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五节 连贯的程度性与原型理论

发布于 2023-04-06 12:00:02 字数 368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一个语篇能在心智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语篇就具有连贯性,形成这样的认知世界主要是基于以下条件的:

(1)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

(2)命题发展上的索引性;

(3)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

这三者是互相关联的,但也有区分,是从不同角度作出的论述:条件(1)主要是基于某一(些)概念成分之间的照应联系,条件(2)主要是就一个命题而言的,个别概念的照应不一定就能形成命题上的索引性。上述两点是关于逻辑学的,而条件(3)是从语用推理角度讲的,逻辑学中的推理与语用学中的推理有不同之处,一些不合逻辑的语句也可从语用角度做出合理推理,建立联系,获得连贯。

语篇生成者可通过衔接手段向接受者明示思路的发展趋势,语义流动的走向,但衔接手段从根本上来说为理解起到一个认知上的向导作用,有助于实现上述三个条件,更好地建立语篇连贯性,但缺少衔接手段的语篇也会具有连贯性。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认为:人们主要是依据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性认知世界知识,结合语境,补充相关信息,通过激活机制在上下文的概念成分之间发现照应关系,并着力寻求命题的发展线索,努力获得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藉此语篇就可在心智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话语之间就具有接续关系和连贯性,人们也就能理解整个语篇。

连贯性也有个程度性问题,也可用原型理论做出解释。语篇中如能运用较多的连接词语,提供较为直接而又明显的认知导向,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可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可被接受的认知微观世界,语篇的连贯性程度就较高。也就是说,语句扯上的联系越紧密,概念间取得联系的缺省项越少,命题发展线条越清楚,认知加工所需时间和努力越少,连贯性程度也就越高,为“连贯性”范畴的典型,如例[1]。上述条件次之,则连贯性较弱,如例[2]、[3]。上述条件再次之,听话者或阅读者需要运用大量的认知运作才可发现其间的关联性,则该语篇就趋向于成为“连贯性”范畴的边缘成分,此时语篇中概念间取得联系所需缺省项多,命题发展线条模糊,语句扯上的联系不紧密,认知加工所需时间和努力多,如第十章例[33]。

另外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词语所能激活的概念也是具有层次性的,越是处于外围的、边缘的概念被激活的可能性小于处于中心的概念,这同样也说明了连贯的程度性问题。因此,语篇连贯性与认知距离之间存在正比关系:两个分句中词语所激活的概念在认知上距离越近,联系越紧密,发现其间命题发展线索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连贯性就越高。反之则差。

Widdowson(1978:27)所举的同一话语可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它们之间的连贯性程度依次递减:

[1]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They are arresting the demonstrators.

[2]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The fascists are arresting the demonstrators.

[3]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I have just arrived.

例[1]中B的回答直接用了人称代词“they”,明显可与上文的the police取得照应,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较高。例[2]中B的回答用了一个定指性名词短语,通过当下的情景和认知世界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人们便可在the fascists与the police之间建立概念上的照应关系(因为警察常常会动武,会使人们想起法西斯),这两句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低于例[1]。例[3]中B的回答从字面上找不到与A的问话有什么直接联系,在两者之间建立连贯则需要填补较多的信息,所需运作的认知程序也就更为复杂,因此,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就更低了。

我们知道,James Joyce的作品多跳跃式的行文,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他的作品也可视为连贯性较低的作品。

倘若语篇所提供的信息完全超出人们ICM和背景知识,就很难发现句间的连贯性,难以发现语篇有什么统一的意义,如例[4]、[5]、[6],此时,其间的信息就难以有效传递,只能被理解为是思维混乱、语无伦次的表达。

诗歌的重要特征是用词凝练,含义深远。诗歌通过简洁韵美的语言使其寓意浓缩,增大内涵,用高信息密度来实现诗歌的想象力,进而引起读者的情趣,获得诗歌的意境,因此,一般说来诗歌语句之间需要填补较多的缺省信息才能将其连贯起来,也就是说,需要动用较多的认知运作才能理解含意,给读者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这也许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因此,许多诗歌语篇可能会成为“连贯性”范畴的边缘成分。例如:

[4]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这几行之间的语义连贯,特别是第3、4行与第1、2行之间的连贯,则需要依靠较多的ICM以及背景知识才能获得,其间需要填补一系列缺省信息:夏天在英国是一年最好的季节,5月属于夏天,尽管是最好的季节但仍有缺陷,夏天不如您,您比最好的还要好;其中还涉及问答结构、比较框架、转折含义等,另外对“您”的确认更是一个长期以来很有争议的论题。或许,诗歌的魅力正在于确当地运用了这种隐晦的连贯手段,人们可以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做出各种关联遐想。又例T.S.Eliot(1888-1965)的《序曲I》(Prelude I):

[5]The winter evening settles down
With smell of steaks in passageways.
Six o'clock.
The burnt-out ends of smoky days.
And now a gusty shower wraps
The grimy scraps
Of withered leaves about your feet
And newspapers from vacant lots;
The shower beat
On broken blinds and chimney-pots,
And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A lonely cab-horse steams and stamps.

And then the lighting of the lamps.

诗歌中列述了一系列不同的事物:冬夜、牛排、走廊、烟蒂、狂风、暴雨、枯叶、旧报纸、百叶窗、马车、街灯,它们之间初看似乎并不相关,每一分句都有不同的话题,其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而且押韵无规律,句子结构不完整,长短不一,加重了内容上跳跃和断裂,这才形成了Eliot诗歌的自由、零散的风格(参见Short,1982)。或许正是这种句长上的不一致、结构上的不完整、押韵上的无规律、内容上的断裂、风格上的零散,加剧了诗歌所要表现的“腐败、寂寞、黑暗”的气氛,这样更能反映出作者的矛盾心情,形成了一个新的“认知世界”。又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在这首著名元曲中,把11种(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人)看似没什么直接联系的事体简单并置后(特别是前面9个,不像“夕阳”、“断肠人”,后面还有“西下”、“在天涯”加以叙述,就连后面的相关评述都没有),是如何获得其间的连贯性而形成了一个意境深远的语篇呢?只有将它们置于中国文化认知模型之下,运用一系列背景知识,填补大量的缺省信息,才能勾画出该曲中所描写的场景(时间、地点、事物)和人物,将它(他)们所蕴涵的意象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画面,做出正确解读。受过一定中国文化教育的人,都可从曲中所用的一系列修饰语(特别是:枯、老、昏、古、西、瘦、夕、断肠)提取出“凄凉”、“悲观”这一主题含义,特别是“西风”,不同于西方人对“西风”的理解,在汉文化中的喻义常为“清冷”、“凋敝”,“夕阳”常常令人有“生命结束”之感。这样就不难获得这首小曲的意境,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