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新手上路
Part2 能力篇
Part3 沟通与人际关系篇
- 11 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
- 12 知己知彼:有效的职场沟通技巧
- 13 给你的老板贴上标签
- 14 管理好你与老板的关系
- 15 职场 360 度关系管理,兼谈礼多人不怪
- 16 管理职场冲突
- 17 升职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Part4 辞职、晋升与加薪
Part5 职场潜规则
Part6 职场真实生态
Part7 职业生涯规划
34 职业发展三境界
如你所知,即便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都具备且对你有利,职业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根据王国维老师在《人间词话》里的说法,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毫无量化指标可言的归类方法,看上去很美,听起来很有说服力,特别适用于青春期尚未结束的文学爱好者。对于狂奔在成为新一代青年导师路上的洒家来说,其参考价值和当年听来的禅宗段子难分高下。
那个段子是这么说的。修禅也有三种境界:
1. 看山是山,看树是树;
2. 看山不是山,看树不是树;
3. 看山还是山,看树还是树。
初次听到这个段子时,洒家正在爬香山,于是在身体和思想上同时进行了解读。理解下来的大意是这样的:修禅也好、人生也罢,和爬山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因体力充沛而低估了进阶难度,看什么都觉得可以轻松拿下;爬到中途,体力消耗大半,意志变得薄弱,开始怀疑是否能够完成,看什么都觉得走样变形,而且在和自己作对;坚持下来终于登顶,气儿喘匀了,没那么累了,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才发现那些东西该是什么还是什么,原以为和自己有莫大干系的只不过是自作多情。
把这两套“三个境界”结合起来,我大解释系版本的职业发展阶段划分就呼之欲出。
职场三境界
洒家工作快二十年了,如果像大多数人一样一辈子工作满四十年,进度条即将过半。那天盘算了一下,这十几年来在职场上认识的人,如果以保存了对方手机号为标准加起来得有小两千。这些人当然不全是同龄人,因此即使仅仅以年龄或工作年限为维度,也可以分为三个波段:
1. 初级:三十岁或工作十年以内;
2. 中级:四十岁或工作二十年以内;
3. 高级:五十岁或工作三十年以内。
高级再往上的,样本稀少,没有成群。
当然,年龄和资历,只是职场进阶的单一线性指标。只要活着并且一直在工作,是个人,年龄就会越来越大,工作年限就会越来越长,因此这个指标最多也就是起到坐标的功效,没什么其他参考价值。况且我大解释系做出来的模型,又怎能如此低端。
根据洒家对周围一千多人职业发展的观察,除年龄、资历、学历等表面因素外,职业发展模型里最具标志性的要素有两个:一是专业技术知识(Know-How);二是人脉资源(Know-Who)。其他因素诸如性格、人品、沟通风格、领导力、执行力等,也很重要,但不如这两个因素对职业发展的推动直接。
很简单,这事你懂不懂、那人你熟不熟,一下子就可以识别出来。你老板只关心事情能不能办成办好,用你能不能让他的工作更加有效、促进他的晋升并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据此,职业发展的三种境界的“解释系版”是个矩阵,如下表所示。
当然,你还可以加上其他参数,例如头衔、收入、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参加什么派对或“两会”等。不过,这些都是达到某个境界后附带的产品,并非境界本身。
洒家认为,如果你想比同龄人更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方法只有两个:1.有上佳的自省意识(Self-Awareness),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得到什么,确定方向,制订计划后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软硬技能;2.找个能帮助你少走弯路、快速提高的好导师。
找干爹的,不在本系解释范围内。
波特兰·罗素老师早就说过,人的一生无非在干两件事:“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位置,以及指使他人这样做。”这话除了适用于聂卫平老师以外,也适用于我们这样在职场上打拼劳碌的人。洒家认为,所谓的职场进阶,无非是你指使别人的时候越来越多,被指使的时候越来越少。
祝你进步。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