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一编 阿道夫 - 希特勒的崛起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九 俄国的插手:三

发布于 2025-02-21 23:07:02 字数 574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俄国人采取了一个全新的主动步骤。

七月十八日,苏联驻柏林的商务代表巴巴林带着两名助手,到德国外交部拜会了尤利乌斯 - 施努尔,通知他俄国愿意延长并且加强德苏经济关系。他带来了一份详细的备忘录,建议签订一项贸易协议,大大增加两国货物的交易,并且宣称,如果双方之间少数分歧之点能得到澄清的话,他已受权能在柏林签订一项贸易条约。施努尔博士关于这次会谈的内部报告表明,德国人对此颇为高兴。施努尔指出,这样一个条约,「至少在波兰和英国不会不产生影响」。四天以后,在七月二十二日,俄国报纸在莫斯科宣布,苏德贸易谈判已在柏林恢复。

就在这一天,威兹萨克相当兴奋地用电报给在莫斯科的冯 - 德。舒伦堡大使发去了一些颇为有趣的新指示。关于贸易谈判的问题,他告诉大使说,「我们将在这里以明显的合作态度采取行动,因为这里出于总的考虑,希望尽可能早日签订条约」。他接着还说:

「就我们同俄国人的谈判的纯政治方面而言,我们认为,在我们(六月三十日)的电报中要你静观等待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你因此有权在那里把线再接起来,不过也不必做得太急,」

这种线事实上是四天以后即七月二十六日在柏林接上的。施努尔博士奉里宾特洛甫之命请苏联代办阿斯塔霍夫和巴巴林在柏林一家豪华的饭馆里吃饭,向他们进行试探。这两个俄国人并不用怎么试探,据施努尔在关于这次谈话的内部报告中说,「俄国人一直呆到夜半十二点半」,而且「以非常活泼而又关心的态度谈到了我们感兴趣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在巴巴林的热烈赞同下,阿斯塔霍夫宣称苏德政治修好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他说,在莫斯科,人们总是无法了解为什么纳粹德国对苏联这样敌视。而那位德国外交官在回答的时候就解释说,「德国在东方的政策现在已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针」。

就我们这方面来说,根本不存在威胁苏联的问题。我们的目标针对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德国的政策是针对英国的——我可以想象在适当地考虑到对俄国极为重要的问题的情况下,会对双方的利益作出意义深远的安排。

虽然如此,一旦苏联同英国结盟反对德国的话,这种可能性就不存在了。现在是德国和苏联达成谅解的良好时机,但是在同伦敦缔结条约以后就不再会如此了。英国能给俄国什么呢?说得最好,也无非是参加欧洲大战和同德国作对。与此对比,我们能给俄国什么呢?中立和使之置身于可能发生的欧洲冲突之外,而且,如果莫斯科愿意的话,还有德苏对两国共同利益的谅解,这种谅解,正如过去历次一样,将有利于两国——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到远东全线,在我看来,都不存在(德国和俄国之间)有争执的问题。除此之外,尽管它们对生活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德国、意大利和苏联的意识形态方面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反对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这样,在七月二十六日的深夜,在柏林一家小小的饭馆里,靠着一顿由几个二流外交家享用的美酒佳肴,德国第一次认真地提出了想同俄国完成一笔交易的要求。施努尔所采取的新路线是由里宾特洛甫面授的。阿斯塔霍夫听得十分高兴。他答应施努尔立即把他的话报告莫斯科。

在威廉街,德国人焦急地等待着要看苏联首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三天以后,威兹萨克让信使给在莫斯科的舒伦堡送去了一份密信。

我们急欲知道对阿斯塔霍夫和巴巴林谈的话是否在莫斯科引起了任何反应,此事对我们十分重要。如果你能有机会安排再同莫洛托夫作一次谈话的话,请循同样的方针对他进行试探。如果莫洛托夫放弃了他迄今为止所采取的矜持态度的话,你可以再进一步——在波兰问题上尤其是如此。不论波兰问题如何发展,我们都准备——保全苏联的利益并且同莫斯科政府达成谅解。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问题上,如果谈判进行得顺利的话,也可以提出,我们将调整我们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态度,以尊重苏联在波罗的海的重大利益。

两天后,七月三十一日,国务秘书又给舒伦堡发了一个「急密」电:参看我们七月二十九日的信件,该信将由信使于今日送达莫斯科:在你与莫洛托夫下一次会晤的日期确定以后,请立即电告日期和时间。我们急盼你能早日见到他。柏林给莫斯科的指示中有着急的表示,这还是第一次。

柏林的着急是有充分理由的。七月二十三日,法国和英国已最后同意了俄国的建议——立即举行军事参谋人员的谈判,拟定一项具体规定三国如何对付希特勒军队的军事条约。虽然张伯伦直到七月三十一日才在下院宣布了这一协议,德国却早就得到了风声。七月二十八日,冯 - 韦尔兹克大使从巴黎电告柏林,他从「一个消息极其灵通的人士」那里得悉,法国和英国已在筹组军事代表团赴莫斯科,法国代表团将由杜芒克将军率领,大使把他说成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军官」,曾在马克西姆 - 魏刚将军手下任副参谋总长。据德国大使在两天后发来的一份补充电报中说,他的印象是,巴黎和伦敦已同意举行军事参谋人员谈判,并把这看作是防止莫斯科谈判中断的一个最后办法。这个印象是有充分根据的。从英国外交部的内部档案中可以看出,莫斯科的政治谈判到七月分最后一个星期已陷入僵局,主要因为无法对「间接侵略」下定义。英国人和法国人认为,俄国人对这个名辞的解释太宽了,这样它就有可能会被俄国人利用为干涉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借口,即使那里并没有什么严重的纳粹威胁。对于后面这一点,至少伦敦是不能同意的,法国人倒准备比较马虎一点。

而且,俄国人在六月二日还坚持在签订互助条约的同时签订一项军事协议,详细规定三国彼此问的军事援助的「方法、方式和范围」。西方国家对俄国的军事力量估价并不太高,因此想推脱莫洛托夫的这一要求。他们只同意在签订政治协议以后才开始军事参谋人员的谈判。但是俄国人坚不让步。后来,英国人为了想做成这笔交易,在七月十七日建议立即开始军事参谋人员的谈判,条件是苏联不再坚持同时签订政治协议和军事协议,并且——外加一条——接受英国关于「间接侵略」的定义,但是,莫洛托夫的答复是干脆的拒绝。他说,除非法国人和英国人同意把政治和军事协议一揽子解决,就没有继续进行谈判的必要。俄国人要终止谈判的威胁在巴黎引起了惊慌,那里对苏联一纳粹之间暗送秋波的行动似乎比伦敦要感觉敏锐得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国的压力,英国政府才在八月二十三日一面拒绝接受俄国人关于「间接侵略」的解释,一面勉强同意了开始谈判三国军事条约。

张伯伦对军事参谋人员谈判这件事实在谈不上有什么热心「。八月一日,狄克森大使从伦敦报告柏林,英国政府人士对同俄国人举行军事谈判一事」都抱怀疑态度「。

这一点(他写道)可以从英国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来证明。那位海军上将——事实上已列入退休名单,而且从来没有在海军参谋部工作过。那位陆军将领也纯粹是一员作战军官。那位空军将领是一位出色的驾驶员和教练,但并不是一位战略家,这似乎可以表明这个军事代表团的任务与其说是去缔结作战协议,还不如说是去摸一摸苏军战斗力的底——德国武官也看到英国军界人士对即将同苏联武装部队举行的谈判抱有一种令人吃惊的怀疑态度。

事实真是如此,英国政府的怀疑态度竟然严重到忘了给德拉克斯海军上将以参加谈判的证明文件——伏罗希洛夫元帅在第一次参谋人员会议上就对这样一种疏忽(如果可以称之为疏忽的话)表示不满。这位海军上将的全权证书直到八月二十一日才送到,这时早已没有用处了。

但是,虽然德拉克斯海军上将没有带著书面的证明文件,他可确实带著书面的秘密指示,告诉他在莫斯科的军事谈判中该采取什么方针。据很久以后公布的英国外交部档案透露,德拉克斯海军上将奉命要「使(军事)谈判进行得极慢,密切注视政治谈判的发展」,一直等到政治方面达成协议为止。这项指示还向他说明,在政治条约签订以前,不能告诉俄国人什么机密的军事情报。

但是,既然政治谈判已在八月二日中断,而且莫洛托夫已经表明,除非军事谈判能有若干进展,他不会同意重开谈判,人们就很难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张伯伦政府并不急于确定参加拟议中的互助条约各国所承担的军事义务,而是蓄意拖延时间。事实上,英国外交部的机密文件使人很难怀疑,到八月初的时候,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几乎已经放弃了同苏联达成协议以制止希特勒的希望,当时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能继续莫斯科的军事谈判的话,这倒也许还可以制止德国独裁者在今后四个星期之内采取触发战争的决定性步骤。

同英国人和法国人相反,俄国人派出的军事代表团成员都是最高级的军官: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红军总参谋长沙波希尼科夫将军和海军及空军的最高司令官。俄国人不可能不注意到,英国人曾在七月间派帝国参谋总长陆军上将埃德蒙 - 埃昂赛德爵士到华沙去同波兰参谋总部谈判军事问题,而现在竟然不考虑派这样高级的军官到莫斯科来。

英法军事代表团实在不能说是赶赴莫斯科的。坐飞机的话,一天就到了。可是他们却是坐一条慢船,一条既载客又装货的轮船去的,路上所花费的时间足够玛丽皇后号把他们送到美国去。他们在八月五日启旋开赴列宁格勒,到八月十一日才到莫斯科。

这时已经太迟了,希特勒已经抢在他们头里了。当英国和法国的军官们还在等他们那条把他们送到列宁格勒去的慢船的时候,德国人却在迅速行动。在柏林和莫斯科。八月三日是一个关键性的日子。

那天中午十二点五十八分,历来都是无例外地让国务秘书冯 - 威兹萨克来起草电报的外交部长冯 - 里宾特洛甫,亲自给莫斯科的舒伦堡发了一份标明「机密一特急」的电报。

我昨天曾同阿斯塔霍夫作了一次很长的谈话,详情另电告知。

我表示,德国方面希望改善德俄关系,并且说,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没有一个问题不能加以解决,使双方都感满意。阿斯塔霍夫希望就目前重大问题进行更具体的会谈,为此——我宣称,如果苏联政府愿意通过阿斯塔霍夫通知我,他们也希望把德俄关系置在新的确定的基础之上的话,我自己随时准备参加这种会谈。

外交部已经知道,舒伦堡当天稍晚的时候将去会见莫洛托夫。在里宾特洛甫的电报发出以后一个小时,威兹萨克也发出了自己的电报,同样标明「机密一特急」。

鉴于政局演变甚快,并且为了利于迅速行动,不管你今天同莫洛托夫的谈话结果如何,我们都急需更加具体地在柏林继续进行协调德俄意图的谈判。为此目的,施努尔将在今天接见阿斯塔霍夫,并将告诉他,我们准备更加具体地继续谈判。

虽然里宾特洛甫突然表示希望就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具体」谈判一举定然会使俄国人大吃一惊——里宾特洛甫在下午三点四十七分发给舒伦堡的第二份电报中说,他曾「给了(阿斯塔霍夫)一个微微的暗示,表明我们将同俄国对波兰的命运达成谅解」——这位德国外交部长却向他驻莫斯科的大使强调,他曾告诉俄国代办「我们并不着急」。

这是装腔作势,而那位机灵的苏联代办也看透了这一点。他在十二点四十五分在外交部见到施努尔的时候故意说,虽然施努尔看起来很着急,德国外交部长昨天「可并没有表示这么着急」。对此,施努尔巧妙地应付了过去。我告诉阿斯塔霍夫先生(他在一份内部报告中写道),虽然外交部长昨夜并没有对苏联政府表示任何着急,我们仍然认为最好是利用今后几天来继续谈判,好尽快打下一个基础。这样,对德国人来说,这就成了今后几天就要见分晓的问题。

阿斯塔霍夫告诉施努尔说,他从莫洛托夫那里得到了对德国建议的「一个临时答复」。这个答复在很大程度上是否定的。虽然莫洛托夫也希望改善关系,但是阿斯塔霍夫说,「莫洛托夫说,迄今为止对德国的态度还不了解有什么具体的东西」。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那天晚上在莫斯科直接向舒伦堡表达了他的看法。午夜刚过,德国大使就发回了一个长长的电报,报告他曾同莫洛托夫谈了一个小时又一刻钟,莫洛托夫「放弃了他往常那种矜持的态度而显得不平常地直爽」。这点看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因为在舒伦堡重申了德国认为两国之间「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都不存在任何分歧的看法,而且重申了德国想「达成」谅解的愿望以后,那位硬梆梆的俄国外长就举出了几件德国对苏联的敌对行为:反共公约,支持日本反俄,不让苏联人参加慕尼黑会议。莫洛托夫问道,「怎么能说德国最近的声明能同这三件事情没有矛盾呢?德国政府态度的改变目前还没有证明」。

舒伦堡看来有点灰心了。

我的总的印象是(他打给柏林的电报说),苏联政府冒前已决心同英国和法国缔结协议,只要他们能满足苏联全部愿望——我相信我的话已经给莫洛托夫留下了印象,但是我们这方面仍然要作巨大的努力,才能使苏联政府改变方针。

虽然这位德国老外交家对俄国事务十分熟悉,他显然过高估计英法谈判代表在莫斯科的进展。他也还看不出柏林为了作出他认为要改变苏联外交方针所必需的「巨大努力」现在已准备作到什么程度。

在威廉街,对苏联外交方针可以改变的信心越来越高。要是苏联保守中立的话,英国和法国就不会为波兰打仗,就是打的话,也可以很容易把他们挡在西线工事之外,等到德国军队把波兰人迅速打垮以后,再以全力回师西向来对付他们。

机警的法国驻柏林代办雅克 - 塔尔比 - 德 - 圣哈杜因注意到了德国首都气氛的改变,就在八月三日这一天,当柏林和莫斯科两地苏德外交活动十分频繁的时候,他报告巴黎说:「过去一个星期之内,在柏林可以觉察到政治气氛有一种十分肯定的改变——在纳粹领导人当中,进退两难,徘徊犹豫,想拖延时间,甚至想姑息迁就的时期已经让位给一个新的时期了。」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