药

第十章 家,是生命开始的地方

发布于 2024-10-13 15:59:54 字数 425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家有着血缘的“根”,家庭成员可以在此相互依存。

一些孩子虽然在原生家庭里受尽虐待,但却被充满爱心的亲属所拯救。从现实意义上讲,在一个大家庭中,祖辈的存在能让孩子感到一种历史感,并明白“根”的意义。而另一方面,孙辈自己在年老后也能感到生存的意义,并看到一种通往未来的传承。至于旁系亲属们,如果他们能彼此扶持,也能让事业等各个领域的路变得更加宽阔。

但有的时候,大家庭又完全可能成为毫无积极意义的沉重负担,会压制成员的不同声音。任何胆敢反对家人的个体,无论反对的是父母、祖辈、叔伯姨母还是兄弟姐妹,都会受到指责,背负上道德的枷锁。实际上,文明确实与礼貌有关,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大胆地说出看法并不意味着不文明。更确切地说,文明更应意味着开放与真诚。对真诚的维护,就必然意味着,会对不文明的家族或组织规范发起挑战。与之相反的是,如果一味追求家族内部的安宁,那就是一种懦弱的虚伪。

从某个角度来讲,父母确实就是孩子的世界。但对一些自恋的父母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子女忤逆了自己,就一定会下地狱,而且,他们还会用拳头打压孩子的反叛。而当这些父母变老后,拳头虽然不再奏效了,却会试图用另一种方法继续维护权威,那就是“老年专政”。他们会通过“老年专政”传递出一种近似勒索的信息:“你们最好按我说的做,否则,我就会因心脏病突发而死。”在这种时候,如果子女为了家庭安宁而违背自己的意愿,甚至拒绝自己的使命,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怯懦的人,唯有奋起抗争才是真的勇敢。

家族式偶像崇拜的泛滥,或许与《十诫》中的第五诫有关:“应当尊敬父母,你在大地上的生命才得以长久。”从心理学家的立场来看,这是一句需要被彻底改写的话。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天生就懂得尊敬父母,但如果他们父母的行为实在为人所不齿,问题就会出现。这时,孩子会用一些自毁式的手段,来控制自己的思维,试图让自己去尊崇父母那些本不该被尊崇的行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欺骗。自我欺骗让神经机能障碍症大爆发,毫不夸张地说,心理医生遇到的与“第五诫”有关的病例之多,几乎能达到其他病例的两倍。

就像任何组织一样,家庭也是个系统,而系统总是会抵制改变的。当某种家庭传统面临改变时,这个组织会毫无疑问地予以反击。一旦当你成功打乱了原有的平衡,家庭规范也势必因此改变。

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依然会赞美对家族的忠诚,并在道德层面上付之以重大意义。我们总是爱说“血浓于水”,并时刻暗示着血亲的重要。比如,如果某人得不到家族的认可,我们就永远不该与之结合。“血浓于水”这句话还暗含着这样一种意思:我们应该更喜欢家族成员,和他们在一起时,我们应该比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更开心。作为心理医生,我不但常要帮助那些因自己掀起家庭风云而焦虑的人,更要处理许多仅仅因为自己不喜欢和家人相处,就感到内疚的人。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患者们经常会这么说,“我不想去探望父母。他们整天就知道看电视,要不就是谈论桥牌——从 30 年前就是这样。你说有谁会喜欢这样呢?但我妹妹偏偏就喜欢,她现在在自己家里时,也是整天看电视,我觉得无聊透了。而且,只要我试着对她们说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马上转移话题。他们甚至一点也不了解我,和他们在一起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个陌生人。我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但我偏偏就是这么感觉的。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但是看在上帝的分儿上,他们是我的家人啊!”

对于这类患者,我一般会对他们这样说:“你看,在父母家时,你完全不用非要感到自在。他们是他们,你是你。他们的确给了你生命,但这不意味着你们一定要有共同点,也不意味着你们一定要很亲密。你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出身,即使真的有,也不意味着你的一生都必须和父母处处保持一致。从血缘上看,他们是你毋庸置疑的家人,但从心灵上说,他们未必就会成为你心灵的家园,或真正的归宿。如果说回父母家这件事确实让你感到难受,你应该考虑的是对策,而不是因为‘难受’本身而感到内疚。”

我的这番话,通常能让他们如释重负。

乔尔不到 40 岁,他和妻子英格利特都是心理医生。他们还有两个孩子,年纪都在 10 岁出头。乔尔的父亲非常有钱,每年感恩节期间,父亲都要带着整个“家族”到加勒比海度假 10 天。在乔尔口中,他们的感恩节晚餐既冗长,又无聊。他抱怨道:“天呀,真是没意思。每年从一月开始,我和英格利特就开始为这该死的聚会发愁。真希望我能不去。”

“必须去吗?”我问他。

“你懂的,我并不是‘必须’做某事。”乔尔又思考了一下说,“对我来说,这也有点矛盾。这个家庭聚会就像是一种信仰。我当然想见见父母,甚至也不介意见见妹妹和她那个蠢丈夫,还有,见见他们的孩子也还挺不错的。我的孩子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他们相处得很好。我和太太也愿意暂时换换环境,晒晒太阳。但是 10 天未免太长了。每次在第 5 天后,我们简直就想要杀人了,当然这只是气话。我们和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点。10 天!这就相当于我们每年都要花百分之三的时间去抓狂,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可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听起来,问题好像并不是聚会本身,而是它占据了太长时间。”我这样评论道。

“没错,显而易见。”乔尔感激地说,“如果只聚会 4 到 5 天,对我来说没问题。但 10 天太长了,当然孩子们并不觉得长,要是聚上 20 天,他们会更高兴。但对我和英格利特来说,这 10 天像是遥遥无期一样。”

“那是不是可以想一些双赢的办法呢,让每个人都得偿所愿?”我问道。

“理论上说,是有办法的。孩子们已经到了可以独自坐飞机的年龄,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先去参加聚会,然后我和英格利特可以在 5 天后再飞过去。但这只是在理论上可行。”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只是在理论上可行呢?”

“因为这会让我父亲非常生气。我现在都能想到他会说什么:‘我花这么多钱给你们买机票,可你们才来 5 天,这有什么意义?’他一定会大喊大叫。当然,我可以对他说:‘机票钱我们自己付。’这大概能堵住他的嘴,并且我也很愿意这么做,花一天的收入去换 5 天的自由。但是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钱,而在于他们会一直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只想来 5 天呢?我可以说太忙了,抽不出 10 天的时间。但这可不是什么充分理由,我父母一定会生气,他们会觉得我们不那么在乎他们,也没那么爱那个家,尽管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然后,我妹妹和妹夫也会幸灾乐祸,没完没了地唠叨,说我傲慢无礼、忘恩负义什么的。我既不想在那儿待上 10 天,也不想把自己和家人的关系搞得太紧张。”

“可能你们对家族确实没那么在乎,至少不像你妹妹一样在乎。但是你们两个也确实很忙,事实上,你们的时间很宝贵。”我说。

乔尔沉默了很久。最后他自言自语道:“我不是第一次搅得全家不宁了。但之前的每一次抗争都是值得的。可是这一次,我不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有意义。不过好在英格利特也和我想的一样,在这类事情上,她的判断总是特别准,我今天晚上会和她商量一下,看她还有什么好主意。不过,你的建议确实很棒。”

“这可不是我的建议,我只是建议你考虑所有的选择。”我对他澄清。

“是的,不过这种事情都需要你来建议,我也确实够蠢的。”乔尔语气很坦诚。

“你又犯老毛病了,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我提醒他说。

长期以来,乔尔总是对自己感到失望,我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做过不少努力。但成为家人的众矢之的,终归是不好受的,即使对心理医生来说也是一样。

在接下来的那次咨询中,乔尔显得兴高采烈,他告诉我:“英格利特觉得可以冒险一试。所以我就给父亲打了电话,说我们会先把孩子送过去,但是我们工作太忙了,没法抽出整整 10 天。就像预想的一样,他大发雷霆,但是我对他说,我们可以负担自己的旅行开销,这就等于将了他一军,他这才勉强同意我说的。现在,我父母肯定觉得我是个古怪无礼的家伙,不过,反正不管我们做什么,他们都没真正理解过我。”

我也同意乔尔的说法,他父母确实会觉得他既无礼,又不懂得感恩。不过从我的角度来看,乔尔作为家庭的一员,反而堪称是文明典范。

所有组织都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规范、座右铭,甚至是信念。这些最早都是来源于组织的领袖。在有些时候,也许是领袖刻意创建了这样的一套原则,但在更多时候,它们的形成与维系,却完全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但无论有心还是无意,这套原则都非常必要。因为正是它们的存在,才让组织也拥有了人格和特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对组织自身的定位。不管是组织的规范、座右铭,还是信念,它们都既可能是真实的、文明的、理智的,也可能情况完全相反。所以,这套原则的本质属性也决定了组织的健康程度。

在上个例子中,乔尔的父母制定了两条家庭规范:一是家庭成员每年都要聚会一次;二是年度聚会为期 10 天。乔尔很明白,自己的做法违反了第二条规定。但经过考虑后,他和妻子觉得自己是有条件躲清闲的,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焦虑,因为挑战家族规范的代价,往往是高昂的,甚至被家族抛弃也屡见不鲜。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