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就业再择业正确吗?
- 定位行业,进退有据
- 为什么行业比专业更重要
- 职业路径选择象限图
- 找对池塘钓对鱼
- 尽早确定哪些领域绝对不适合
-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抱怨上的惨痛代价
- 方法论比行动更重要
- 善于打造成功案例体系
- 画地为牢与坐以待毙
- 要练手机会还是要浮名
- 人生就是要攀龙附凤
- 警惕垃圾工作和陷阱工作
- 自我挑战事业才会更精彩
- 思路上的先军主义
- 跳槽与风险管理
- 无中生有式的学习
- 聚焦特色才会有出路
- 利用价值是发展之母
- 交易心态之下的陷阱
- 细节系统化才有冲击力
- 就是要容忍对方的不足
- 为啥你比别人挣得少
- 要印象还是要真相
- 铁三角式的成功
- 莫让高薪和加班废掉
- 良好的悟性源自磨炼
- 人脉之上的投资组合
- 人性的特洛伊木马
- 自我救赎才是天道
- 横向拓展你的职业历练
- 信息化时代的扁平式充电计划
- 兴趣的阶段性过程管理
- 你究竟是偏才还是残废
- 公平总是要屈从于规则
- 天大难题:说服别人与改变自己
- 知识的价值在于储备
- 要打通方法论上的价值链
- 当心领导示好中的陷阱
- 挖掘职业沉淀的宝藏
- 抬头望天与低头看路
- 职业规划与动态管理
- 抱团式集体成才的可行性
- 为什么缺憾主义会更加完美
- 八小时之外的经营
- 职业生涯与接力赛跑
- 永远稳定是神马也是浮云
- 创造力的固化与提炼
- 人脉细胞开发过早更易失败
- 打破一统江湖的神话
- 信息的真正价值在于交互
- 缺乏步骤和措施的理想毫无意义
- 100 个人眼中的林黛玉
- 没有专业的专业就必须脱胎换骨
- 体制外没有权力选择安逸
- 开辟职业生涯的第二战场
- 早年发展太顺的沉痛代价
- 你是否有想法没思路?
- 多面成才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 专业化带来的偏执陷阱
- 精准搜索下的信息盲区
- 路径惯性抑制短板的弥补
- 悲惨经历视野下的拔银术
- 通往成功之路的方程式
- 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必须匹配
- 才华释放过程中的管理学
- 雪中送炭是打开人脉宝藏的钥匙
- 专业不对口 我们怎么办
- 感觉导向下的精细化管理
- 资源互换引发的奇妙世界
- 广种之因与偶得之果
- 改变不了环境就要改变自己
- 有效突破经验扩大化陷阱
- 言论是利益和需求的结合体
- 激情要来源于实力和磨炼
- 给对方大脑植入运行程序
- 演戏和真实之间的辩证法
- 职场特种兵与魔鬼训练法
- 给身边资源赋予爆发力
- 你 被好为人师 了吗?
- 人生禅悟与活在当下
- 职场江湖的 三个有利于
- 生不逢时是个伪命题
- 平台内部人脉,你梳理好了吗?
- 灵感与独立思维的再生产
- Job三大功能与平台价值评估
- 职业安全与竞争力测评
- 书面沟通材料绝非花瓶
- 多面人还是单面人
- 非常理性就是非理性
- 点—线—面—网 思维
- 你被“留一手”废掉了吗
- 高手都是如何练就的
- 别让统计学结果蒙蔽了眼睛
- 混得越惨越不能封死人脉
- 破除成功学带来的幻觉
- 越是常识越容易产生误导
- 悟性质与量的 360 管理
- 这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吗?
- 九九归一
没有专业的专业就必须脱胎换骨
铁律之五十四:所读大学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与实体行业的对应程度,对毕业生日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这两个方面的程度都比较高,他们就非常便于就业、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圈内人脉,否则就相当于没有专业,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脱胎换骨。
在我国的就业市场当中存在着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应用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院校,其毕业生就业在整体上要优于这两项指标都不是很突出的院校,如果它们与实体行业的对应程度很高,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会更好。这甚至会对一个人长远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在钢铁、电力、通信和石油领域,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石油类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大多到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这样的超大型国企,二本石油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往往会好于“211”综合性大学。
更为有意思的是,此类院校的学生,占相当比例都是本系统职工子弟。于是一个循环链就这样形成了,某系统子弟,上某系统院校,学某系统专业,到某系统就业。在这种流程模式下循环出来的人员,相对而言,日后更能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众所周知,一个人要想获得较为理想的发展,人脉是很关键的因素。系统内子弟的天然身份,本身就可以在圈子内拥有很多先天人脉。上本系统院校和专业,大学同学基本上都是同行,圈子内的人脉会大大优化和增强。我曾对学土木工程的一位朋友开玩笑说,你们以后同学聚会,都快变成建筑行业峰会了。毕业之后再回到本系统工作,升迁机会的优先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工作五六年之后再出去创业,也更容易整合出一个比较理想的商业模式。我认识的一位哥们儿,就是这种情况,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实习期还未结束,直接在某央企当处长。虽然不得不承认他个人能力的确超强,但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就算你是农家子弟,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大学,读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无论对于就业还是职场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其一,一些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院校,比如石油、冶金、电力、铁道等,原来归属于对应的部委管辖,相关企业与院校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同一系统,毕业分配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尽管以后专业部委解散,院校或归地方政府管辖,或归教育部管辖,但这种历史渊源关系还是很好地沿承了下来。相关企业还是倾向于到这类院校招聘员工。其二,同学和校友基本上都在一个圈子里面发展,若干年后,你所认识的人当中,很多人已经在这个领域成为大大小小的领导或者专家,他们会分散于各个专业模块,有人做采购、有人做生产、有人做人事、有人做销售、有人做储运、有人搞研究,逐渐能够相互借势。其三,专业应用性强,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能够更快进入工作状态,避免走很多弯路,同时从事的大多都是核心部门或者核心岗位的工作。一般而言,事业发展也更顺畅一些,对于我们凡夫俗子而言,一生中事业上追求的无非就是顺畅与稳定。
尽管目前大学当中的专业多如牛毛,但真正算得上专业的,还是与实体行业对应程度比较高的,比如冶金、化工、机械、电力、自动化、电子、建筑、金融等。而像经济、中文、外语、法律、管理这样的专业,尽管很多人也在强调它们的应用性,但比起前面的一些专业差多了。后一类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相当于没有专业,到绝大多数单位,都必须得有一个重新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而且很多人只能在辅助部门或者辅助岗位上工作。在这期间,有人可能适应得快,有人可能适应得慢,甚至有人会遭受巨大的波折。尽管也有人转型得比较成功,但难度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无异于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如果你出身没有任何背景,在专业性不太强的院校,上了一个专业性不太强的专业,又不是什么名校,职业生涯基本上注定要比别人辛苦和曲折一些。首先,面临的是就业难问题,人家专业性比较强的,不但好就业,去向大多不错,很多还是大公司;而你不但工作不好找,即使好不容易找了一份,也往往收入低,平台小,不太稳定。其次,在参加工作之后,所处的岗位大多属于辅助部门或者辅助岗位,待遇和发展机会都要远远逊色于核心部门和核心岗位,天长日久,慢慢会滋生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再次,当别人在良好的人脉条件下事业突飞猛进的时候,你还在荆棘之中步履蹒跚地为如何扩展和优化人脉而犯愁,也许一直在努力,从未被突破。
当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出身贫寒、院校和专业都不太好的毕业生,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还是能够到达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在核心部门和核心岗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使自己的事业一步一步走向巅峰。H君,典型的东北小伙子,憨厚、老实,又不失机灵。他是农家子弟,在一个综合性二本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在校期间顺利拿到了律师执业资格证书。他毕业之后到某大型保险公司从事法务工作,离开校门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公司组织到海南旅游,他就是带队的。
刚开始H君感觉非常好,毕竟体面啊,很多同学还找不到工作呢,没想到自己一步入社会,不但平台不错,领导还比较信任,起点就比别人高一大截。过了一年半左右,他发现问题不大对劲,原来法务部门在保险公司当中属于典型的辅助部门,话语权、前途和钱途远远赶不上核心业务部门。于是他就开始用心熟悉核心部门的业务。功夫不负有心人,进入第四个年头的时候,他通过内部竞聘,成功拿下了银行客户保险部经理的位置,年薪一跃到了30多万元。当然,能够像他这样在短短几年内顺利转型的,毕竟属于个案,其概率非常之低超乎想象,大多数人的转型充满了艰难曲折,甚至还满含血泪。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