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音乐和其他声音

发布于 2024-01-21 00:30:12 字数 557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音乐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16]。人们对节奏和韵律、旋律和曲调的反应是发自本能且持久不息的,在所有的社会和文化中都是如此。因此,它必定是人类进化传承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当中的许多反应是在本能层次上与生俱来的。节奏与我们身体的自然节拍相连,快速的节奏适合拍打或前进,缓慢的节奏则适合步行或摇摆。舞蹈也是全人类共通的。缓慢的节奏和小调让人感觉悲伤,适合跳舞的轻快旋律则有着和谐的音调和相对平稳的音域,令人感觉愉快。恐惧则是用快速的节拍、不和谐的音色以及音量音调方面的急速变化来表现。整个大脑都参与其中——感知、行为、认知和情感: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音乐的某些方面对所有人类而言都是共通的,但另一些方面则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尽管音乐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作用正被广泛研究,可是人们对其还是知之甚少。我们只知道,通过音乐生产的情感状态是全人类共通的,在所有文化中都非常相似。

当然,“音乐”一词包含了许多活动——作曲、演奏、聆听、歌唱、舞蹈。其中的一些活动,例如演奏、舞蹈和歌唱,显然属于行为层次。而另一些活动,譬如作曲和歌唱,则显然属于本能和反思层次。音乐体验可以是两个极端,其中一个极端是让人全身心沉浸其中深刻体验,另一个极端则是音乐只是作为背景在演奏,它不会引起人们有意识的关注。然而,尽管是在后一种情形下,人体自发的本能作用几乎一定会注意到音乐旋律和节奏上的结构,从而巧妙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聆听者的情感状态。

音乐对这三个层次的运作均有影响。对节奏、音调和声音感到悦耳是本能层次的反应;演奏及掌握各声部所产生的乐趣属于行为层次的反应;而对交错、重复、反向及转换的旋律谱线进行分析所带来的愉悦则属于反思层次的行为。对于听众而言,行为层次的乐趣是相差无几的;而反思层次的感染力则来自几种不同的方式。在某个层面,人们对某音乐作品的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或许甚至会联想到其他与之相关的音乐作品,这是乐评人、鉴赏家或学者们的音乐鉴赏层次。在另一个层面,音乐结构和歌词内容也许被设计为让人感觉欢欣、惊喜或者震惊。

最后,音乐具有一个重要的行为要素,因为人们要么是积极地投入到音乐的演奏中,要么是在同样积极地配合着歌唱或跳舞。即便只是作为听众的人也可以在行为层面上加入其中:哼唱、打拍子,或者是在内心里追随并预测乐曲接下来的内容。某些研究者认为,音乐既是一项动作行为,同时也是一项知觉行为,即使对听众来说亦然。此外,行为层次可以是有替代性的参入,就像看书的读者或电影观众一样(我将在本章的后续部分讨论这个主题)。

节奏是人类生理结构与生俱来的。人体中有许多节奏模式,而当中特别有趣的是与音乐节拍相关的部分:从每秒钟出现几次的动作到每个动作花费多少秒钟,亦即诸如心跳和呼吸等人体机能的范围。或许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散步、挥拳、交谈等身体活动的自然频率范畴。在这样的速率范围内,可以很容易地舞动四肢,但是要把这些动作做得更快一些或者更慢一些,却并非易事。正如时钟的节奏由它的钟摆长度决定一样,身体也可以通过收紧或放松肌肉的方式,调整活动四肢的有效长度,以调整它的自然节奏,从而使得它们的自然节奏与音乐的节奏相符。因此,在演奏音乐的过程中,整个身体能跟上音乐的节奏并非偶然。

所有文化在音乐的规模上都有所进展[17],尽管它们不尽相同,但是都遵循着类似的基本结构。八度音阶与和谐及不和谐和弦的特性,有一部分来自物理方面,另一部分则来自内耳结构的特性。一组音乐序列要么实现要么破坏由其节奏及音调序列建立的预期,这种预期在情感状态的形成上起着主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小调对我们的情感影响比大调要多,它常常代表悲伤或忧郁。主调结构、和弦选择、节奏和曲调等的组合,加之不断强化的张力和变化,都对我们的情感状态造成强大的影响。有时候这些影响是下意识的,譬如在电影中播放的背景音乐,尽管这些配乐都是为了唤起某种特定的情感状态而精心配制。有时候这些影响是有意识和故意的,例如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中时,让自己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被音乐冲击所带动,在行为上被音乐节奏所撼动,在反思上则由内心形成的情感状态所产生的真实情感触动。

在我们从事毫不费劲的活动时,在疲倦的长途旅行中,在远距离步行时,在运动过程中或者纯粹地消磨时间时,我们都会用音乐来打发时间。很久以前,音乐还无法携带;在发明留声机之前,只有音乐家在场时人们才能欣赏到音乐。今天,我们可以随身携带音乐播放器,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一天24小时都在听音乐。航空公司深知音乐的重要,因此,他们在每个座位上都配有多种风格的音乐供乘客自由选择设定。汽车内也装有收音机和音响。便携式设备也在不断增加,或许是小巧可爱便于携带的,也或许是内置在生产厂商认为你可能想要拥有的任何其他设备内:手表、首饰、手机、相机,甚至是工具(图4.7a与b)。一直以来,只要我家里需要进行什么建造工作,我都注意到工人们首先会拿出他们的音乐播放器,把它放在某个中央的位置,把播放器的音量调到最大,然后才拿出他们的工具、设备及材料。得伟(DeWALT),一家专门为建筑工人提供无线工具的生产厂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聪明地做出了回应,把收音机内置到蓄电池充电器内,从而把两种必需品合二为一地变成一个便于携带的盒子。

图4.7a与b 音乐无处不在 在练习高尔夫球时,在给电池充电时,在照相时,或者在使用手机时,当然,还有在你开车、跑步、搭乘飞机,或者是纯粹聆听音乐时。 图a显示的是供手提式工具使用的得伟(DeWALT)蓄电池充电器,配有内置的收音机;图b显示的是一款内置于数码相机的MP3播放器。[图a由得伟工业工具有限公司(DeWALT Industrial Tool Co.)提供,图b由富士胶片美国公司(Fujifilm USA)提供。请注意,此款式已经停产。]

音乐的无处不在,说明了它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韵律、节奏和旋律对我们的情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音乐也有它在感官上或者性方面的暗示,基于这些原因,很多政治及宗教团体曾经试图禁止或钳制音乐和舞蹈。音乐是一种微妙而潜移默化地提升我们全天候的情感状态的强化剂。这就是它永远存在的原因,也是人们经常在商店、办公室和家里播放背景音乐的原因。每个地方都有适合自己风格的音乐:活力十足、令人振奋的节奏对于大部分的办公室(或殡仪馆)并不合适;悲伤、催人泪下的音乐也不适合于促进高效率的生产。

然而,音乐的问题在于它也可能让人厌烦——如果音量太大,如果它打扰四邻,或者如果它传递的意境与聆听者的期望或心情存在冲突的话。背景音乐是美好的,只要它一直处于背景位置。然而一旦它扰乱我们的思绪,音乐就不再是怡情之物,而变成了一个让人分心、惹人生气的障碍物。必须审慎运用音乐,因为它既可以怡情,也可以让人神伤。

不过如果说音乐可能令人心烦,那么今天那些具有干扰性质的哔哔声和嗡嗡声的电子设备又该怎么说呢?这些都是泛滥成灾的噪声污染。如果说音乐是正面情绪之源,那么电子声音就是负面情绪之源。

一开始是哔哔声。工程师想用信号来表示某些操作已经完成,因此他们就让设备发出一种简短的调子。结果,今天我们所有的设备都朝我们哔哔响个不停。无处不在的哔哔声让人烦不胜烦。唉,这些哔哔声让声音变得声名狼藉。不过,运用得当的话,声音仍然具有愉悦情感和丰富信息的双重效果。

自然的声音是最好的信息传播器:孩童的笑声、生气的声音、做工精良的汽车门关闭时发出的坚实的“锵”声、做工粗糙的门关上时发出的令人生厌的声音、把小石头扔进水里时发出的“扑通”声。

但是,现在有太多的电器会发出欠缺考虑、毫无乐感的声音。尽管这些令人讨厌的哔哔声或者其他令人不安的声音有时候是有用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让人感到不安、刺耳和烦躁。当我在厨房做饭时,切菜、剁肉、裹面包和煎炒这些愉快的动作不断被定时器、按键和其他构想拙劣的装置发出的哔哔声所打扰。如果我们打算让某些装置发出信号来表示它们的状态,那么为什么不能至少花一些注意力在那些信号的美感上,使它们听起来优美亲切,而不是尖锐刺耳呢?

要产生悦耳的调子而不是令人生厌的哔哔声并非不可能。图4.8中显示的水壶在水烧开时,会发出一种优美的和弦。双轮个人代步工具赛格威(Segway)的设计师[18]“对于赛格威随意车(Segway HT)的每个细节深深着迷,他们甚至将变速箱里的啮合齿轮设计为可以精确地发出两个八度音阶的声音——当赛格威随意车移动时,它发出的是音乐,而不是噪音”。

某些产品已经成功地将趣味性和信息性融合到它们的声音中。正因为如此,我的Handspring Treo掌上电脑型手机在启动时,会响起一种悦耳的三和弦上扬旋律,关闭时则会响起下降的旋律。这不但为相关操作已经顺利完成提供了有用的确认信息,而且也提供了一个欢快的小提示,让这个讨人喜欢的装置顺从地为我服务。

手机设计师也许是最早意识到可以改善他们的产品中刺耳的人工声音的群体。现在有些手机能发出丰富深厚的音乐铃声,让优美的调子取代了刺耳的铃声。而且,手机主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铃声,让每个来电者都与一种独特的铃声关联起来。这对经常来电的人和朋友们来说格外有用。“当我听到这个调子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的朋友,所以我把它设为他的来电铃声。”一位手机用户对我描述他如何为来电者选择合适的“来电铃声”时说道。令人愉快的调子设定给同样令人愉快的朋友,在情感上有特别意义的调子设定给有共同经历的人,伤感或愤怒的铃声留给悲伤或生气的人。

图4.8 由理查德·萨帕(Richard Sapper)设计、阿莱西公司制造的会歌唱鸣笛的水壶。 设计师花了相当大的努力使鸣笛产生“e”和“b”的和弦,或者,就如阿尔贝托·阿莱西描述的那样,鸣笛声是“从往来于莱茵河上的大轮船和驳船发出的声音中得到灵感的”。(阿莱西“9091”,1983年由理查德·萨帕设计,是一款带有优美笛声的水壶。图片提供:阿莱西公司)

但是,即使在我们用悦耳的声音取代了刺耳的电子音之后,听觉方面还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毫无疑问,声音——无论是音乐或者其他声音——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媒介,它可以表达快乐和情感暗示,甚至可以帮助记忆。另一方面,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在一定范围内均质地传给每个人,无论这个人对这个活动是否感兴趣:让手机主人深感满意的音乐铃声,对声音所达范围内的其他人来说,也许是一种干扰。眼睑可以为我们遮挡光线,唉,但是我们却没有耳睑这种东西!

身处公共场所——在市区街道上、公共交通系统中,或者甚至在家里——声音随时闯进我们的耳膜。电话当然是最糟糕的干扰源头之一。当人们大声说话以确保对方可以听到时,同时也让周围的人都听到了他们的声音。诚然,电话并不是唯一的干扰源,收音机、电视机,还有那些发出哔哔声或嗡嗡声的设备,也是产生干扰的源头。越来越多的设备都装配了嘈杂的风扇,因此,暖气和空调设备的风扇声音盖过了我们的谈话声,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的风扇也加深了人们的紧张感。当外出时,我们被头顶掠过的飞机声、汽车喇叭声和发动机声、卡车倒车的警告声、其他人大声播放的歌声、紧急报警器声,以及无处不在的刺耳的手机铃声轮番轰炸,往往就像在模仿一场音乐演奏会似的。在公共场合,我们还经常被公共广播声所打扰,一开始通常是完全没必要而令人厌烦的“请注意,请注意”,接下来则是只和某个人有关的通知内容。

这些声音的泛滥成灾实在是没有道理。很多手机都可以选择把铃声调到不惹人注意的振动模式,只让携带者感觉到,而不为其他人所知晓。依照图4.8中萨帕水壶或者赛格威的设计思路,必要的声音可以设计成旋律优美的音乐。通过降低转速和加大扇叶的尺寸,降温或通风用的风扇也可以被设计得既安静又高效。大家都明白减少噪音的原理,但是遵循这个原理的人却并不多。在适当时机和地点的音乐是情感的强化剂,而噪音则是情绪压力的一个巨大来源。不受欢迎、不合心意的声音会令人产生焦虑感,也会导致负面的情感状态,并因此降低我们所有人的工作效率。其他形式的污染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噪声污染给人们的情感生活带来的污染就有多大。

声音可以是好玩的、富含信息的、有趣的,并且在情感上振奋人心的。它可以使人高兴,可以传达信息,但它的设计必须像其他方面的设计一样认真谨慎。目前,人们在声音设计方面投入的考虑还很少,结果便是日常用品产生的声音让很多人厌烦,很少有人对此感到愉悦。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