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2版与第1版的区别
- 本书面向的读者
- 如何阅读本书
- 语言约定
- 内容特色
- 参考资料
- 第一部分 走近 Java
- 第1章 走近 Java
- 第二部分 自动内存管理机制
- 第2章 Java 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 第3章 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 第4章 虚拟机性能监控与故障处理工具
- 第5章 调优案例分析与实战
- 第三部分 虚拟机执行子系统
- 第6章 类文件结构
- 第7章 虚拟机类加载机制
- 第8章 虚拟机字节码执行引擎
- 第9章 类加载及执行子系统的案例与实战
- 第四部分 程序编译与代码优化
- 第10章 早期(编译期)优化
- 第11章 晚期(运行期)优化
- 第五部分 高效并发
- 第12章 Java 内存模型与线程
- 第13章 线程安全与锁优化
- 附录
- 附录A 编译 Windows 版的 OpenJDK
- 附录B 虚拟机字节码指令表
- 附录C HotSpot 虚拟机主要参数表
- 附录D 对象查询语言(OQL)简介[1]
- 附录E JDK 历史版本轨迹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6.6 Class 文件结构的发展
Class文件结构自Java虚拟机规范第1版订立以来,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这十多年间,Java技术体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JDK的版本号已经从1.0提升到了1.7。相对于语言、API以及Java技术体系中其他方面的变化,Class文件结构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Class文件的主体结构、字节码指令的语义和数量几乎没有出现过变动[1],所有对Class文件格式的改进,都集中在向访问标志、属性表这些在设计上就可扩展的数据结构中添加内容。
如果以《Java虚拟机规范(第2版)》为基准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在后续Class文件格式的发展过程中,访问标志里新加入了ACC_SYNTHETIC、ACC_ANNOTATION、ACC_ENUM、ACC_BRIDGE、ACC_VARARGS共5个标志。而属性表集合中,在JDK 1.5到JDK 1.7版本之间一共增加了12项新的属性,这些属性大部分用于支持Java中许多新出现的语言特性,如枚举、变长参数、泛型、动态注解等。还有一些是为了支持性能改进和调试信息,譬如JDK 1.6的新类型校验器的StackMapTable属性和对非Java代码调试中用到的SourceDebugExtension属性。
Class文件格式所具备的平台中立(不依赖于特定硬件及操作系统)、紧凑、稳定和可扩展的特点,是Java技术体系实现平台无关、语言无关两项特性的重要支柱。
[1]十余年间,字节码的数量和语义只发生过屈指可数的几次变动,例如,JDK1.0.2时改动过invokespecial指令的语义;JDK 1.7增加了invokedynamic指令,禁止了ret和jsr指令。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