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阿道夫 - 希特勒的崛起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 第九章 开始的步骤: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
- 第十章 决定命运的奇异插曲:勃洛姆堡、弗立契、牛赖特和沙赫特的倒霉
- 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
- 第十二章 通向慕尼黑的道路
-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 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
- 第十五章 纳粹-苏联条约
- 第十六章 最后几天的和平日子
-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 第十八章 波兰的覆亡
-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
- 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
- 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
- 第二十二章 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
- 第二十三章 巴巴洛沙:轮到了俄国
- 第二十四章 形势的转变
-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转折点:一九四二年 - 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 密谋分子恢复了活动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自然它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深远的。而我主要是研究一下德国在这次战争中兴亡的原因。1929 至 1933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泱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同样地,德国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在经济危机冲击和政局动荡形式下,德国法西斯势力迅速增长。阿道夫 - 希特勒成了它的头子。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宣扬了纳粹党的法西斯主义理论。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斯拉夫等民族视为劣等民族;又说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中最危险的,必须灭绝。也就有了以后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据调查它曾经一天最多“处理”掉 2 万个犹太人。希特勒还许诺纳粹党上台后立即废止凡尔赛和约,重整军备,收复失土,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大帝国枣第三帝国(公元 962 至 1806 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1871 至 1918 年的德意志帝国为第二帝国)。就这点而言是第三帝国的兴盛原因之一,希特勒《我的奋斗》这本书从思想上感染了大多数德国热血青年,使他们踊跃参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的确使整个德国团结在了一起,为今后的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另一方面而言,当初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说礼,因而政治上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从而间接导致了希特勒在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时的如此顺利。
书册封面
1938 年 3 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希特勒首先下手的是奥地利是有他的理由的。因为奥地利与德国原本就有同民族的血统,可以说德军入驻奥地利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的,加之奥地利有丰富的石油,是战争所必须的。从这点而言,这也是“第三帝国”兴盛的原因之一,巧妙地掌握民族间情谊。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