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保持比例均衡的感觉

发布于 2024-10-11 22:41:16 字数 161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现在,让我们给基根一个机会去解释他的想法。他在本书的第二段这样做了,我将使用这个段落来演示连贯性的另一个原则,也正是这个段落所欠缺的——比例均衡的感觉。

一个现代人不会比一位神职人员的孙子、深受 18 世纪启蒙运动精神熏陶的普鲁士军官更容易接受这个观点。虽然弗洛伊德、荣格以及阿德勒等人对我们观念有诸多影响,但是我们依然保持着那些重要一神论宗教的道德价值观,即谴责所有杀害同伴的行为,只在最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除外。人类学告诉我们,考古学也暗示,我们未开化的祖先的牙齿和爪子可能是红色的;精神分析学说试图说服我们,我们所有人的野性就潜藏在皮肤之下不那么深的地方。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倾向于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现代生活中大多数文明人日常行为表现出来的特征,这样的特征无疑并不完美,但必定是具有合作精神的,而且经常是仁慈友善的。文化对我们来说,是人类行为举止的重大决定因素;在关于“先天和后天”不间断的学术争辩中,“后天”学派博得了旁观者更大的支持。我们是一种文化动物,正是文化的丰富性,允许我们接受自己身上无疑存在的暴力潜质,同时依然相信暴力的表现是一种文化偏差。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我们生活的国度、它们的公共机构甚至法律,都是通过冲突而出现的,通常是最血腥的那种冲突。日常观看的新闻给我们带来流血事件的报道,这些事件往往发生在离我们家乡很近的地区,并且发生在完全否认我们文化常态观念的环境下。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将历史和报道中的教训成功归入一个特殊的、单独的“异类”范畴;至于我们的世界明天以及未来将会怎样,我们的预期一点儿也不会因此而变得无效。我们告诉自己,公共机构与法律已经为人类的暴力潜质设置了一些限制:日常生活中的暴力将在法律下被判为犯罪并受到惩罚,而我们国家的公共机构将采用“文明战争”的特殊形式来行使暴力。

我认为自己理解基根的意思,即人类天生就有一种暴力的冲动,然而今天我们试图否认它。但他这种陈述的势头却是往另一方向推进。在这段文字中,绝大部分内容说的是相反的观点:我们无法控制自己觉察到人性的阴暗面。基根多次提及阴暗面,包括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人类学、考古学、精神分析,我们所有人身上的野性,我们无疑存在的暴力倾向,历史上关于冲突的教训,血腥的暴力,我们日常观看的流血事件报道,人类的暴力潜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读者开始想:那个不能领会这些事情的“我们”是谁?

这里的问题在于缺乏平衡,或者不成比例。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作者阐述一个观点的用语量,与这个观点在整个论证中的重要性不能相差太远。如果作者认为要用九成证据和论证支持某一主张,那么九成的讨论应当用来阐述相信该主张的理由。如果读者只花了一成的时间来了解为什么某个主张是个好主意,整整九成时间都在了解为什么它是一个坏主意(作者则一直坚持它真的是个好主意),那么读者心头留下的印象将与作者的原意偏离得越来越远。作者接下来必须努力最小化自己刚才所言的影响,但是那样只会引起读者的怀疑。基根反复宣称一个不明身份的“我们”顽固且防御性地相信某些事情,试图以此从自己堆砌的反面论证中将自己掘出来,但这只是促使读者心想:“别替我们说话!”读者的感觉是,自己正在受欺压,而非被说服。

当然,负责任的作者必须处理相反的论证和论据,但是如果有足够多的反面材料值得讨论,那么它们理应获得一个单独的章节,专门用来讨论相反立场。而这方面的公平讨论想占多大地方就占多大地方,因为在此用语量大将体现它在这个章节中的重要性。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胜过不断将反例插入论证主线中,强迫读者目光偏离正题。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