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稿给读者和自己看
因此,作为作者的我们应该试着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时刻注意我们很容易重新用起那些狭隘的术语和自己创造的抽象概念。但是,这些努力作用有限。我们之中没人具备,也几乎没人想具备那种看穿别人内心想法的透视能力。
为了挣脱知识的诅咒,我们必须超越自己的预测能力。就像工程师说的,我们必须形成一个闭环,从读者的世界里获得反馈信号,也就是把文稿给那些与目标受众相似的读者看,看看他们能否看懂。这听起来很老套,实际上却意义深远。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对自己推测别人心中想法的能力会过于自信,有时甚至到了自欺的程度,即便是对那些关系最密切的人也不例外。只有当我们询问那些人的时候,才会发现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对他们可能并非如此。这正是专业作者需要编辑的原因,正如政治家需要求教于民意调查,公司需要组织焦点小组,互联网公司需要做 A/B 测试(所谓 A/B 测试,意思是拿出两套网站设计方案——A 版本和 B 版本,并且收集数据,看看哪个版本点击率更高)。
很多作者负担不起焦点小组和 A/B 测试的成本,但可以请室友、同事或者家人阅读自己的文章并提出意见。你请的评论者甚至不必是目标读者的代表样本,只要他们不是你就够了。
这并不意味着你应当采纳他们的每一条建议。每位评论者都有各自的诅咒,也有热衷的话题、认知的盲点以及各自的私心,作者不可能迎合所有这一切。很多学术性文章包含令人困惑且不合逻辑的推论和离题的内容,这是因为作者必须遵循匿名的期刊审稿人意见来修改,如果不这样做,审稿人就有权将稿子拒之门外。好文章绝不是一个委员会写出来的。如果不止一个读者提出同样的反馈意见,或作者自己觉得修改意见合情合理,那么他应该按照这样的意见来修改。
这带领我们找到了逃脱知识的诅咒的另一个途径:把文稿给你自己看,最好是等到连自己都不熟悉文章内容的时候再看。如果你像我一样,你会发现自己在想:“我那时这么写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意思是怎么连贯下去的?”而且,你会不止一次地自问:“谁写的这篇烂文章?”
我常听说,有的作家能够文不加点、倚马可待,最多就是在发表之前改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你也许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很多作者改了一稿又一稿。我会把每个句子都改写好几次,才会开始写下一句,而且我要将整个章节修改两三遍,才拿去给别人看。拿到别人的反馈之后,我会把每章再修改两遍,然后再进入新一轮的反馈-修改,整本书至少会被从头到尾润色两遍。这时书稿才会交到编辑手上,他会再开启一轮又一轮的修改。
写作过程中有太多事情需要妥善处理,让大多数初涉写作的凡人应接不暇。把一个有趣又真实的想法明确阐述出来,已经够难了。只有先把想法的轮廓呈现在页面上,作者才能腾出认知资源做进一步改进,让文字更合乎语法、更优雅,最重要的是,对读者来说更易理解。作者头脑中想法的呈现形式,很少与读者容易理解的形式相同。本书和其他写作书中的建议,更多是教你如何修改,而非如何写作。
很多关于写作的建议都带有道德教化的语气,仿佛只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就能成为更优秀的人。不幸的是老天爷很公平,许多才华横溢的作者恰恰是无赖,许多拙于表达的作者反而是良善之人。但是,克服知识的诅咒这一规则,可能是与合理的道德建议最为接近的写作建议了: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模式,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感。虽然这不一定能使你在生活各方面都变成更好的人,但它将成为你对读者保持恒久善意的源泉。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