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2.2 Kubernetes 架构

发布于 2024-09-23 22:52:23 字数 369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Kubernetes 的实现参考了 Google 内部的资源调度框架,但并不是 Borg 的内部容器编排系统的开源,而是借鉴 Google 从运行 Borg 获得的经验教训,形成了 Kubernetes 项目。它使用 Label 和 Pod 的概念来将容器划分为逻辑单元。Pods 是同地协作(co- located)容器的集合,这些容器被共同部署和调度,形成了一个服务,这是 Kubernetes 和其他两个框架的主要区别。相比于基于相似度的容器调 度方式(就像 Swarm 和 Mesos),这个方法简化了对集群的管理。

Kubernetes 借鉴了 Borg 的设计理念,比如 Pod、Service、Labels 和单 Pod 单 IP 等。Kubernetes 的整体架构跟 Borg 非常像,如下图所示

1574519428231

图 Kubernetes 架构

img

图 K8s 结构

Kubernetes 基本概念:

  • ControlPlane:暴露应用程序接口(API),调度部署和管理整个集群。
  • WorkerNodes:物理或者虚拟的服务器,负责运行工作负载。
  • APIServer:外部与 Kubernetes 的互动点。
  • Etcd:默认采用 CoreOS 的产品 etcd ,提供键值存储、服务发现、服务注册功能。
  • Kubelet:节点上的代理,负责执行 Kubernetes Master 分配的任务。
  • Pods: 由同一主机上部署的一个或几个容器组成的计算能力单位,执行相同的任务。
  • Services:Pods 的前端和 Load Balancer,为 Pods 提供 Floating IP。
  • Replicationcontrollers:负责维护指定数目的 Pods。
  • Labels:key-value 标签以一种非层次化、松散的方式标记、查找 Kubernetes 中的 Pods/Replication Controllers/Services 等资源。

Kubernetes 的核心组件组成: K8s Master 的 4 个和 K8s Node 的 3 个。

1574519488689

图 K8s master

备注:K8s master 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API Server、Scheduler、Controller 和 etcd。

  • API Server 提供了资源操作的唯一入口,并提供认证、授权、访问控制、API 注册和发现等机制;

  • Scheduler 负责资源的调度,按照预定的调度策略将 Pod 调度到相应的机器上;

  • Controller manager 负责维护集群的状态,比如故障检测、自动扩展、滚动更新等;

  • etcd 保存了整个集群的状态;

    1574519522443

图 K8s Node

K8s Node 的 3 个组件:

  • kubelet: 负责维护容器的生命周期,同时也负责 Volume(CVI)和网络(CNI)的管理;
  • Container runtime 负责镜像管理以及 Pod 和容器的真正运行(CRI);
  • kube-proxy: 负责为 Service 提供 cluster 内部的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

除了核心组件,还有一些推荐的 Add-ons:

  • kube-dns 负责为整个集群提供 DNS 服务
  • Ingress Controller 为服务提供外网入口
  • Heapster 提供资源监控
  • Dashboard 提供 GUI,类似管理 UI 有 scope, Promethus.
  • Federation 提供跨可用区的集群
  • Fluentd-elasticsearch 提供集群日志采集、存储与查询
  • Helm: kubernetes 环境下的 yum 包管理工具。

分层架构

Kubernetes 设计理念和功能其实就是一个类似 Linux 的分层架构,如下图所示

1574519541207

图 K8s 分层架构

  • 内核层 Nucleus:Kubernetes 最核心的功能,对外提供 API 构建高层的应用,对内提供插件式应用执行环境。必选。

  • 应用层:部署(无状态应用、有状态应用、批处理任务、集群应用等)和路由(服务发现、DNS 解析等)。

  • 管理层:系统度量(如基础设施、容器和网络的度量),自动化(如自动扩展、动态 Provision 等)以及策略管理( RBAC 、Quota、PSP、NetworkPolicy 等)

  • 接口层: kubectl 命令行工具 、客户端 SDK 以及集群联邦

  • 生态系统:在接口层之上的庞大容器集群管理调度的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两个范畴

    • Kubernetes 外部:日志、监控、配置管理、CI、CD、Workflow、FaaS、OTS 应用、ChatOps 等
    • Kubernetes 内部:CRI、CNI、CVI、镜像仓库、Cloud Provider、集群自身的配置和管理等

网络模型

  1. pod 是一个网络;

    • 同一个 pod 内的多个容器间:lo
    • 各 pod 之间的通信:
    • Pod 与 Service 之间的通信:在每一个 node 节点上运行一个守护进程,kube-proxy 组件,随时与 api server 进行通信,每一个 pod 地址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保存在 API server 中,然后 kube-proxy 在那个地址反应在本地的 iptables 或 ipvs 规则中。
  2. service 是一个网络;

  3. node 是一个网络;

k8s 通过 CNI(容器网络接口) 插件体系来接入外部的网络服务解决方案:

  • flannel:网络配置,纯粹的叠加网络实现;

  • calico:网络配置,网络策略,三层隧道网络,可以直接使用 bgp;

  • canel: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