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一节 拟象性话语

发布于 2023-04-06 12:00:01 字数 755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象似性主要论述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理据性关系,说到所指,必然要涉及语境问题。而且意义又是与功能、意向、话语用义(或叫话语的交际意义)紧密相关的,这就必然要涉及到语符的使用者,因此,象似性理论不仅属于语义学,而且还当属于语用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象似性理论来解释语言运用情况,特别是1997年在苏黎世大学召开的第三次象似性国际研讨会上,不少学者将其运用于广告、商标、诗歌、话语分析、文学作品等研究之中,这些论述大大证明了象似性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从语言形式到字面意义是一个层次或过程,再从字面意义到交际意义(交际意图、交际功能)又是一个层次或过程。从直觉上说,前一个过程中的象似性程度可能要高于后一个过程,但从另一个方向来说,交际功能在特定的情景中往往倾向于用特定的形式来加以表达,其间必然会存在千丝万缕的种种联系,因此象似性研究也应当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语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Leech(1983:24—29)曾论述了语法上的规则主要是任意的,而语用学上的原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可据的,有动因的意向性。著名认知语用学家Sperber & Wilson(1986:227)指出:

In appropriate conditions,any natural or artificial phenomenon in the world can be used as a representation of some other phenomenon which it resembles in some respects.

Utterances can be used as representations in another way,too:not in virtue of resembling some phenomenon,but in virtue of having a propositional form which is true of some actual or conceivable state of affairs.In the case of an assertion,for instance,the propositional form of the utterances used to represent some state of affairs in the real world;in the case of a request,the propositional form of the utterance is used to represent a desirable state of affairs.However,utterances are also phenomena,and like all phenomena they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something they resemble.This possibility is often overlooked by theorists,and even when it is not,we want to argue that the role it play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is grossly underestimated.(在合适的条件下,世界上任何自然的或人工的现象都能被用来象征性地代表与其在某些方面相似的其他现象。

话语也可用另外一种方法来作象征性代表,它不是依据像某种现象,而是依据一个命题形式相对于一些实际或想象世界的成真情况。例如:在陈述的情况下,话语的命题形式用来象征性代表真实世界中的事态;在要求的情况下,话语的命题形式可用来象征性代表一个想往的事态。但是,话语也是一种现象,像其他现象一样,可用来象征性代表其所像之物。这种可能性常常被理论家们所忽视,即使没被忽视,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在语言交际中所起的作用也大大被低估了。)

这一段话还是十分发人深省的,紧接着他们花了较大的篇幅举了很多例子,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语言是用来交际、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推理的过程,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行为。为达到不同目的,一般就须用不同类型的话语,不同类型的话语就应被视作达到某特定用途的最佳专用工具。工具与目的之间存在许多对应性,缺少某一特定工具,某特定任务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在工厂中要用各种专用设备来生产不同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现象,如用螺丝刀起螺丝,如没有,用老虎钳代替则不顺手,用小刀也不很方便,用计算机则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用语言进行交际也有同样情况,如疑问句主要用途是询问,要询问,最常用的工具就是疑问句,可见在话语类型和目的之间存在着 的对应关系。当然,语言情况较为复杂,言语理解和言语产出不是严密的一对一,只是一个大致的、差不多的事(赵彦春,1999),语境因素也可使句子结构功能产生变化(何自然,1988:14)。Simone(1994:167)更为乐观,认为话语的结构是由话语的内容和行为所决定的(160),语言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拟象性话语(Diagrammatic Utterances),某一类型的话语就最适合执行某种类型的行为。周流溪也有类似的见解:语言形式归根结底是由功能决定的(参见陈治安、文旭,2000)。Sperber & Wilson(1986)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1]A:Did your treatment for stammering work?
B: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
A:How amazing?
B:Yes,b-b-but th-th-that's not s-s-something I v-v-very often w-w-want to s-s-say.

我们可从B的第一次回答中体会到一种快速节奏感,而B的第二次回答拉长了语符形式,则是对实际讲话情景的一种模拟,两种话语形式构成了明显的对比,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含意 ,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交际功能。

一般说来,语符形式的差异会导致语义的变化和功能的差异,这也是与象似性原则相一致的。我们不能因为各语言中所反映的成分象似的情况不一样,就否定它的存在。成分象似可用来说明语用中的所谓“一对多”(一功能对多种形式,一形式对多种功能)现象。例如,在许多语用学论著中常提到表示同一“请求”功能可用许多不同类型的话语,但仔细体会一下,表达所谓同一功能的多种形式之间不是绝对相等的。实际上这些多种形式具有若干“请求微功能”,交际者会选用最适当的话语来表达他最确切的请求,以适应不同的语境(包括人际关系、社会地位、时间场所、事态性质等)。Halliday(1978)则认为存在这种“一对多”现象,暗示着意义网络里一些微妙的关系。Kirsner(1985:260)指出:

语法结构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它们所表达信息的差异……语义/语用上的差异也会用不同的形式反映出来。

因此,语言中不存在绝对的同义词,也不存在绝对的同义句,同样也不存在绝对同义的话语。例如“It's cold in here.”用来表示要别人关窗,和说“Close the window.”之间的语用效果是有明显差异的。

从宏观角度看,语言中确实存在很多“一对多”现象,可深入进行微观分析就会发现,其间常是有理可据的,如英语中部分情态助动词既可表示情态,也可表示将来,就是因为“情态”和“将来”在意义上本来就存在语义上的同质现象。部分动作动词,特别是表示位置转移的动词,如:go、come、leave、start、arrive等,其进行体可用来表示将来时间,这是因为两者在语义上密切相关。例如:

[2]He is leaving Jinan for Beijing tonight.

“正在离开”说的是动作的过程,而“将离开”说的是动作的起始,两者指的是同一动作的不同阶段,在语义上有明显的同质性,具有转喻关系。

这些词原来是表示空间移动,而“运动”又是与“时间”相关的,正在进行的、尚未结束的动作,就自然会指向将来,其进行形式也就被映射到了表示将来时间的认知域;既然是将来要做的事,就有个“意愿”问题,这是将来行为的使然条件,因此这几个义项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符合从实到虚的隐喻规律。

再例,if分句既可用作条件分句,也可用作名词分句,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也是有联系的,例如:

“是否”表示一种不确信,条件表示一种“假设”,“不确信”、“疑问”与“假设”之间,在语义上有共通之处(参见Traugott,1985:291)。

因此,正是由于语义上的共通之处,才决定了表达这些意义时选用了同一个形式。用同一个形式来表达多个义项常常是有理可据的,认知语言学认为它们是通过隐喻获得的语义链。

L & J(1980)列举了许多原来表示空间方位(Spatial Orientation)的概念,如:UP-DOWN、IN-OUT、FRONT-BACK、ON-OFF、DEEP-SHALLOW、CENTRAL-PERIPHERAL,可用来隐喻性地表达其他概念。Claudia Brugman(1981)、Lakoff(1987)、Taylor(1989)等对介词over各语义之间的联系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参见第五章第二节)。1993年由Cornelia Zelinsky-Wibbelt主编出版了The Semantics of Preposition (《介词语义学》),书中有13位作者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许多语言中介词的多种意义间的联系,包括:英语、法语、荷兰语、德语等。其中对英语介词作出分析的认知语言学家有:Hawkins(Langacker的学生)、Taylor、Dirven等。在1996年由Casad主编的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第6卷中收入了Delbecque对西班牙语介词的分析。在1996年由Pütz和Dirven主编的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第8卷中收入了Rice的论文“Prepositional Prototypes”。由此可见,没有任何一个语言学派对介词多义现象的研究超过认知语言学派的成就。这些认知语言学家对各语言中的介词所作出的精细而又系统的分析,是对语言研究的一大贡献。

倘若将那些表示“请求”的语句再细分,还可得出很多类型的“请求”,那么原来的“一对多”就会大大打了折扣。所以,这里的“一对一”(更微观)与“一对多”(较宽泛),实际上是从不同层次作出的论述!德国心理学家Engelkamp(陈国鹏译,1997:119,123)指出:逻辑上等值的句子并非在心理上也一定是等值的。虽然“X比Y大”、“Y比X小”、“Y没有X大”这三种表达在逻辑上是等值的,但它们在心理上却并不等值。因此表示请求的许多不同的句式虽然在语言逻辑上具有一定的等值性,但它们之间在心理上实际上是不等值的,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语用效果,我们这就不难理解“一对一”这一象似性基本原理了。

Simone(1994:153)首先提出了“拟象性话语”(Diagrammatic Utterance)这一术语,并从语用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Iconicity in Language 这一专题文集中以“Iconic Aspects of Syntax:A Pragmatic Approach”一文来阐述话语与现实之间的有机联系。他认为:话语不仅与意义和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性,而且与社会现实之间也普遍存在对应性,这可从以下例子得到佐证:

(1)人们可通过话语认识现实,了解世界。例如:可在某一情景中蒙上一个人的眼睛,他完全可依靠话语来建构心智表征,大致确定实际世界中的情况。

(2)我们还可通过语言(文字、语音),如广播、报纸来间接了解天下事,大致建构事件情形。

(3)父母在家中发出指令性话语,幼儿依据话语行事,这种交互性行为也是基于拟象性话语之上的。

(4)在两人之间,一个人描述一幅图画,另一人(会作画)就能将其大致还原画出来。

(5)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可根据言语描述拟画出人像来,等等。

可见,如果在语言中没有这类话语,我们就难以完成某特殊的功能,也正是这类话语具有高度的对应性,才使得语言慢慢演变出专门为执行某种功能的话语类型。因此从语用角度来分析象似性原则,就自然会得出这样的推理:某话语类型与某特定交际目的之间存在较高的对应性,这就是拟象性话语,可用来解释特定的语用行为。如果话语与现实之间不存在拟象关系,就很难或不可能产生言语行为中的取效行为,这就形成了可从语用角度探讨语言符号象似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可从语用角度探讨语言符号象似性的问题。

Simone(1994)在其论文中将拟象性话语分为以下4类:

(1)施为导向性话语(Performance-guiding Utterances):按照话语顺序行使行为,

[7]Take that book and bring it to me.

这类话语还可细分为2类:

(a)违约接续准则(MAXIM OF SUCCESSION BY DEFAULT):如违背话语顺序就无法行事,人们不可理解或难以理解:

*[8]Bring it to me,and take that book.

(b)寻找-获得型话语(SEEK-AND-FIND UTTERANCES):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大部分对话都属于此类,如不用特定的拟象性话语,就达不到特定的语用交际效果。

(2)语外替代性话语(Surrogates of Extra-language):可通过话语获得语外信息,了解世界,而不必直接体验现实世界。书本、广播、说书、电话通讯等当属此类,省时、省力、经济,这已成为我们在当今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可分为2类:

(a)语外替代准则(MAXIM OF SURROGATION OF EXTRA-LANGUAGE BY LANGUAGE):可用话语完全替代语外世界。如果书本篇章能与客观外界具有拟象性关系,则仅研究语篇而不需要接触客观外界就可了解事实。对事态、事件、行为的描述,便可出现拟象话语的效果,产生同构现象。

(b)假设性行为过程(HYPOTHETICAL COURSES OF ACTION),通过假设某一情景,便可知晓某一后果。如“警告性”话语:

[9]Don't pay taxes and you'll see what happens!

若将这个句子倒过来表述就不可接受,除非改成条件句:

[10]You'll see what happens if you don't pay taxes.

(3)分布性话语(Distributive Utterances):可运用某些词语来调节交互类型,典型的例子就是含有respectively的话语:

[11]John and I took the car and the bus,respectively.

话语中的respectively破坏了句法构造的规律性,须重组话语才能对其作出合适解释:并列的名词词组中每一施事者须按顺序对应于并列的动词词组中的一个成分:

John:took the car.

I:took the bus.

据此,Simone得出了分布性准则(MAXIM OF DISTRIBUTION):如话语中有诸如respectively等词,可将第一个施事者与动词短语的第一部分对应,将第二个施事者与动词短语的第二部分对应,直至结束。

(4)前后表因果的话语(Post Hoc Propter Hoc Utterances):在并列性分句中,前一个分句可表示后一个分句的原因,如:

[12]He had an accident and remained wounded.

何兆熊、俞东明(2000:28)所举的例子都可划归这一类:

[13]You ask him and he will come.

[14]He was very ill and was sent to hospital.

倘若这三个句子中由and连接的内容颠倒顺序则会使人感到异常。

笔者认为Simone对拟象性话语的分类不很全面、合理,这四条准则有三条都是建立在顺序象似性原则之上的。后两类是较为特殊的个案,似乎难以与前两类平起平坐;特别是第3类,并不具有普遍性,不宜单独列为一类。从认知角度讲因果与时序之间具有同构性,似乎与第(1)类有共通之处。但Simone提出的语言中普遍存在“拟象性话语”的观点,更加证实了语言中大量存在象似性这一现象。同时,从他对拟象性话语所作的分析中我们得到启发,可对象似性原则进行语用分析,可将其与语用原则进行比较。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