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悟性质与量的 360 管理

发布于 2024-08-21 21:53:54 字数 214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铁律之九十八:在职场当中,“悟”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如此远远不够,还要引入管理。一是“悟”就要“悟”出成果,注重质量;二是这种成果还要有数量上的保证;三是一定要把“悟”的结果以文字形式固化下来,以便进一步归纳总结,并将其系统化。

在职场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悟性,但又似乎神乎其神、模糊不清。这个东西貌似非常玄妙,“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你看不到但能感觉得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点类似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反正就是天下万般事,“悟”字最靠先。尽管大家都非常注重“悟性”,但就是这个举国重视的概率,竟然基本用的是“高”、“低”、“好”和“一般”等模糊性词语来形容,既没有“质”上的考量,也没有“量”上的考量,更没有“结构”这个概念。

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法对“悟性”进行管理。无法对质量进行评估,难以跟别人比较,也不好建立对标体系,更谈不上建立可行性较强的进步方案。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悟性”究竟会走向何处,跟放羊和撞大运没有多少区别,其效率也堪忧,职业生涯的长足发展犹如买彩票中五百万一样,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悟性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个思维模式和框架,而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悟性的起点,应该是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如果说悟性的成长需要一定土壤的话,实践与其经验就是这种土壤。有人认为悟性是与生俱来的,虽然也有一定合理性,但更多的需要后天训练和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实践和经验的不断丰富,你的悟性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同样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

实践和经验是分领域的,受此影响,悟性也是分领域和方向的。因此要培养一个良好的悟性,就应当在方向上有所定位。比如你是要在人际关系上拓展悟性,还是要在实验科学方面培养悟性,或者是要在营销策划方面培养悟性,抑或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必须有一个大致上的分野。只有拥有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形成滚动发展的优势。就拿我个人来说,尽管对天文和生物非常感兴趣,但悟性低得可怜,而对企业管理运营方面还有点优势,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也不太明显,但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逐渐开始超越普通人的水平了。

悟性也是容易产生偏差的,如果不经常纠偏,则很容易发生扭曲,并形成一个极其怪异的体系。很多人也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感觉自己的悟性越来越高,但实际上已经走火入魔了,与真理和客观情况渐行渐远,非但不能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朝着更加高效和高质的方向发展,还可能使自己的境遇更加悲惨,最终还可能走向毁灭。悟性的纠偏,主要是通过与人交流、沟通和打擂来实现的。这里面涉及一个小小的技巧,就是要找与自己观点不同、思维差异比较大的人,去吹牛、碰撞、“头脑风暴”,就算对方肤浅、不正确,你在说服他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原来的很多盲区,或者悟性的似是而非、不精确之处,或者你可以剖析一下对方肤浅的根源。更何况,人家说的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只有经得起“打擂”考验的悟性,才是真正的悟性,才是能够朝正确方向不断进步的悟性。最可怕的情况是,周围的人,你所交流的人,观点和你基本一致,如此一来可能会形成循环论证,结成一个非常封闭的小圈子,可能成天幻想来幻想去,几年下来,没有破除任何思维盲区,悟性也越走越偏,或者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细分领域。犹如《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最终只是在小孩“过家家”式的幻想中“复国”,在几个人的圈子当中接受崇拜,称孤道寡。

悟性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必须有一种强制和逼迫,你才能不断有所突破。你刚刚想到某个东西的时候,往往会非常模糊;只有将“所想”系统地“说出来”和“写下来”,你对某方面的领悟才能更加系统、细致和严密。或者说,“想”、“说”、“写”本来就是悟性发展的三个阶段,当然也可以看做悟性实现的三种方式。如此滚动循环,方能成就你令人仰止的高度。时间久了,人们都会忘记一些东西,如果你不及时将悟性的一些成果以文字的形式固化下来,也许你将永远失去这些质量可观的、有助于悟性进一步成长的素材和养分。

悟性的提高和加速发展是需要一定基础和前提的,对以往悟性成果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一种必然选择。这就如同一块不锈钢的诞生,你首先需要找到高品质的矿石,然后开采出来,再经过破碎、烧结、炼铁、炼钢、连铸、精炼、加镍和轧制一系列工艺,才能成型。而高品质悟性的形成,同样需要你对之前的成果不断提炼,可能刚开始效果不会有多理想,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悟性提高之快,可能连你本人都会非常吃惊。

悟性的提高和长足进步,是可以有方法、步骤和路线图的。虽然不一定能做到非常精确,但你要在什么方向努力,要在哪些点上有所突破,要在什么时间段发功,每项指标以何人作为标杆,需要找什么类型的人切磋和打擂,以多长的周期来进行集中提炼,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如何分类和管理,这些问题必须有一个基本框架。随着实践的深入,这个基本框架应该处于不断调整和细化之中。作为一种“准方案”,我原则上建议大家能够形成一个成文的东西。很多时候,“纸上谈兵”、“实弹演习”和“实战磨炼”并不矛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促进。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