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线程(修订版)
- 我是一个 Java class
- Javascript:一个屌丝的逆袭
- Java : 一个帝国的诞生
- JSP 一个装配工的没落
- TCP/IP 之 大明王朝邮差
- TCP/IP 之大明内阁
- TCP/IP 之蓟辽督师
- CPU 阿甘
- CPU 阿甘之烦恼
- CPU 阿甘:函数调用的秘密
- 我是一个网卡
- 我是一个路由器
- 我是一个进程
- 我是一块硬盘(上)
- 我是一块硬盘(下)
- 我是一个键盘
- 张大胖的 socket
- 张大胖学递归
- 学习面向对象的令狐冲
- 张大胖学数据库
- 数据库村的旺财和小强
- 小李的数据库之旅(上)
- 小李的数据库之旅(下)
- 漫画:什么是机器学习?
- 那些烦人的同步和互斥问题
- IE 为什么把火狐和 Chrome 给打伤了?
- 对浏览器村的第二次采访
- 节约标兵 IE 的自述
- EMail 诞生记
- Email 诞生记(下)
- Http 历险记(上)
- Http 历险记(下)-- Struts 的秘密
- 动物王国的面向对象
- 冯·诺伊曼计算机的诞生
- Http Server : 一个差生的逆袭
- 张大胖的加法器
- 从 1 加到 100: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挑战下你的大脑
- 编程语言
- Javascript:一个屌丝的逆袭
- 计算机语言之战
- 我和编程语言的爱恨情仇(上)
- 我和编程语言的爱恨情仇(下)
- Android 为什么选择了 Java
- iOS 为什么选择了 Object-C?
- Basic : 一个老兵的自述
- Node.js : 我只需要一个店小二
- 命令式编程 vs 声明式编程
- 编译还是解释?
- 程序人生
- “架构师"小赵
- 师兄说
- 师姐说
- 小王的架构师之路
- 小李的版本管理系统
- 小超穿越记
- 小李的 Build 之路(上)
- 小李的 Build 之路(下)
- 张大胖改 Bug
- 我的编程之路--大学趣事
- 码农小王的一天
- 小李在外企
- 张大胖的需求估算
- 从厨师到码农
- 聊一聊那些神一样的程序员们(上)
- 聊一聊那些神一样的程序员们(中)
- 聊一聊那些神一样的程序员们(下)
- 谁是互联网之父?
- 一个价值百万的创业教训
- 让自己与众不同 - 提升工作的价值
- 看看你的“易燃性”
- 从无聊的工作中寻找价值
-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计算机?
- 谈谈程序员的职业方向(上)
- 谈谈程序员的职业方向(中)
- 谈谈程序员的职业方向(下)
- 谈谈培训班的作用
- 码农需要知道的“潜规则”
- 学习编程的加速度
- 码农在工作中的必备能力
- 码农和英语
- 老司机经验
-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 我会这么学习 Java
- 假如我是计算机系老师
- 学会编程, 而不是学会 Java
- 从增删改查中突围
- 抽象:程序员必备的能力
- 懒就一个字
- 编程的自学方法
- 小王买房记
- 从一道面试题谈谈一线码农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想写框架的看过来
- 苹果手机变砖头以后
- 如何快速的学习一门技术?
-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谈谈微信应用号
- 什么是企业应用?
- 勿以浮沙筑高台
- 为什么敏捷开发难于成功?
- localhost vs 127.0.0.1
- GitHub/Stackoverflow 找工作时有什么用?
- 动词 or 名词 :这是一个问题
- 如何选择入行语言
- 有时候,沉默是金
- 零 Bug 的代码是怎么炼成的?
- 浮点数为什么不精确?
- 文章错误大全
- Open Source--不要为了开源而开源
- 一不留神,代码就腐化了
- 先做个“键盘侠”, 再来写程序
- 不加断点调试的程序员是好程序员
- 码农必备技能:烂代码的处理之道(上)
- 码农必备技能:烂代码的处理之道(下)
- 学习数据结构有用吗?
- 从现在开始,丰富你的简历
- 那些永不过时的书,你看过几本吗?
- 学好编程必备的一个品质你知道吗?
- 你最爱的 Java
- 搞懂了这几点,你就学会了 Web 编程
- Spring 的本质系列(1) -- 依赖注入
- Spring 本质系列(2)-AOP
- 三层架构和 MVC 那点事儿
- Java 帝国之拨云见日识回调
- 小张的 Duck Typing
- JDBC 的诞生
- JDBC 后传
- 一个不安分的 JDBC 驱动
- Java 帝国之 Java bean (上)
- Java 帝国之 Java bean(下)
- Java 帝国之函数式编程
- Java 帝国之函数式编程(下)
- 关于 Java 初学者需要知道的 10 件事
- JUnit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 圣诞礼物:Java EE 的历史
- Java EE 读书指南
- 给小白的 Java EE 指南
- 给小白的 Java EE 指南(2)
- 给小白的 Java EE 生存指南(3) : XML
- 给小白的 Java EE 生存指南(4) : 一只叫 Tom 的猫
- 给小白的 Java EE 指南(5) : AJAX
- 给小白的 Java EE 生存指南(6) :Java 反射
- 闲聊
- "饿了么"初体验
- 来自大脑的控诉
- 一个高中生是怎么玩自媒体的?
- 尝试 分答
- 到底应不应该上培训班?
- 自学编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 据说 99%的初级程序员看完后都不迷茫了
- 一行代码引发的“血案”
- 对一个死锁问题的思考
- 通过外包进入名企
- 请开往十年前的今天
- 为什么自学中最好有个师傅指导一下?
- 这个网站值得你花时间投入
- 为什么你无法坚持自学编程?
师兄说
前言: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访谈性质的文章,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一件事:通过资深 IT 人士的经验, 帮助师弟师妹们少走弯路, 我把这个文章命名为“师兄说”, 如果大家喜欢, 会持续下去。
友情提示:这篇访谈很长, 我没有做任何删减, 强烈建议静下心来,慢慢的读,绝对物超所值。 如果你实在读不下去:重点在最后 :-) 个人介绍 姓名: Colorfulday 毕业院校: 郑州大学 1997 级本科 北京化工大学 2002 级硕士 公司/单位/职位 : 原:博彦科技(北京) 软件测试工程师 现:瑞典隆德大学博士后 工作年限: 工作 4 年后留学 6 年然后工作 2 年
大学篇 Q:你如何选择了大学的专业? 国内国外先后读过四所大学,专业始终是计算机。所以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本质上是如何选择了本科专业吧。
现在回顾起来真是奇妙,人一生的走向可能都是由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决定的。我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执着地选择计算机,大约是受到两个潜意识的影响。一个是高中的电脑课。我们高二那年稀稀落落开设了几节电脑课,在一间神秘的小黑屋里,用绒布盖着几排不知道第几代的苹果 PC,开启后一行行看不懂的英文字符,微微闪着绿色荧光。有同学抄了一段 BASIC 代码,运行起来蜂鸣器会滴滴答答响几秒钟粗糙的“旋律”。我彻底惊呆了,字符变音符?这小东西真是高科技啊!
第二个应该是香港人孙耀威。我们的中学年代没有哈日哈韩的,那时候大家哈的都是四大天王、小虎队之类的港台明星。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突然发现身边的女同学都在哈一个在台湾走红的港星孙耀威,一个学计算机的大学生。地摊里淘到的新加坡过期八卦杂志把他吹捧得天上地下,封面照片是他微笑帅气地端坐着、双手搭在键盘上。我彻底惊呆了,键盘都这么酷?计算机就是吸引人啊!当然后来就明白了招女孩子喜欢的并非是计算机。 Q: 你参加了大学的社团吗? 觉得有什么用? 刚到大学的时候特别新鲜,到处听讲座(现在想想好像还听过传销的)、积极尝试社团。不仅选择参加了一个“民间”的摄影社团,还申请到一个“官方”的某委某部学生干事。
至于社团的作用我觉得因人而异吧。个人觉得毫无意义。再次强调这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而且这跟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比如我偏宅,社交能力差,参与社团活动的能力也就不足,反过来也就会影响我对社团的兴趣。所以我读硕士的时候就没有再参加过任何社团了。另外 出国留学之后发现个别华人学生社团成了某些留学生积攒政治资本和练习玩弄权术的平台 ,更有甚者甚至酿出轰动全校的贿选丑闻,就更对所谓学生社团产生了些许排斥感。 Q:你在大学里谈过恋爱吗?对你有什么影响? 没有,所以这也成了我这辈子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事实上我的大学生活几无亮色,而大学学习也没有任何亮色可言。那么假设说有了校园爱情还能坏到哪儿去呢?更何况为什么就不能是积极影响呢?
Q:谈谈大学里对你影响最大的人和事吧! 人碍于隐私不好细说。谈谈事儿吧,不过这事儿其实发生在校园以外。
读大学的时候因为一些私人原因差点辍学。那个暑假我决定在辍学前验证一下自己的生存能力,想尽一切办法才找到了个在金水东路某三星级酒店里端盘子的工作。其间饱尝辛酸, 体验了一把真实世界的丛林法则、等级分明的社会阶层 。比如大人物的确是戴高帽的、顾客永远是对的、新人是没有理由被尊重的、端汤是最容易出错的、送餐是个肥差、社会地位低就不要期待太多尊严……那个暑假我累惨了,就在第十天的下班路上我发现人的胆汁是鲜黄色而不是墨绿色。
我至今仍感激那个暑假的打工经历,让我能够重新审视自己,把我从对自己的高估拉回到赤裸裸的现实。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一直理论批判的“劳力者食人,劳心者食于人”在现实里竟是对的。从此我死心塌地坐回教室;从此对餐馆服务员格外尊重。
Q:你当年是怎么实习的? 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我真正意义上的实习是在 硕士阶段 。干过一个私活、在一个小公司做过码农、参加过 IBM 的实习生计划 Blue Pathway、代过一学期数据库的课,另外还有学校的课题项目和非课题项目。其中北化的研招办系统就是我一手搭建起来的,当然后期是我师弟在维护,保不齐现在还在用。
经验谈不上,具体的实习内容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能干的活。当年实习的功利色彩很淡,没想过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更没想过什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当年实习的功利色彩很浓,就是看别人实习挣钱了眼红,我也想挣点。如果一定要经验我想我的应该是两个感慨吧。第一个是马太效应: 实习越有你就越有,反之越没有也就越没有 。必须承认知识储备是实习的基础,但基础永远没有打完的一天。实习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必妄自菲薄。第二个是 城市机遇 。比如当年在郑大想找个家教都挤破头而不可得,在北京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各种实习的机会。当然郑州现在已经有了巨大发展、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在一般意义上而言,或许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都不得不面对教育不公平、城市机遇也不公平这些个事实。
实习的教训是惨痛的。从研二跨研三的夏天最高峰我曾经 同时赶三个工,平均三天睡两觉 ,而且经常是赶早上食堂开了门去吃晚饭。结果那年冬天无意中发现洗头的时候成把成把地掉头发。后来状况慢慢稳定,但少了的头发却再也长不回来了。俞敏洪说:男人帅是最没用的。 不过如果你决定晚婚,切记保住头发还是很重要滴 。习大大号召得很对, 不能仗着年轻熬夜 。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多挣仨核桃俩枣的钱拼命打工或实习不划算!!
Q : 你觉得大学的作用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本科读得很失败,现在回想起来像是浑浑噩噩了四年。 我是直到硕士阶段才找到读大学的感觉的 。究其原因应该是对高中和大学在压力上巨大落差的不适应。我还清楚记得大学军训结束第一天上课的情形, 下午下了课早早回到宿舍突然间无所事事了,闲得手足无措 ,跟室友相互感慨一番似有哭笑不得之感。
虽然很难说清楚大学在我人生中起到的作用,但我丝毫不后悔读了大学。因为毫无疑问这段大学经历确实为我带来了很多东西,有形的和无形的,远不止是课业知识。最重要的,独立培养。这并非指简单意义上的生活自理,而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方方面面,比如责任感、危机处理、时间管理……还有最难达到的—— 独立思考 。其次, 一众好友 。虽然我的人缘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我结交好人缘的朋友。走进社会你就会发现,最终沉淀下来的知己几乎都还是自己的同学。最后, 一纸文凭 。文凭当然不能代表能力,可残酷的现实表明,多数情况下没有敲门砖的帮助往往得不到施展能力的机会。
Q:如果时光倒流,你打算怎么度过大学时光? 1. 谈一场恋爱 。传说中一碗炸酱面两张电影票的爱情大学毕业以后是没有的。再者恶性循环,走上社会见到女孩儿还是扭扭捏捏会更不招人喜欢的。
2. 行万里路 。利用长周末、节假日,去探索和感受陌生的人文与山川(不是跟旅行团),哪怕从郊区游开始。远足所增长的不仅是见闻,还有心智;开阔的不仅是视野,还有胸怀。
3. 学好英语 。这样就不会丢掉进 IBM 的机会,也不会为雅思区区 6.5 分而挣扎。
4. 刷高 GPA 。我有三年白白浪费的时光跟本科 GPA 不高有直接关系。
5. 如果能够从头开始, 我会选择学医 。远离吃青春饭的专业。马云说他完全不懂技术,比尔盖茨说他代码写得很烂。至于我心目中的代码之神约翰卡马克……我猜此刻的你八成不知道他是谁。
工作篇 Q:作为职业起步阶段, 你觉得需要注意什么? 切忌眼高手低 。即便手不低,眼也不可以太高。 哪怕你的上级之所以是你的上级仅仅是因为比你先到公司,那也得认。不是有人说过么,机会也是能力的一部分。至于能力,永远不可以表现出比上级更强。升迁的最好途径是尽力帮助上级先升迁。把上级挤走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不能把文人相轻的恶习带到职场里。
Q:你是怎么选定现在的工作方向的, 现在的方向和你内心的真正兴趣一致吗? 应该是一种无奈的一致吧。 我的将军梦 20 岁之前破灭了,发财梦 30 岁之前破灭了 。现在走到学术这条路,枯燥是枯燥了些,而且居无定所毫无稳定可言,但 职业危机感却小了很多。 另外还可以用论文来堆积成就感,借学术交流来环游世界,频频在苦与乐之间挣扎本身似乎也成了一种乐趣。
至于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跟迟迟确定不了人生方向有关。我 过去的十五年就是在不断试错的十五年 ,过于随心所欲。一条路不爽就换另一条路,一直换到没时间再换为止。我 很羡慕那些有明确人生规划的人 。
Q:工作这些年,遇到了哪些对职业发展有影响的关键点/转折点 ? 如果时光倒流, 你会如何选择? 太多了。随便挑几个说吧。
择业 。毕业走出校门, 为了一纸户口放弃了软件开发的职位,后来再也转不回去了 。事实上我对编程很感兴趣,也曾经打下过还算坚实的基本功,它带给我的成就感和挫败感至今都很强烈。无奈编程是个用进废退的技术活,程序员要想维持手感必须保证实际工作的连续性,靠私底下的理论温习几乎没有帮助。于是我当年积攒的基本功就仿佛买了一辆法拉利却只停靠在后院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天天烂掉。对此我有些后悔,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选择一个开发的职位。
炒股 。职业上升期恰逢股市泡沫高涨,那是一个傻子都挣钱的年代。忍不住贪念我也跳了进去,还号称做“波段”,该拿的利润都被波段没了,可即便如此 一周收益也能赶上一个月工资 。这种情形下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在正经工作上?再加上软件测试的工作很快进入疲劳期,也就更加不思进取。然而 事实证明股市就是个绞肉机 ,5.30 半夜鸡叫之后我的所谓利润连同本金一起赔了个底儿掉,连上学时候攒的零花钱都赔得一毛不剩至今仍未解套。对此我非常后悔! 股市就是个遍布老千的赌场 ,真希望我从来没有炒过股。
留学 。被各种苦闷蹂躏之后顺利出现 29 岁现象。我开始不修边幅,留长发,嫌头发少再去烫个大波浪。周末无所事事就穿着大裤衩子叼着最便宜的中南海 1.0 在和平东街樱花西街漫无目的地游走。甚至曾经被民工兄弟搭讪要烟抽。有时候会一闪念觉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有时候会一闪念觉得我还不甘心,但更多时候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想。那时候北京卫视一直重播纪录片《 枫叶的诱惑 》,我就一遍一遍地看。我不知道我想干吗,我只知道我对自己的现状极度不满。于是我决定改变。清楚记得我的精神重新振作就是从备考雅思开始的。对此我毫不后悔,而且很庆幸在当时的状况下做出了对自己而言最正确的决定。
Q:抛开专业技能, 你的公司/单位要求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没有标准答案,或者因上司而异,而鲜有上司会言明。
我的理解可能过于黑暗,仅供参考。我认为 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能够融入办公室政治,职场如此,学术圈也如此 。棱角分明肯定不受欢迎;闷头做事也会难有出头之日。如果找一个最道貌岸然又广为接受的素质词汇包装一下,我想应该是所谓沟通能力吧。要做到把握时机、找准对象、言辞得当、不卑不亢的沟通其实并不容易,所以应该也就是最重要的了。而各种招聘广告上不也都喜欢“要求”这一项么?
Q:作为过来人, 你想对师弟师妹们说些什么? 1. 北京户口不值钱 。人生是会有很多取舍,找工作也一样,但不应该牺牲理想去换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房子车子票子可以很重要,但它们应该是人生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 可以买基金,不要炒股 。
2. 身体第一,健康第一 。勤奋是对的,但不等同于违背自然规律的自我折磨。尽可能保证吃好喝好睡好(P.S. 锦衣玉食暴饮暴食不等于吃好喝好)。注重品质而非物质,过极简主义的生活。
3. 如果留学,要趁早 。在国外读博士不一定要经过硕士,也不用考试,只要你英语过关、本科成绩足够好。而在国内读博最快也是硕博连读,还要考政治数学专业课。还记得那个风口浪尖上的浙大 27 岁教授博导么?如果是在国内读博,只怕她还没毕业呢吧。
4. 青春转瞬即逝,要珍惜 ,而不是挥霍。何炅说: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就去读书。王小山说:年轻人少存钱,多长本事,如果不知道怎么拿钱长本事,把钱都换成路费,到处走走。
5. 珍惜当下,早成家 。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