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管理,用户运营的必备手段
用户分级,听上去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既然平台已经有了用户,为什么还要做分级?原因很简单,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家公司,不管是一个网站还是一个App,能够投入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而投入和产出比需要最大化,否则就会影响发展。
那么,如何对用户进行分级?传统商业的用户管理的做法中,最简单最广泛应用的就是建立RFM模型,RFM模型是一种工具和手段。R是Recency,最近一次消费;F是Frequency,消费频率;M是Monetary,消费金额。这三个要素,可以简单有效地反馈客户的价值。
图5–45通过图5–45,大家不难发现,传统商业的用户管理方式针对的是花钱的用户。也就是说,在传统商业的逻辑中,消费者才是Member,而不消费的就是User,一个商场里,一直只逛不消费的不是客户,而仅仅是客流。
在整个RFM模型中,最近一次消费的时间越近越好,因为这类用户更敏感,基于这类用户进行的运营和营销产生的效果会更好;而在限定时间里的消费频率越高越好,消费金额越高越好,原因是,消费频率高说明用户的满意度高,愿意重复购买,更有价值;消费金额高则说明用户本身的价值高,因为基于“二八原则”,20%的消费者贡献了80%的消费金额,甚至在网络游戏业态中,5%的付费用户养活了其他95%的免费用户。
我们以一个内容型社区为例。这里的R指的是最近一次登录,F是一个月内的登录次数,M是产生内容的数量(还可以详细定义为主体内容或评论内容,此处暂时不做展开讨论)。
先对R进行分级,我们按照最近一次登录距离当日的时间排序,如表5–5。
表5–5用户分级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针对R5用户去做一些推广活动,他们是否愿意提供一些内容?如果我们针对R5用户做调研,他们给出的反馈是否有价值?如果我们针对R3、R4级别的用户做研究,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开用户运营?如果我们针对R1、R2级别的用户建模,是否能够真正了解到用户流失或者不活跃的原因?
再对F进行分级,我们按照一个月内登录的次数排序,如表5–6。
表5–6我们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对F5级别的用户加以研究,能否总结出让用户持续登录的原因?如果我们对F3、F4级别的用户加以研究,能否找到产品之于用户的价值?如果我们对F1、F2级别的用户做调研,能否找到产品的弱项或者了解他们不登录的理由,从而指导运营?
再对M进行分级,我们按照一个月内产生内容的数量排序,如表5–7。
表5–7此时我们同样提出一些问题,如果我们尝试让M5级别的用户参与社区运营,他们能否带来很好的方案?如果我们请他们来体验新功能,能否得到翔实的反馈?如果我们研究M3、M4级别的用户,是否可以明确社区的价值和改进点?如果我们研究M1、M2级别的用户,我们能否更准确地找到产品的定位和用户沉默的原因?
这些指标项如果综合起来,就会更有价值。我们能够很容易地看到,如果某个用户是R5F5M5,基本可以肯定这个用户是社区的核心用户。而如果一个用户是R1F1M1,我们可以基本确认这个用户要么已经流失了,要么是一个非常边缘的用户。
如果再深入分析下去,如果一个用户是R5F5M1呢?对于此类用户,如果我们在运营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或者做活动推广,是否可以让他积极地提供内容?如果一个用户是R1F1M5呢?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提高这类用户的活跃度和社区参与度呢?
具体来说,假设一个社区的运营人员有100万的运营预算,你觉得运营人员应该针对哪些用户,采取哪些手段,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效果的呢?
·如果以丰富社区内容为目的,运营人员可能需要关注那些积极登录、活跃度足够高的用户,为网站提供内容。
·如果要提升社区的用户活跃度,运营人员可能需要关注那些不怎么活跃,但是为社区提供过很多内容的用户,通过运营活动来提升他们的活跃度。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用户分级的意义,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一个合格的用户运营人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就是要懂得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和经营,从而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