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四节 兼顾动态与静态分析

发布于 2023-04-06 12:00:02 字数 93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正如上文所述,几位认知语言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主要对动态性事件及其概念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这本身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动态性行为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能直接产生一定的后果,动态性行为相对于静态背景(Ground)来说是突显的图形(Figure),必然能引起人们较多的注意力,不可否认,这类行为对概念结构的形成有基础性作用。但在研究动态性概念时也不可忽视对静态性场景和概念的分析。

ECM认为:谈到场景,不一定像有些认知语言学家所坚持的那样,将注意力仅聚焦于动态性的行为,他们的这一观点常被人们误认为只有动态性行为才能产生概念结构和句法构造,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我们知道,婴儿出生后还会接触到很多静态性场景,如眼前所存在的静态事物,躺在摇篮中观察周围物体在空间所处的各种相对位置关系,等等,这些也是形成介词概念结构的认知基础。因此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儿童都会从中概括出上述两个基本要素。ECM中的Action则包括了动态性和静态性概念,可望弥补忽视静态性场景之不足。

人们在认识静态场景中的事体时,也会涉及诸如感知、视角、观察、认知等心智性“行为”,命名时也必然要涉及人的主观识解因素,用ECM来解释这一现象,即在图7.1中从Action看Being。如在给事物命名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们的观察角度等因素。同是一个“地瓜”,在中国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这实际上反映了观察者不同的观察角度以及对其不同特征(C1 … Cn )的识解(参见第八章第四节第三点)。这个例子也可很好地说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现实经过人类的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形成概念和意义,然后用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依据某一个特征来命名,就会掩盖其他特征,只选择其中一个特征来作为这个事体的名称,这也就产生了以部分表示整体的用法,在命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以偏代全”的转喻现象。

这一分析方法也与人们常用范畴中典型代表来认识和理解整个范畴的认知方式相一致,大多是以“部分代表整体”为认知机制的。人们往往是通过认知某个显著的、易理解的、代表性的部分来理解整体范畴,以一个突显的C来认识或指称整个Being。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