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Binary Tree

发布于 2025-02-22 13:01:19 字数 291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二叉树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树结构,子树有左右之分,二叉树常被用于实现 二叉查找树二叉堆

二叉树的第 i 层至多有 2i−12^{i-1}2i−1 个结点;深度为 k 的二叉树至多有 2k−12^k-12k−1 个结点;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T,如果其终端结点数为 n0n_0n0, 度为 2 的结点数为 n2n_2n2, 则 n0=n2+1n_0=n_2+1n0=n2+1。

一棵深度为 kkk, 且有 2k−12^k-12k−1 个节点称之为 满二叉树 ;深度为 kk k,有 nnn 个节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节点都与深度为 kkk 的满二叉树中序号为 111 至 nnn 的节点对应时,称之为 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中重在节点标号对应。

编程实现

Python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
    self.val = val
    self.left, self.right = None, None

C++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 right(NULL) {}
  };

Java

public class TreeNode {
  public int val;
  public TreeNode left, right;
  public Tree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this.left = null;
    this.right = null;
  }
}

树的遍历

从二叉树的根节点出发,节点的遍历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对当前节点进行操作(称为“访问”节点,或者根节点)、遍历左边子节点、遍历右边子节点。访问节点顺序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遍历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树的遍历通常使用递归的方法进行理解和实现,在访问元素时也需要使用递归的思想去理解。实际实现中对于前序和中序遍历可尝试使用递归实现。

按照访问根元素(当前元素) 的前后顺序,遍历方式可划分为如下几种:

  • 深度优先:先访问子节点,再访问父节点,最后访问第二个子节点。根据根节点相对于左右子节点的访问先后顺序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 前序(pre-order):先根后左再右
    2. 中序(in-order):先左后根再右
    3. 后序(post-order):先左后右再根
  • 广度优先:先访问根节点,沿着树的宽度遍历子节点,直到所有节点均被访问为止。

如下图所示,遍历顺序在右侧框中,红色 A 为根节点。使用递归和整体的思想去分析遍历顺序较为清晰。

二叉树的广度优先遍历和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不太一样,前/中/后序遍历使用递归,也就是栈的思想对二叉树进行遍历,广度优先一般使用队列的思想对二叉树进行遍历。

如果已知中序遍历和前序遍历或者后序遍历,那么就可以完全恢复出原二叉树结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前序遍历中第一个一定是根,而后序遍历最后一个一定是根,中序遍历在得知根节点后又可进一步递归得知左右子树的根节点。但是这种方法也是有适用范围的:元素不能重复!否则无法完成定位。

Binary Tree Traversal

Python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
    self.val = val
    self.left, self.right = None, None

class Traversal(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traverse_path = list()

  def preorder(self, root):
    if root:
      self.traverse_path.append(root.val)
      self.preorder(root.left)
      self.preorder(root.right)

  def inorder(self,root):
    if root:
      self.inorder(root.left)
      self.traverse_path.append(root.val)
      self.inorder(root.right)

  def postorder(self,root):
    if root:
      self.postorder(root.left)
      self.postorder(root.right)
      self.traverse_path.append(root.val)

树类题的复杂度分析

对树相关的题进行复杂度分析时可统计对每个节点被访问的次数,进而求得总的时间复杂度。

Binary Search Tree - 二叉查找树

一颗 二叉查找树(BST) 是一颗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都含有一个可进行比较的键及相应的值,且每个节点的键都 大于等于左子树中的任意节点的键 ,而 小于右子树中的任意节点的键

使用中序遍历可得到有序数组,这是二叉查找树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二叉查找树使用的每个节点含有 两个 链接,它是将链表插入的灵活性和有序数组查找的高效性结合起来的高效符号表实现。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