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解释基本句法构造的成因
从图7.1可见,儿童在面对眼前世界种种不同场景时,自然会从中概括出事件域中的两大基本要素:行为(Action)和事体(Being),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一些典型的概念结构。这两个要素就与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两大词类范畴——名词和动词——相对应。
ECM不仅考虑到了动态性事件,而且也兼顾到了静态性场景,因为婴儿出生后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动态性事件,而且还会面对很多静态性场景(他们更多的是一人独自躺在睡床上观看周围的静态场景),两种情况是兼而有之,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就应当兼而有之,不可偏废(详见第四节)。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也是被国外认知语言学家所忽视的一点,成人语言输入在此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认为,婴儿通过体验和认知,逐步建立起一些简单的事件域和以ECM为基础的概念结构,这时成人的语言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或者说,成人的语言也直接参与了婴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参与了事件域和概念结构的形成,正是在ECM和母语引导的双重作用下(或准确地说,ECM与母语之间也难以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婴儿慢慢掌握了母语的句法构造。
在ECM中,只要有动作就要涉及动作的发出者,也可能会涉及动作的接受者,根据人们的体验和认知,事件域中的动作和个体之间就必然要建立起一定规律的搭配关系,这些搭配关系就是形成概念结构和母语基本句法构造的认知基础,而我们就可以依据ECM中的动作与事体的各种主要搭配关系来描写语言的基本句法构造:
(1)如仅有一个事体参与当前事件,而且这个事体就是动作的发出者,再加上成人的语言引导,就逐步形成了不及物动词的句式,如“妈妈抱抱”、“我饿”、“球滚”等。
(2)如有两个事体参与,可能是两个施事者,则会形成“并列主语+不及物动词”的句式构造,如“我和妈妈玩”。但在多数场合下更可能是一个施事,一个受动,这就形成了及物动词的基本句式,如“妈妈抱我”、“我要玩具”等。我们认为表达静态性事物的存在以及空间位置关系也是基于其上形成的,且静态性方位句也是婴儿较早习得的句式,如“球在床下”、“房里有床”、“墙上有画”等。
(3)如有三个事体参与,可有多种情况:如两个施事者和一个受事者,就会产生并列主语,另一个为宾语;如果是一个施事和两个受事,就会出现并列宾语。也可能会出现双宾语构造的情况,一个作间接宾语(主要是人),另一个作直接宾语(主要是物),如“妈妈给我玩具”。作何种情况处理取决于场景中动作与事体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相对应的概念结构。静态性场景也可能会有三个事体参与,如“球 在桌子 和沙发 之间”。
(4)在很多场景中,儿童自然会观察到一个事体作为施事者(一般对应于主语),发出一个力(一般对应于谓语动词),作用到一个人或事物上(一般对应于宾语),然后该人或物会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做出某种反应,因而就获得了类似于Langacker弹子球模型的概念结构,反应在句法表达上就自然形成了下一句法构造: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图7.1实际上已经包括了Langacker的舞台模型,因为一个事件域就相当于一个观察者所面对的视野中内容,ECM对列述的内容比舞台模型更为深入和细致,且体现出各要素的层次性。对动态性事件,特别是力量传递型的动态事件,Langacker(1991:283)设计了动作链模型(又叫弹子球模型)来解释。
图 7.2
我们(2003)为了更能清楚地说明问题,简化了Langacker的动作链图形,将其改画为:
图 7.3
该图可解释为:具有施动性的弹子球(或物体)A在运动过程中将其力量传递给了弹子球(或物体)B。B在这个力量的作用下,可能会静止不动,从表面上看没发生什么变化,也可能会在这个力量的作用下开始移动。图7.3后面用虚线表示B可能移动,也可能不动。我们(2003)还基于这一模型演绎了Langacker的研究思路,大致解释了英语基本句型的成因。
图7.1虽然没有明确画出这种动态力量传递模型,但通过ECM中的动作A和两个事体B,以及经验推测,我们尚能体会出这种动态性传递,它可通过图7.1中右下方的C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当B受到动作A的作用,B就可能移动,这一移动可通过B的一个特征C(在这里是动作的结果)来反映。
(5)随着婴儿认知能力的增加,会在ECM中发现更多的要素,对其分析更细,概念结构逐步丰富起来,表达也更为丰富和入微,如事件有发生地点和时间,在成人语言引导下就学会用语言学家所说的“状语”或其他方法来表达。他们还会慢慢觉察到动作发生时的各种状态、方式、类型等变化,这就在句法上出现了修饰谓语动词的成分或动词的屈折变化形式。这就是图7.1中A下的各种D的含义。
(6)他们还会发现各类事体之间的同和异,这些事体会具有各类性质或状态,在成人语言的引导下就学会了修饰名词性事体的成分,在句法结构中就出现了语言学家所说的“定语”这一类的成分,这用图7.1中B下的各种C表示。
(7)认知语言学接受和发展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Taylor,1989;Lakoff,1987),认为儿童先是获得一个范畴中的典型成员,然后通过这个中心成员不断向外扩展,形成了一个辐射性范畴。原型范畴理论同样适用于ECM。事件域中的概念成分具有较高的典型性,而且所形成的句式也具有原型性。然后儿童会运用隐喻和/或转喻逐步扩展这些典型句式,这就出现了语言中各种丰富的表达形式。
这些基本句型似乎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而且根据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L & J,1999)和上述ECM的分析,概念结构和句式构造都主要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来源于实践和成人语言的引导,要说语言具有普遍性,这才是语言所具有的普遍性,因此语言普遍性的根源在于体验。
从以上分析可见,Langacker弹子球模型实际上仅叙述了事件域模型中动作方式之一:动作链的力量传递,视角主要落在图7.1左边的Action上,仅表示了事件域中的一种情形和部分内容。Talmy的力量动态模型,Schank & Abelson的脚本理论,Panther & Thornberg的时段分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Lakoff仅论述了动态意象图式,而忽视了其他图式。而图7.1所示的ECM则可弥补其不足,且具有较大的解释力。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