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少有人走的路 1: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 2:勇敢地面对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 3:与心灵对话

少有人走的路 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 5:不一样的鼓声

少有人走的路 6:真诚是生命的药

思考与倾听

发布于 2024-10-13 15:59:41 字数 158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由于草率的思考,我们会变得肤浅、偏见和固执,无法很好地与他人沟通,以至于常常造成误会和冲突。在沟通中最重要的不是倾诉,而是倾听。如果不好好倾听,就无法真正沟通,而如果不认真思考,也就无法好好倾听。

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话,也会听别人说很多话,但是多数人未必懂得该如何倾听。很多人认为说话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倾听是一种被动的反应,这是错误的。倾听需要我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对方话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言外之意。毕竟语言是有缺陷的,并不能完全表达思想,更何况同一个词汇有多种含义,对方所要表达的与你理解的很可能不是一回事情,甚至截然相反。而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如果敷衍塞责,我们就无法通过语言了解对方的内心,让沟通变得深入,让双方达成谅解,让彼此心心相印。

良好的沟通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甚至不放过对方说话时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话中的沟通是有缺陷的,因为我们无法了解对方的肢体语言,而网络中的沟通问题更多,因为我们不仅无法了解对方的肢体语言,甚至连声音的高低起伏都无从了解。所以,面对面的沟通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都知道倾听的重要性,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每天都会用四分之三的时间来思考和倾听,由于认真思考和主动倾听,他们说出的不是套话、官话和废话,而是能切中要害,说准问题的症结,或者说到下属的心坎上。这会提高他们的威信,增强别人对他们的信任。

思考最忌讳的是草率,倾听最忌讳的是分心。 一边听着对方说话,一边看手机,或者干别的事情,常常会激怒对方。良好的倾听需要暂时放弃自我,放下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意愿,全身心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对方的所思所想和所感。在这样的时刻,倾诉者与倾听者融为一体,倾诉者敞开心扉倾吐,倾听者心无旁骛专注聆听,双方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受和领悟。倾诉者觉得自己被理解了,被接纳了,渐渐不再感到孤独和脆弱,而倾听者通过了解别人的内心也能拓宽自己的内心世界。正因如此,我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说,真正的倾听是爱的表现,能够拓展双方的自我,把彼此紧密联系起来。

认真的思考需要我们克服懒惰、恐惧和焦虑,真正的倾听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控制住自己的不耐烦。很多人在倾听的时候分心,正是因为不耐烦,他们一边假装在倾听,一边急着转移话题,或者想着如何尽快结束。大多数人都愿意倾诉,不愿意倾听,或者只愿意听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则充耳不闻。实际上,这是内心的一种封闭和僵化。

正如思考的能力可以训练一样,倾听的能力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但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心理治疗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倾听,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分心走神的时候。身为心理医生,每当我分心之后,我都会对病人说:“对不起,刚才我分心了,你说的话我没听清楚,你能重复一下吗?”头几次这么做的时候,我担心他们会怀疑我没有认真倾听,并因此生气,或者对我产生反感。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他们对我更加信任,认为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认真倾听。这样让我获得一个领悟:在倾听时分心是难免的,但倾听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就是在分心时要觉察到自己的分心,并把自己的注意力及时拉回来。

还有一个领悟就是,当病人知道有人在真正倾听他们时,倾听这件事本身就具有治愈效果。在我治疗的病人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病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在接受治疗的头几个月,当我还没有诊断出他们究竟患上了什么心理疾病时,他们的病情就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好转,甚至奇迹般地治愈。这种现象有几个原因,但是我相信,主要是因为病人感觉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倾听,这或许是他们几年来第一次被倾听,而对于有些人,甚至是一生中的第一次。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