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就业再择业正确吗?
- 定位行业,进退有据
- 为什么行业比专业更重要
- 职业路径选择象限图
- 找对池塘钓对鱼
- 尽早确定哪些领域绝对不适合
-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抱怨上的惨痛代价
- 方法论比行动更重要
- 善于打造成功案例体系
- 画地为牢与坐以待毙
- 要练手机会还是要浮名
- 人生就是要攀龙附凤
- 警惕垃圾工作和陷阱工作
- 自我挑战事业才会更精彩
- 思路上的先军主义
- 跳槽与风险管理
- 无中生有式的学习
- 聚焦特色才会有出路
- 利用价值是发展之母
- 交易心态之下的陷阱
- 细节系统化才有冲击力
- 就是要容忍对方的不足
- 为啥你比别人挣得少
- 要印象还是要真相
- 铁三角式的成功
- 莫让高薪和加班废掉
- 良好的悟性源自磨炼
- 人脉之上的投资组合
- 人性的特洛伊木马
- 自我救赎才是天道
- 横向拓展你的职业历练
- 信息化时代的扁平式充电计划
- 兴趣的阶段性过程管理
- 你究竟是偏才还是残废
- 公平总是要屈从于规则
- 天大难题:说服别人与改变自己
- 知识的价值在于储备
- 要打通方法论上的价值链
- 当心领导示好中的陷阱
- 挖掘职业沉淀的宝藏
- 抬头望天与低头看路
- 职业规划与动态管理
- 抱团式集体成才的可行性
- 为什么缺憾主义会更加完美
- 八小时之外的经营
- 职业生涯与接力赛跑
- 永远稳定是神马也是浮云
- 创造力的固化与提炼
- 人脉细胞开发过早更易失败
- 打破一统江湖的神话
- 信息的真正价值在于交互
- 缺乏步骤和措施的理想毫无意义
- 100 个人眼中的林黛玉
- 没有专业的专业就必须脱胎换骨
- 体制外没有权力选择安逸
- 开辟职业生涯的第二战场
- 早年发展太顺的沉痛代价
- 你是否有想法没思路?
- 多面成才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 专业化带来的偏执陷阱
- 精准搜索下的信息盲区
- 路径惯性抑制短板的弥补
- 悲惨经历视野下的拔银术
- 通往成功之路的方程式
- 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必须匹配
- 才华释放过程中的管理学
- 雪中送炭是打开人脉宝藏的钥匙
- 专业不对口 我们怎么办
- 感觉导向下的精细化管理
- 资源互换引发的奇妙世界
- 广种之因与偶得之果
- 改变不了环境就要改变自己
- 有效突破经验扩大化陷阱
- 言论是利益和需求的结合体
- 激情要来源于实力和磨炼
- 给对方大脑植入运行程序
- 演戏和真实之间的辩证法
- 职场特种兵与魔鬼训练法
- 给身边资源赋予爆发力
- 你 被好为人师 了吗?
- 人生禅悟与活在当下
- 职场江湖的 三个有利于
- 生不逢时是个伪命题
- 平台内部人脉,你梳理好了吗?
- 灵感与独立思维的再生产
- Job三大功能与平台价值评估
- 职业安全与竞争力测评
- 书面沟通材料绝非花瓶
- 多面人还是单面人
- 非常理性就是非理性
- 点—线—面—网 思维
- 你被“留一手”废掉了吗
- 高手都是如何练就的
- 别让统计学结果蒙蔽了眼睛
- 混得越惨越不能封死人脉
- 破除成功学带来的幻觉
- 越是常识越容易产生误导
- 悟性质与量的 360 管理
- 这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吗?
- 九九归一
缺乏步骤和措施的理想毫无意义
铁律之五十二:职场上的一些人士,做事情往往过分强调目标,而忽视或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加以实现。缺乏一个详细且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保证的理想,常常就像一座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事情从刚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会失败。
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就带有精英主义色彩和口号主义倾向。反映在实践当中,就是我们从来不缺乏目标和理想,而是缺乏切实可行的步骤与方法来实现这些东西。假如公司要求制订一个工作计划,只要没有提供比较细致的模板,大多数人写出来的“计划书”想都能想得出来。词不达意,系统性差,逻辑混乱,过分强调目标,缺乏对目标的分解和指标细化,没有具体的步骤、方法和日程安排,更谈不上什么可行性。就算是一些稍有文采的“秀才”写出的计划书,哪里是计划书,简直就是表明姿态的保证书,或者是宣誓书。
如果定目标、喊口号管用,真的能够替代可行性计划,我们早就实现共产主义了。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社会当中有太多的人,仅仅将有理想、有目标当做一种上进,结果造成大量的人天天活在理想和目标当中,乃至到了知天命之年,在事业上还没有能拿得出来的东西。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理想和目标固然具有非常强的导向作用,但并不会自动变成现实,而是需要在思路上进一步去细化。比如,你的理想是拥有一套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考虑资金、价格、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等重要因素。假定这套海景房需要100万元,你就得想清楚这笔钱怎么来,是靠打工而来,是靠投资金融市场,还是靠做生意赚取,你要在几年内凑够,需要不需要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是否还须向别人借款;你选择天津、威海、青岛、日照、海口还是三亚,抑或龙口和启东这样的小城;安排什么样的时间去这些地方看一下,比较比较,体验体验。只有这样,你的理想才不会是白日梦。
目标细化也只是完成了从理想到现实过程中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将各项细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日程和方法上,为整个计划赋予可行性。我们还可以沿着海景房这件事往下讲。当我们确定用五年时间来实现这个梦想之后,并考虑首付50万元,另外50万元按揭。这就意味着五年内需要凑足50万元资金,你可以以月为单位安排费用凑集进程。譬如,每年必须凑齐10万元费用,每月须解决1万元的来源,每年都留有两个月的机动月。当然,每个月这1万元资金通过什么渠道解决,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得那么细,只要有分解、有日程、有步骤、有大致上的方法,相对可行即可。
一旦目标经过细致化、可行化处理之后,思路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完毕,也就开始进入执行环节。到了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还天天盯着目标及计划不放,譬如天天考虑我的目标到底合适不合适,是否应该树立新的目标,目标细分和日程安排是不是还需要调整。我们并不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目标和计划进行纠偏和修正,事实上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但也没有必要天天去想这些东西。其一,人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是一种更为宝贵的稀缺资源,你这个问题想得多了,势必会影响其他方面工作的投入和效果,想得多了,还会给自己增添太大的心理压力,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其二,按照日程去推进已订计划,是这个阶段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他不是非常重要以及紧急的事情,都应该为此让道,至于纠偏和修正之类的事情,每隔半年或者一年考虑一次即可,如果整项计划周期较短,也可以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考虑一次。其三,在日程的推进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日程安排的重要性,一是为了确保计划推进和目标达成;二是为了给其他事情留一些空间,不至于时间和精力都被这些东西挤占。
就拿写书这件事情来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写2000多字,每天写1篇,每月写20篇,其余的时间留作他用,其他的一些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在整体上这个标准还是要严格执行的。在推进过程中,我只要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就行了,明天选什么题,从哪些角度去写,匹配什么样的案例,那是明天的事情,即使今天时间充足,也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与此同时,即使某月事情再多,也要足额足量完成任务。全部完成后,再留有20天的时间以供修订之用。总而言之,就是要按照这样的节奏去走,直到最后完全达成目标。
错把目标和计划当做全部,是人们做事情常见的一大误区,而且此类人有相当比例的还接受过高等教育。不少人认为我说的是常识,但人们犯错往往就犯在常识之上,犯的都是一些简单错误,那些复杂的、高难度的错误,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想犯就能犯得上的。这也不是本人矫情,很多时候想想,也确实如此。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的过程,往往就是拨开迷雾、回归常识、逐渐去除似是而非、重新发现常识价值的过程。
目标到分解,到细化,到计划,到日程,到方法,到执行,再到纠偏,本来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做事逻辑了,在理解上几乎没有任何难度。但为什么在实践中还是会出现重目标和计划、轻落实执行的问题呢?许多年来,我也一直在对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进行思考,最终觉得与以下几个因素有莫大关系:一是我们的文化背景,过多强调了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性,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有想法就等同于有才、有能力,结果使一些才俊在行动力上面栽了跟头,“空谈误国误己”。二是我们的表态和口号文化发达,造成了在相当多的人的意识当中,认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思路,要比执行更关键,而实际上,这是一个环环紧扣的链条,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理想都转化不成现实。三是习惯问题,相当多的人,对这么一个“流程链”并非不知道,而是缺乏外界压力的强制来形成这么一种习惯。相对而言,在世界500强的老牌外企里面待过三五年的人,这方面做得都比较好。
正在职场大潮中奋勇拼搏的朋友们,做事情一定要建立在这么一个“流程链”之上,上接天时,下接地气,才能大大提高成功概率,并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达到一定高度。而使天与地相连的,最为现实的就是一砖一瓦。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