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节:序
- 第 2 节:前言(1)
- 第 3 节:前言(2)
- 第 5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2)
- 第 4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
- 第 6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3)
- 第 8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5)
- 第 10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7)
- 第 11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8)
- 第 12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9)
- 第 7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4)
- 第 9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6)
- 第 13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0)
- 第 15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2)
- 第 14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1)
- 第 16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3)
- 第 17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
- 第 18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2)
- 第 20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4)
- 第 19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3)
- 第 21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5)
- 第 22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6)
- 第 23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7)
- 第 24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8)
- 第 25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9)
- 第 26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0)
- 第 27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1)
- 第 28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2)
- 第 29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3)
- 第 30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4)
- 第 31 节:第二章 求学之路(15)
- 第 32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
- 第 33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2)
- 第 34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3)
- 第 35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4)
- 第 36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5)
- 第 37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6)
- 第 38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7)
- 第 39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8)
- 第 40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9)
- 第 41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0)
- 第 42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1)
- 第 43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2)
- 第 45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
- 第 44 节:第三章 军校情歌(13)
- 第 46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2)
- 第 47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3)
- 第 48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4)
- 第 49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5)
- 第 50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6)
- 第 51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7)
- 第 52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8)
- 第 53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9)
- 第 55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1)
- 第 54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0)
- 第 56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2)
- 第 57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3)
- 第 58 节:第四章 婚姻殿堂(14)
第 4 节:第一章 幼年得宝(1)
第一章 幼年得宝
(1928-1941 年)
1?神仙传说
到博士的老家访问,邻居传说:生活在他家里的人,命大福大,有守护神日夜保护。有人亲眼看见,穿黄色盔甲的大仙,在窗口守卫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杨家教子成材,取得一门九博士的成就,功在父母。根在哪里?追其渊源,他成功的第一因素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成功之路的起点,始于原籍,他们的根是山东省定陶县。地处鲁西南,位于黄河下游,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此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称陶丘,又名济阴,以制造陶器出名。
古有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流向东北,平缓地经过此地,注入渤海,特别适于行船,沿河兴起了几座城市,名称多带"济"字,如济宁、济南等。古济水的支流菏水,经邗沟,沟通了泗水、淮河、长江,陶丘是古济水的"咽喉之地",在没有铁路的春秋战国时代,它曾为中原水陆交通的枢纽、商品的集散地,长期商贾云集,一时发展成为"经济都会",《史记》称为"天下之中"。
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黄帝的玄孙--尧曾在此地,建立陶国,因此古代帝王尧,又称陶唐氏。周朝初年,分封诸侯,武王六弟振铎封为曹伯,建立曹都陶丘,公元前 487 年为宋国所灭。在《诗经》中,有曹国民歌(即曹风)四篇。曹国与鲁国本是近邻,两国又是同宗,古代文化一脉相承,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弃官经商,迁至陶丘,改称陶朱公,19 年间,三致千金,定居于陶,因此陶丘改名定陶。秦时置定陶县。
汉朝以后,黄河多次决口,挤占了古济河水道,旱涝交替,多灾多难,考验了当地居民,使民众具有吃苦耐劳、忠孝仁义的民风,富有源远流长的儒学文化传统。《隋唐演义》中的瓦岗英雄、《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聚义地点就在附近,距此不远。他们以正直、勇敢、仁义和忠孝名扬天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历史上奏出一曲曲雄壮威武的凯歌。
定陶县城东北八公里,有一村庄名叫后杨楼,那里是博士的老家。这村多为杨姓,据《杨氏家谱》记载:杨姓始祖于明朝永乐二年,由安徽省合肥迁来,先到汶上县,五世祖在后杨楼落户,七世祖明胜,曾为明末进士,官至儒学训导,到九博士为二十一世。十五世以后,其祖人丁不旺,多世单传。他家人少地多,是村中的"大户人家",有良田百多亩,房屋数十间。前辈老人既务农,也崇尚文化,代代有读书之人,可以说是耕读世家。
这个耕读世家的后代,为什么取得了九个博士呢?笔者问过多人,众说纷纭,竟然有人神秘地说:他家有"守护神"。对这个传说追根求源,隐含多少玄机?如何巧解其中之谜呢?
想知道"神仙"的传说,就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十八世祖杨宜纯,命运很苦,出生后六个月的时候,其父允真就因病去世了。由于接连发生丧事,家中失去了顶梁柱,他们到了人亡家破的境地。那时,杨宜纯的母亲邵氏才二十三岁,嫁进杨家不过两年光景,还是新媳妇。她是续弦,前面还留下两个女儿。所以她在妙龄之年,就带着三个孩子,孤寡无依,独立支撑门户。
当时,杨家已是四世单传。所以村中没有近支,连五服以内的近亲也不多。在男子当权的社会里,这样的家庭得不到尊重,一定会受到别人欺负。八杆子打不着的一些远房亲族,以及邻居们,都垂涎她家的财产。巴不得邵氏赶快死掉,或者带着孩子返回娘家去。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那些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来瓜分产业了。
邵氏出身于李楼世家,聪明过人,深明大义,意志刚强,不让须眉。认为把儿子教养成人,继承杨家产业,延续杨家香火,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杨家如何渡过难关呢?他们采取四项对策来化解困难。
其一,自身刚强,忍耐坚持。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邵氏面对一切艰难,忍耐为先。她咬紧牙关,心大量宽,委曲求全,耐心坚持。
邵氏性情善良,优待远亲近邻,虽然年年施舍,却仍然遭到骚扰恫吓,刁难陷害。有一天,清早起来,忽然发现大门口不通,被人挖了个深坑,家人无法出门。邵氏不动声色,处之泰然,心里奇怪,这是谁使的下马威,要逼她离开呢?她忍气吞声,叫来雇工,找几块木板,架在沟上,以便出入。那时,杨宜纯才两三岁,看到天天走人的家门口,竟有大沟出现,真是新奇好玩。他不知生气,跳来跳去,欢欢喜喜,在沟边玩个不停。邵氏看在眼中,疼在心里,泪如泉涌,哭诉无声,她是多么盼望儿子能尽快长大成人,支撑门户啊!
其二,遇事冷静,深思远虑。
清朝末年,定陶县农村秩序混乱,一般富户都有枪支,男人看家护院。那些日子,每到夜间,邵氏都不敢熟睡,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在院子里走动,前后左右巡视。有一天深夜,她在楼上听到响声,从窗口向外张望,看到一位远房六孙儿,名叫杨同善,正拿着一根竹竿,上头燃着火把,往楼的窗户上点火。邵氏看清了,不禁大惊失色,又惊又怕,全身颤抖。楼上除了她,就只有三个幼小的孩子。打杂人员都睡在另一幢房子里,要是把他们都叫起来,势必打草惊蛇,惊动邻舍,此人必定恼羞成怒,撕破脸皮,以后就会公开找事,明目张胆地欺负了,孤儿寡母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她冷静地考虑一番,想到古语"避祸在于除怨",决定自己单身应付。这时窗户四周的木框,已渐渐开始燃烧。她急忙跑到厨房,提了一桶清水,拿了一把刷锅的笤帚,并顺手拉了块黄油雨布,披在头上(保护头部,防水淋湿)。她站在窗户旁边,将笤帚沾了水,外面每烧一处,她就扑灭一处,将火苗一一扫灭。杨同善接连点火,换了几次火把,点了一两个钟头。大概他也实在太累了,只好罢休。大火终究没有烧起来。他对于灭火的邵氏,没有看清面目,只看到黄色身影,以为神仙帮忙,竟由此演绎出一段离奇的故事。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