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一节 认知、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

发布于 2023-04-06 12:00:02 字数 1340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一、认知

研究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认知”,而这个术语又是与思维、心智、智能、推理、认识密切相关的,它们既互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这些术语有时分别与不同的术语相对,常属不同学科,现列表并按顺序略述如下:

图 1.1

(一)思维

相对于存在,是整个认识活动的总称,大致相当于认知过程或心理过程,是对外界事体 的概括反映,指理性、意识、精神、思考问题的过程。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思维的工具主要是语言。思维可分为:形式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对立派别:唯物论(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和唯心论(主张精神第一,物质第二)。唯物论可分为两种:

(1)机械唯物论:以机械的观点,用纯粹力学的理论去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论,认为主观可如同镜子一样地反映客观,是形而上学的一种典型形式。

(2)辩证唯物论:坚持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认识路线。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个辩证过程。基本观点是:反映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

唯心论也可分为两种:

(1)客观唯心论:认为先于自然界而“客观”地存在某种精神,把认识视作某种“绝对观念”或“精神活动”,可脱离主体而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东西,物质世界是从这种“客观”精神派生而来的。

(2)主观唯心论:将认识看成是人的主观体验,把个人的心灵绝对化,视为是脱离客观物质的唯一存在,客观事体只是个人心灵的产物。

(二)心智

相对于大脑和身体,主要属于心理学。泛指人的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理解、创新等各种心理能力。二元论认为:心智与身体分离,精神和物质是两个独立的本原,不能由一个决定另一个 ;而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本原,若以物质为本原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若以精神为本原则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三)智能

主要是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指判断、推理、想象、解决问题的心理能力,也专指在新情况下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对于智能的本质存在两种对立观点(亦称处理信息的两大方法、模拟人类智能的两大方法):符号论与连通论;对于智能的来源也存在两种对立观点:天赋论与建构论。

(四)推理

主要属于逻辑学(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的规律),在传统上被定义为我们人类能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从一个或几个判断推断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过程,是客观事体的联系和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人们思维得以展开的手段,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推理包括:必然推理(前提与结论有必然性联系)和或然推理(前提与结论有或然性联系);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类比推理(从一般到一般);直接推理(前提只有一个判断)和间接推理(前提有两个或更多的判断)。

(五)认识

在大部分英汉词典中将Cognition 译为“认识”,在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中将其解释为:与情绪、意志等相对而言的“认识”、“认识能力”。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认识是指客观事体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因此,认识活动就是直接依靠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体的过程,包括初认和再认。研究人类认识的对象、来源、本质、能力、结构、过程、规律和检验的哲学理论叫“认识论(Epistemology)”,包括认识的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发展,真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等。

(1)围绕人类能否认识世界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围绕认识的本质和来源问题形成了两种对立的理论:经验论和唯理论。(参见第二章)

(3)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可分: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知路线)。

(4)围绕认识的过程问题,存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六)认知

也是译自英语的Cognition,据《辞海》(1989,1999)解释:就是认识,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学习、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在1979年版的《辞海》中还只有“认识”,而没有“认知”这个词条,这一译名是随着20世纪60—70年代后在西方兴起的“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而逐步被我国学者所使用的,到1989年版才收入“认知”、“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到1999年版又增加了“认知人类学”,“认知”这一术语才在我国现代学术界逐步流行开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认知”作出过不同的论述:

桂诗春(1991)认为:

“认知”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它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

田运(1996:93)将“认知”定义为:

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因此他将“认知”划归在“认识”之下,即:认识>认知。

Osherson(1995/1997:xi)在其《认知科学入门》系列书的第一卷中指出:

人类智能的运用叫“认知”(the exercise of human intelligence),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在电话中识别出朋友的声音、读小说、在小溪的石头上跳跃、向同学解释一个想法、记住回家的路、选择职业等。对于我们每一个活动,我们所做的一切,认知加工是必不可少的。

从这一解释来看,“认知”与“智能”是紧密相关的。

Gibbs(1999)指出:

In a general sense,cognition is what happens when the body meets the world.(总的来说,“认知”就是身体与世界相遇时所发生的情况。)

这一解释强调了人与世界的互动,即“认知”可被视为人类通过自身与外界(可包括物理世界、文化环境)互动而产生的。

J.H.Flavell、P.H.Miller和S.A.Miller(2001)指出:

传统上关于认知的看法,倾向于将其限制在人类心智的比较特别、比较明确的“智力”过程和产物。这一看法认为,认知包括心理实体中比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如:知识、意识、智力、思维、想象、创造、计划和策略的形成、推理、推测、问题解决、概念化、分类与关联、符号化,或许还包括幻想和梦等过程。

Lakoff和Johnson(下文简称L & J,1999:11)对认知取一种广义的解释,认为“认知”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诸如心智运作、心智结构、意义、概念系统、推理、语言等。由于我们的概念系统和推理是来自我们的身体,因此“认知”也包括感知动觉系统(Sensorimotor System),它促成了我们的概念化和推理能力。L & J区分了两种不同意义的认知:

(1)在认知科学中指各种心智运作或心智结构,这种运作和结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包括:视觉加工、听觉加工、嗅觉加工、动觉加工、记忆、注意、情感、思维、语言等。

(2)在某些传统哲学中,认知有不同所指,常指概念结构或命题结构,以及对它们进行的规则运算。认知意义可指真值条件意义,不是由内在的心智和身体所定义的,而是参照外部世界来定义的。但L & J所认为的“无意识认知”,许多哲学家并不将其视作“认知”。

可见,L & J将“体验”和“语言”都包括在“认知”之中了,还有许多其他认知语言学家也持这一观点,因为他们认为我们的身体经验与思维加工是密切关联的,而且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但笔者下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讨论认知和语言的来源时,为便于说得更加清楚,拟将“体验”和“语言”从“认知”中区分出来,表达式“现实—认知—语言”则意为:客观现实经过体验和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了语言。

客观现实世界是人们体验和认知的基础,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是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互动和协调的产物,是人对外在现实和自身经验的理性看法,通过认知人们对世界万物形成了概念和意义,其间须包含推理、概括、演绎、监控、理解、记忆等一系列心智活动。人类在其实践活动中,客体会作用于主体,主体也要对客体进行不断认知、组织信息,两者相互作用,由主客观相结合所形成的概念、范畴、认知的系统不是客观世界的如实复制,头脑中的认识世界和现实中的客观世界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人们在与世界和他人交往过程中,须通过心智中的认知结构来调节。

认知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包括基本范畴、动觉图式,这两者都是通过人的大脑和身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产生的,可被直接理解,其他概念和范畴是通过隐喻认知模式而间接被认知的。众多的概念形成了人类的概念结构,概念结构又体现为语义结构,语义结构促动了句法构造和语言的形成。认知具有自己动态的完整结构和模式,不是机器可以模拟的。

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的过程。因此语言能力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的一个自治的符号系统,而是人类整体认知能力的一部分。Dirven & Verspoor(1998:xi)指出: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holds that language is part of a cognitiv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perception,emotions,categorization,abstract processes,and reasoning.All these cognitive abilities interact with language and are influenced by language.(认知观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包括感知、情绪、范畴化、抽象加工和推理]的一部分,所有这些认知能力都与语言互动,并受到语言的影响。)

Fauconnier & Turner(2002:17,174)持相同观点:

… modern language science has shown that there are universal cognitive abilities underlying all human languages and shared by the adult and the child.(现代语言科学亦已表明在所有人类语言的背后都存在普遍的认知能力,这些能力为成年人和儿童所共享。)

Language,then,is not walled off from other cognitive functions such as interpreting and reasoning.(因此,语言不可能与其他诸如解释和推理等认知功能隔离开来。)

Taylor(2002:4)指出:

Foremost among these is the belief that language forms an integral part of human cognition,and that any insightful analysis of linguistic phenomenon will need to be embedded in what is known about human cognitive abilities.Cognitive Linguistics aims,therefore,for a cognitively plausible account of what it means to know a language,how languages are acquired,and how they are used.(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语言形成了人类认知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任何对语言现象的深入分析都是基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目标就是从认知角度对以下问题作出合理解释:掌握一门语言的意思是什么?语言是如何被习得的?又是如何被应用的?)

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则强调了语言与认知不可分割,语言不具有自治性,若以此为基础来解释语言的来源,我们可以说语言是在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如Frisson、Sandra等(1996:614)所说“Language is grounded in general cognition.”。这样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对现实的感知是认知的基础,认知又是语言的基础,“现实—认知—语言”三者存在一个依次决定的序列关系。语言是思维的窗口,认知是现实与语言的中介,现实通过认知这个中介对语言发生作用,语言是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语言对认知和现实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认知语言学则应着力描写语言与其他认知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是如何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并解释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

从上面的论述可见,“认知”与其他几个术语是紧密相关的,因此皮亚杰(Piaget,1896—1980)就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视为等同的概念。

“认识”和“认知”在英语中都叫Cognition,因此在认知语言学中没有必要、也很难将这些术语加以严格区分。

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家强调认知,研究认知,但这不同于“认知主义(Cognitivism,又叫:哲学认知主义Philosophical Cognitivism)”,因为这个术语在认知科学中有特定的含义,指主张把心智与身体经验相分离,认为思维是非隐喻性的,不考虑想象力,并将认知当作抽象符号进行操作的一种研究方法,这实际上是客观主义的一种体现形式。认知语言学强调认知,但反对这种认知主义观点。

二、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一门令世人瞩目的前沿科学,1977年成立认知科学学会,开始出版《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 )期刊,1979年认知科学学会召开第一次正式年会。到了90年代认知科学已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学术潮流,直接影响着当前许多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进程。

Danniel N.Osherson于1995年主编了四卷本“An Invitation To Cognitive Seience ”(1997年出了第二版),每一卷论述一个专题:第一卷“Language”,第二卷“Visual Cognition”,第三卷“Thinking”,第四卷“Conceptual Foundations”。该丛书从不同角度系统地介绍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内容和方向,是对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的一部综合性介绍丛书。第一卷主要论述了语言与认知科学的联系。Robert A.Wilson & Frank C.Keil于1999年出版了《MIT认知科学百科全书》,其中收集了471个条目(实际上是471篇文章),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社会科学、生物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生态学。

由于学者们对“认知”的理解不同,因而对“认知科学”也就有不同的解释,我国学者桂诗春、田运、袁毓林、徐盛桓等都对其做出过论述。

Osherson(1995:xi)认为“认知科学”是研究各种形式的人类智能(Human Intelligence),包括从感知和行为,到语言和推理等。Rose(1985)指出:认知科学是连接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脑神经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新学科,它试图建立人脑是如何工作的理论。大部分认知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是把人脑视为像计算机一样处理符号(也就是作信息处理)的系统。Saeed(1997:43)指出:认知科学是运用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研究智能(Intelligence)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可见,认知科学主要是:从认知角度深入探讨思维活动和机制(包括信息处理机制、优化思维方式、语言机制),主要研究人类智能的性质和工作原理,着力描述互动过程。自5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利用计算机研究心理学、模拟认知过程以及逻辑分析方法,这就要涉及符号运算、逻辑形式和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Lakoff(1987:xi)认为:认知科学是研究心智(Mind)的,集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对心智研究成果于一身的学科。

L & J(1987,1999)坚决反对以客观主义为基础,用形式主义的方法来研究认知科学,他们两人于1999年合作出版了《体验哲学》一书,开头就醒目地分别用三行列出了当今认知科学中的三个基本观点,这也构成了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的基础:

(1)The mind is inherently embodied.(心智原本就是基于身体的。)

(2)Thought is mostly unconscious.(思维大都是无意识的。)

(3)Abstract concepts are largely metaphorical.(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性的。)

这三个观点可概括总结成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the embodied mind)、思维的无意识性(the unconscious thought)和概念的隐喻性(the metaphorical concept)。这些基本原则又是与概念系统紧密相连的。因此,他们(1999:10)认为:认知科学是研究概念系统的学科。Sweetser(1990:1,5)也强调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以及认知与体验的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界定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Language is systematically grounded in human cognition,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eks to show exactly how.The conceptual system that emerges from everyday human experience has been shown in recent research to be the basis for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in a wide range of areas.Language is shaped by cognition.(语言是系统地基于人类认知的,认知语言学就是要力图准确地表明语言是如何基于认知形成的。近来的研究表明,从人类日常经验中所形成的概念系统在十分广阔的范围内是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基础。语言形成于认知。)

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从心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生物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全方位来探讨思维的奥秘,尝试最终是否能解决下列一些问题:认知是如何形成的,人是怎样推理的?如何理解我们的经验?概念的特征是什么?它们又是怎样形成一个系统的?是否所有的人都用同一个概念系统?人类的思维方式有什么共同之处?有学者认为认知科学研究范围虽如此广泛,但其关键环节是研究语言机制。

三、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是在认知科学的理论背景上建立起来的,同时两者之间亦有同步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认知科学既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形成其主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汲取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成为认知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学者们一般将认知语言学视为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研究和语言学的边缘学科。

“认知语言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1971年,用来指真正对大脑中的语言进行的研究(参见Lamb,1998:381)。但我们所说的认知语言学诞生于70年代末,至80—90年代取得较大发展,自Dirven于1989年春在德国的Duisburg(杜伊斯堡)组织了第一届认知语言学专题讨论会以来,已召开了七届,2003年7月在西班牙召开了第8届大会。这期间国内外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参见前言。

由于认知语言学尚未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科,各路学者对其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尚未形成一个关于认知语言学的严密而又完整的定义。笔者综合当前著名认知语言学家所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狭义认知语言学权宜定义为:

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本描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扩充解释:

(一)体验认知

解释语言与体验和认知的关系,实际上就充分考虑到了人的主体作用,因此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以人为本”的语言理论。我们知道,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演变和进化几乎是同时并举的,许多学者还将语言视为人与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据此语言研究就应该贯彻“人本精神”。认知语言学则充分考虑到了语言研究中人的因素,强调语言与人的身体经验和认知密不可分,语言能力是人类整体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同时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又促进了人类认知的发展。笔者(1999c)曾提出语言世界观多元论,论述了现实、认知、语言、文化四者之间的种种辩证关系,强调了语言的体验性和人本性。Ungerer & Schmid(1996:x)指出:

Cognitive linguistics …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hat is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way we perceive and conceptualize it.(认知语言学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对世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

唯物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是认知形成的基础,认知语言学家则在此观点之上进一步认为语言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是对现实进行概念化后的符号表达。因此,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就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认知和语言都是基于对现实的体验之上的,认知先于语言、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又可反作用于认知,可促进认知的发展和完善,语言与认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就是认知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

昔日的语言研究多重视语言形式、结构、内部关系的描写或解释,或强调语言与现实世界的客观对应,而没有真正从认知角度,并充分考虑认知主体的作用将主观与客观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解释语言。同时在交际过程中对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人们认知处理的过程,因此还可通过分析语言结构和功能来推测人类思维和推理的特点,着力寻求和建立语言中词汇、句法、语篇形成的经验基础和认知依据,充分理解和掌握认知和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与许多其他学派的根本区别之一。

(二)意义中心

认知语言学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这也是许多其他学派所不及之处。认知语言学重视研究语言和认知的关系,而心智、认知又是与概念结构、意义系统紧密相关的,它们自然就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语义学所研究的内容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或者说,后者是前者的核心内容。因为对意义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很多领域和学科,这就决定了认知语言学必然会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笔者(2001:180—195)将语义的认知观归纳为12个特点:经验观、概念化、互动观、百科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隐喻观、寓比观、象似观、认知模型观、联想观与激活观、整合观。人类在对客观现实进行体验和范畴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范畴,每个范畴对应于一个概念,同时形成语义,逐步形成了概念结构和语义系统。概念和语义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义观批判地接受了传统的观念论,将意义视为基于身体经验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这比起将语义视为“概念”(Concept)来说,具有扬其长而避其短的性质。认知语义观一方面继承了“意义是抽象概念”的观点,这是“扬其长”;另一方面摒弃了观念论中客观主义的镜像观,强调了意义与人们的认知密切相关,认知主体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突出了意义的动态观,这是“避其短”。因此,认知语义观是传统客观主义观念论的一次革命性的升华。

认知语言学家批判地接受了概念观,一方面认为“意义在人的心智之中”;另一方面又强调了一个“化”字,这就使得意义具有了动态性,而且也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作用。一般来说,认知语义学(Gädenfors,1999:21—2)有两个口号:

(1)意义基于体验(Meanings are on the bodily experience);

(2)意义在人们头脑里(Meanings are in the head)。

但是笔者还要加上一个口号:

(3)意义是命题意义和识解方式的结合(Meanings are the sum of propositional meaning and construal.)

这就能解释语义的本质和来源,以及为什么同样的客观世界会产生出不同的语言和语言系统。因为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主体认识的差异和交际的需要,不同人群、不同语言的意义系统也必然会千差万别,这就批判了客观主义语义学的镜像论、固定论、组合论等观点,强调了认知语义学的互动论、模糊论、整合论等观点。

(三)认知方式

用有限词语来描写世间纷繁杂乱的、无限的事体,人们须依靠有规则的认知方式和有组织的词语,探寻心智表征的规律,否则人们就无法认识和理解世界。Bussmann(1996:80)也强调了认知语言学要通过认知方式的分析来研究心智结构和组织,他指出:

The object of(cognitive linguistics)investigation is research into cognitive or ment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by analyzing cognitive strategies used by humans in thinking,storing information,comprehending,and producing language.

(认知语言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分析人类在思维、储存信息、理解和生成语言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策略来研究认知[或心智]结构和组织。)认知方式(Cognitive Strategy,又叫认知工具、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体验、范畴化、概念化、意象图式、认知模式(包括框架、CM、ICM、ECM、心智空间等)、隐喻转喻、识解、激活、关联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这些认知方式适用于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可对语言作出统一的解释。关于这些认知方式的具体论述分别参见以下有关各章内容。

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反映了心智表征的规律,直接影响了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语言的表达、运用和理解,语言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差异和概念结构差异所致,这也是研究语言与认知规律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对同一事体如从不同角度去体验,就会认识或突显事物的不同特征,因此就可能出现同一事物有不同名称的现象。对同一事件若从不同视角,以不同的态度,采取不同的认知方式,就可能会突显事件的不同成分,从而就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句式,这样就对表述同一事件选用不同句型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四)统一解释

认知语言学在描写的基础上,努力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作出统一解释,因此,认知语言学属于解释语言学 ,坚持认为语言形式反映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内在的认知机制,语言形式相对于人们的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语义系统、客观世界来说是有理可据的,有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动因。因此,认知语言学强调应不断深入地解释其间的理据性联系,人类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一般认知机制,这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

认知语言学不仅要解释语言现象,阐述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而且要尽力作出一致性的解释。以往的语言学理论在分析语言的不同层面时往往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如用词法来分析词汇,用句法来分析句子,用组合原则等来分析语义,用会话含意、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话语,语篇分析则往往又要用另外的方法,而认知语言学则尽量简化和统一分析方法,尝试寻找适合分析语言各个层面的几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这也是其他学派所不及之处。

(五)知识结构

语言与人类知识(包括概念结构、社会习俗、文化规约等)密切相关。结构主义者研究语言时排除人的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认为语言是自治的,语言就成为以这些因素所构筑的围墙而形成的一个封闭体,这样学者们就将视点转向语言的系统、结构和内部规律,只要通过细读文本本身,努力挖掘文本的言内意义或潜在意义 ,就可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武断地切断了文本与作者、读者,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乔姆斯基也认为语言具有自治性,句法也具有自治性,原则上独立于其他知识和认知技能。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生理基础、心智作用、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语言的解释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和百科知识,要能将语言描述清楚,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此对语义分析持百科知识观。(参见第八章)

乔姆斯基首倡语言研究中的认知转向并创立了TG理论,意在解释语言的生成机制,其理论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参见第三节)。而认知语言学家从认知角度对语言所作出的解释,在很多方面还是具有较大解释力的。他们尝试用原型范畴、(理想化的)认知模型、隐喻、心智空间等来分析概念的形成和词义的获得,尝试用几种基本的意象图式、识解等来描写句法系统,并用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主要是对空间和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普遍的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能力,等。Ungerer & Schmid(1996)强调了该学科“体验观”、“注意观”、“突显观”的解释方法,这些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有助于回答人们着迷了多少年的奥秘:儿童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迅速掌握好母语?因此认知语言学比其他理论更加具有解释力。

在认知语言学这一家族中也是派别林立,观点各异,显示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因此它也就像其他许多学科一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乔姆斯基也曾认为自己是认知语言学家。袁毓林则将当代一些有影响的语言学流派归在认知研究的名目之下,而Lakoff等学者认为乔姆斯基的理论不属于认知语言学。

L & J将认知科学分为两代,并一直强调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理论之上的,其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心理学基础是基于体验的心智主义、建构主义、连通论,其研究方法主要是:详细分析认知方式的解释力,运用心智和大脑的体验性研究成果,建立最具概括性的统一理论模式,进行最广范围的趋同证明。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