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情感化机器
戴夫,停下来[1]……停下来,你能……停下来吗?戴夫……你能停下来吗?戴夫……停下来啊,戴夫……我很害怕,我很害怕……我怕啊。戴夫……戴夫……我的心要飞走了……我感觉到……我真的感觉到……我的心要飞走了……肯定没错……我能感觉到……我能感觉到……我很……害怕。
——哈尔,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全能电脑
哈尔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因为戴夫正打算把它的零件拆卸下来,将它关掉。当然,戴夫也很害怕,因为哈尔杀死了太空船上的其他队员,但没能杀死戴夫。
但是,为什么哈尔会感到害怕?它怎么会害怕呢?这是真的害怕吗?我怀疑不是。哈尔正确地判断出戴夫的意图:戴夫想要杀死它。所以,害怕和担心是当时情况下的合理反应。但是,人类情感不仅是由逻辑和理性组成,它们还与人类行为和感觉紧密相连。如果哈尔是一个人,它会奋力抵抗以阻止自己被杀死,它会用力撞门,反正就是尽一切努力逃生。它还会威胁说:“如果杀了我,一旦你消耗完背包里的空气,你也要死。”但是哈尔没有这样做,实际上它只是不停地说“我害怕”。哈尔懂得什么是害怕,但是感觉和行动没能结合起来,这就不算是真正的情感。
不过,为什么哈尔需要真实的情感呢?现在的机器根本不需要情感。是的,它们具有合理程度上的智慧,但是情感呢?它们没有。不过,未来的机器将需要情感,就跟人类需要情感一样:人类的情感系统在生存、社交和合作以及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机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当它们必须在没有人类帮助的情况下连续工作,以应对不断涌现的新状况与复杂多变的世界时,机器将需要一种情感——机器情感。随着机器变得越来越能干,并且肩负起我们的许多工作,设计师面临的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要决定如何制造它们,如何让它们相互交流,以及如何跟人类交流。因此,出于与动物和人类具有情感的理由相同,我相信机器也将需要情感。请注意,这不会是人类的情感,而是适合机器本身需要的情感。
机器人早已存在了,大多数是工厂里相当简单的自动化手臂和工具,但是它们的力量和性能在不断提高,活动范围和地点也拓宽了很多。有一些机器人可以做有用的工作,例如除草和吸尘。有一些则很好玩,像宠物机器人。有一些简单的机器人则被用于从事危险的工作,例如救火、搜救任务或军事行动。还有一些机器人可以送信、分发药品和承担其他相对简单的工作。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先进,它们开始产生一些最简单的情感,例如类似本能的畏高或担心撞上东西;宠物机器人则将具有好玩可爱的个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器人的性能会进一步提高,它们将逐渐具备丰富的情感:当遇到危险时会感到害怕和焦虑,当实现一个渴望已久的目标时会感到快乐,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感到自豪,以及对主人言听计从。很多这样的机器人都是在家居环境里工作,会和人类及其他家用机器人相互交流与合作,所以它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具备类似于脸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功能。
图6.1 电影《星球大战》(Star Wars)中的C3PO(左边)和R2D2(右边)[2]
虽然R2D2在身体和脸部结构上有一些缺陷,但是它们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表情。[图片提供:卢卡斯电影有限公司(Lucasfilm Ltd.)]
脸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是机器人“系统意象”的一部分,帮助人们对与之交流的机器人的操作方式产生较清晰的概念模型。当我们与其他人交流时,他们的脸部表情和身体语言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否被理解,他们是否感到疑惑,或者他们是否同意我们的观点。当人们感到困惑时,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表情得知。我们与机器人沟通的时候,这种非语言反馈也非常重要:机器人理解人们的指令吗?它们什么时候会努力完成任务呢?它们什么时候可以成功完成任务呢?它们什么时候会遇到问题呢?情感表达可以让我们知道它们的动机和渴求、成就和挫折,从而提高我们对机器人的满意度和理解:我们可以判断出它们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
要找到情感和智慧的适当配合方式并不容易。电影《星球大战》中的两个机器人R2D2和C3P0,它们就像我们想要在家里拥有的机器人。我猜想它们的魅力在于它们展示弱点的方式。C3P0是一个笨拙又好心的呆子,几乎不能胜任任何工作,除了它自己的专业:翻译语言和机器沟通。R2D2则善于与其他机器交流,但具有有限的物理性能,它必须依赖C3P0才能跟人类交谈。
R2D2和C3P0能够很好地展示它们的情感,让剧中人物和电影观众理解它们,对它们产生移情,有时甚至会生它们的气。C3P0的外形像人类一样,因此它可以展示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它做了很多手部扭动和身体摆动的动作。R2D2则有较多限制,尽管如此,它还是富有表现力的,当我们看到的只是摇头、身体前后移动,或只是听到一些可爱但莫名其妙的声音时,我们还是可以将之归类为情感。通过电影制作的技巧,设计师用来设计R2D2和C3P0的概念模型显而易见。因此,人们始终能很清楚地了解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这让它们变得既有趣又高效。
电影机器人并不是一直都那么走运。请注意发生在两个电影机器人身上的事情: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哈尔和《人工智能》中的戴维。哈尔感到害怕,正如本章开端的引文所描述的那样,它的确害怕了,因为它正在被拆卸——基本上可以说是正在被杀。
戴维是被制造出来代替孩子的机器人,它在家庭中取代了真实孩子的位置。戴维非常复杂精密,但是有点太完美了。根据这个故事,戴维是第一个拥有“无条件的爱”的机器人。但是,这并不是真爱。也许因为它是“无条件的”,所以看起来做作、过于强烈,也不符合正常的人类情感状态。普通的孩子可能爱他们的父母,但是他们对父母还会经历不喜欢、生气、妒忌、厌恶和漠不关心的阶段。然而,戴维没有展现这样的感觉,它纯粹的爱象征着一个快乐而真挚的孩子,时刻黏着母亲,一步都不离开。这种行为是如此恼人,以致它最后被养母遗弃在野外,告诉它再也不要回来。
高级人工智能的情感在科幻小说中是很常用的主题,因此,电视剧和电影《星际迷航》(Star Trek)中的两个角色在情感和智慧中斗争。首先是斯波克,他几乎没有什么情感,他的母亲是人类,而父亲是火神,故事作者创造了绝好的契机,让斯波克纯粹的智慧和科克船长的人类情感相互斗争。同样地,在随后的系列中,戴塔少校是一个完全人工制造的纯粹机器人,他没有情感,尽管有几段是想帮戴塔植入“情感晶片”的插曲,仿佛情感是大脑中独立的部分,可以按照意愿加入或抽离,但是他的缺乏情感也给作者提供了类似的素材。虽然这个系列是虚构的故事,但是作者也做了充分的工作:他们对角色在作出决定和社交互动时的情感表现描述得很合理,心理学家罗伯特·瑟库勒(Robert Sekuler)和伦道夫·布莱克(Randolph Blake)[3]觉得它们是这种现象的突出范例,很适合用来教授基础心理学。在他们的著作《大脑中的星际迷航》(Star Trek on the Brain)中,他们使用了《星际迷航》系列里的大量例子,来说明情感在行为中产生的作用。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