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知识的诅咒
文章写得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是:你难以想象,你所知道的事情在不知道这件事的人看来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有那么多文字令人费解?为什么一位普通读者需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理解一篇学术论文、税务登记表上印刷的小字,或如何创建家庭无线网络的说明?
我所听过最常见的解释在下面这幅漫画中。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还需要更多废话。
根据这一理论,晦涩的文章乃是作者刻意的选择。官僚和商界经理们坚持要用令人费解的胡言来掩饰自己。穿着格子衬衫的技术写手以此来报复往他脸上踢过沙子的体育生和拒绝跟他约会的姑娘。伪知识分子喋喋不休地用晦涩的冗词赘语来掩盖自己肚里没货的事实。在社会科学等软科学领域,学术界把微不足道和显而易见的道理用复杂的科学术语进行装饰,试图用浮夸的官样文章来糊弄读者。在下面这幅漫画里,凯文向霍布斯解释了这些原则。
Calvin and Hobbes © 1993Watterson.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Universal Uclick.All rights reserved.
我对这种骗人的理论怀疑已久,因为经验告诉我这种话一听就是假的。我认识很多学者,他们没什么要隐瞒,也没必要引人注意。他们就重要的课题进行开创性的研究,思路清晰,推理缜密,诚实可靠,脚踏实地,是那种你很乐意一起喝上一杯啤酒的朋友。然而,他们的文章依然很烂。
常有人告诉我,学术圈别无选择,因为期刊和大学出版机构的审稿人认为,如果文风不沉闷,则意味着写作不认真。我从没经历过这种事,这根本就是一种荒诞的说法。在《风格化学术写作》(Stylish Academic Writing)这本并非世界上最薄的书里,海伦·斯沃德自讨苦吃,抽查了 500 篇学术期刊文章,分析其写作风格,发现无论在哪个领域,只有极少数文章的文风优美而鲜活。
解释人性的弱点,我的首选工具是“汉隆剃刀”(Hanlon’s Razor)理论:用愚蠢足以解释,便不要用恶意去揣测。这里所说的愚蠢不是指无知或者智商低,事实上,往往是最聪明、信息最灵通的人最受愚蠢之累。我曾经参加过一次 TED 生物学演讲,面向一般大众,录像通过互联网向千百万非专业人士播出。主讲人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主题是他最近在 DNA 结构研究上的一次突破。他的演讲被密不透风的术语所包裹,只有他的分子生物学同行才能理解。很显然,全场没人明白他在说什么,除了这位著名生物学家自己。当主持人打断他的话头,请他把自己的工作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儿时,他看似着实吃了一惊,并无半点气恼。这就是我所说的愚蠢。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