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线程(修订版)
- 我是一个 Java class
- Javascript:一个屌丝的逆袭
- Java : 一个帝国的诞生
- JSP 一个装配工的没落
- TCP/IP 之 大明王朝邮差
- TCP/IP 之大明内阁
- TCP/IP 之蓟辽督师
- CPU 阿甘
- CPU 阿甘之烦恼
- CPU 阿甘:函数调用的秘密
- 我是一个网卡
- 我是一个路由器
- 我是一个进程
- 我是一块硬盘(上)
- 我是一块硬盘(下)
- 我是一个键盘
- 张大胖的 socket
- 张大胖学递归
- 学习面向对象的令狐冲
- 张大胖学数据库
- 数据库村的旺财和小强
- 小李的数据库之旅(上)
- 小李的数据库之旅(下)
- 漫画:什么是机器学习?
- 那些烦人的同步和互斥问题
- IE 为什么把火狐和 Chrome 给打伤了?
- 对浏览器村的第二次采访
- 节约标兵 IE 的自述
- EMail 诞生记
- Email 诞生记(下)
- Http 历险记(上)
- Http 历险记(下)-- Struts 的秘密
- 动物王国的面向对象
- 冯·诺伊曼计算机的诞生
- Http Server : 一个差生的逆袭
- 张大胖的加法器
- 从 1 加到 100: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挑战下你的大脑
- 编程语言
- Javascript:一个屌丝的逆袭
- 计算机语言之战
- 我和编程语言的爱恨情仇(上)
- 我和编程语言的爱恨情仇(下)
- Android 为什么选择了 Java
- iOS 为什么选择了 Object-C?
- Basic : 一个老兵的自述
- Node.js : 我只需要一个店小二
- 命令式编程 vs 声明式编程
- 编译还是解释?
- 程序人生
- “架构师"小赵
- 师兄说
- 师姐说
- 小王的架构师之路
- 小李的版本管理系统
- 小超穿越记
- 小李的 Build 之路(上)
- 小李的 Build 之路(下)
- 张大胖改 Bug
- 我的编程之路--大学趣事
- 码农小王的一天
- 小李在外企
- 张大胖的需求估算
- 从厨师到码农
- 聊一聊那些神一样的程序员们(上)
- 聊一聊那些神一样的程序员们(中)
- 聊一聊那些神一样的程序员们(下)
- 谁是互联网之父?
- 一个价值百万的创业教训
- 让自己与众不同 - 提升工作的价值
- 看看你的“易燃性”
- 从无聊的工作中寻找价值
-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计算机?
- 谈谈程序员的职业方向(上)
- 谈谈程序员的职业方向(中)
- 谈谈程序员的职业方向(下)
- 谈谈培训班的作用
- 码农需要知道的“潜规则”
- 学习编程的加速度
- 码农在工作中的必备能力
- 码农和英语
- 老司机经验
-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 我会这么学习 Java
- 假如我是计算机系老师
- 学会编程, 而不是学会 Java
- 从增删改查中突围
- 抽象:程序员必备的能力
- 懒就一个字
- 编程的自学方法
- 小王买房记
- 从一道面试题谈谈一线码农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想写框架的看过来
- 苹果手机变砖头以后
- 如何快速的学习一门技术?
-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谈谈微信应用号
- 什么是企业应用?
- 勿以浮沙筑高台
- 为什么敏捷开发难于成功?
- localhost vs 127.0.0.1
- GitHub/Stackoverflow 找工作时有什么用?
- 动词 or 名词 :这是一个问题
- 如何选择入行语言
- 有时候,沉默是金
- 零 Bug 的代码是怎么炼成的?
- 浮点数为什么不精确?
- 文章错误大全
- Open Source--不要为了开源而开源
- 一不留神,代码就腐化了
- 先做个“键盘侠”, 再来写程序
- 不加断点调试的程序员是好程序员
- 码农必备技能:烂代码的处理之道(上)
- 码农必备技能:烂代码的处理之道(下)
- 学习数据结构有用吗?
- 从现在开始,丰富你的简历
- 那些永不过时的书,你看过几本吗?
- 学好编程必备的一个品质你知道吗?
- 你最爱的 Java
- 搞懂了这几点,你就学会了 Web 编程
- Spring 的本质系列(1) -- 依赖注入
- Spring 本质系列(2)-AOP
- 三层架构和 MVC 那点事儿
- Java 帝国之拨云见日识回调
- 小张的 Duck Typing
- JDBC 的诞生
- JDBC 后传
- 一个不安分的 JDBC 驱动
- Java 帝国之 Java bean (上)
- Java 帝国之 Java bean(下)
- Java 帝国之函数式编程
- Java 帝国之函数式编程(下)
- 关于 Java 初学者需要知道的 10 件事
- JUnit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 圣诞礼物:Java EE 的历史
- Java EE 读书指南
- 给小白的 Java EE 指南
- 给小白的 Java EE 指南(2)
- 给小白的 Java EE 生存指南(3) : XML
- 给小白的 Java EE 生存指南(4) : 一只叫 Tom 的猫
- 给小白的 Java EE 指南(5) : AJAX
- 给小白的 Java EE 生存指南(6) :Java 反射
- 闲聊
- "饿了么"初体验
- 来自大脑的控诉
- 一个高中生是怎么玩自媒体的?
- 尝试 分答
- 到底应不应该上培训班?
- 自学编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 据说 99%的初级程序员看完后都不迷茫了
- 一行代码引发的“血案”
- 对一个死锁问题的思考
- 通过外包进入名企
- 请开往十年前的今天
- 为什么自学中最好有个师傅指导一下?
- 这个网站值得你花时间投入
- 为什么你无法坚持自学编程?
给小白的 Java EE 指南(2)
接上篇《给小白的 Java EE 生存指南》 , 你可以通过公共号的消息历史中查看。 今天继续聊 Web 的事情。
上次说到你发明了 html , http, 浏览器, web 服务器, 这下子把整个世界的信息都链接成了一个了一个大网: world wide web
可是你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 这些 html 都是静态的 , 也就是说你除了浏览你的网站和别人的网站之外,什么都做不成。 用你发明的 HTTP 术语来讲, 就是现在的互联网, 只支持 “GET”
比如说, 你看了哥们的网站,知道广州恒大夺得了 2015 亚冠冠军, 想给他留个言表示一下兴奋之情,这就做不到了。
这是不能令你满意的, 对互联网做扩展吧
先扩展 HTML ,加上一堆新标签 像<form>了, <input>了 什么 type=text, radio, textarea,checkbox 。这样你就可以在 html 中支持输入各式各样的信息了。
你还得扩展 HTTP 协议, 引入一个“POST”这样可以把数据发到 Web 服务器。
Web 服务器当然也得扩展, 接收到 POST 过来的留言数据以后, 肯定得想办法处理啊 ,怎么处理?
无非就是新生成一个 html , 除了把原有的数据保留以外,还要把新的留言相关的数据“动态”的加上去, 这就是所谓的动态页面。
必须得有程序来办这件事情, 你马上就面临两个问题:
(1) 用什么语言来写, 毕竟有那么多语言像 C, Perl , Python, 甚至 Java 都在虎视眈眈呢
(2) 这个程序怎么和 Web 服务器交互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 你弄了了一个叫做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简称 CGI) 的东西, 定义了标准的输入(STDIN) 和输出(STDOUT), 所有的程序都可以从 STDIN 读入数据,处理后形成 html, 然后向 STDOUT 输出 。
这下子任何语言都可以写 cgi 程序了, 网页也变成了“可交互式”的, 整个互联网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各种各样的商业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
( ps : 现在 CGI 技术已经过时了, ASP, JSP, PHP 等技术是主流。
在 Java 的世界里, 把 Apache ,Ngnix 这样的服务器称为静态内容服务器, 主要处理像图片/文件件这样不变的,只读的静态资源,性能非常好; 把 Tomcat, JBoss ,Websphere, Weblogic 等称为动态内容服务器, 主要产生动态内容。
一般的设计会把 Apache/Ngnix 放的前边,接收所有的 Http 请求,如果是静态资源,就直接处理掉, 如果是动态资源,就转发到 Tomcat/Jboss 去处理。 )
等等,还有个小问题, 我的留言我能看到, 别人的留言我也想看到改怎么办? 很明显, 每个人通过浏览器提交的留言都需要保存起来, 在生成页面的时候动态的读取他们,形成 html 。
可以把所有的用户留言都存放到一个文件当中,读取文件形成 html 没有任何压力, 但是你要非常小心处理同步的问题:你提交留言的时候,别人也在提交, 可不能相互覆盖啊 !
这也是为什么 Web 程序都有一个数据库的原因, 数据库帮我们解决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同步问题, 我们只需要向数据库发出 Select, Insert, Upate ,Delete 就好了。数据库的历史要比 WWW 久远的多, 早在大机时代就出现了, 现在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 , 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了。
解决了用户留言的问题, 你接下来要写一个网上售票的应用, 让大家在网上买球票, 买票的时候需要一个购物车, 大家可以把票暂时放到购物车里。
开发购物车的时候发现了你设计的 HTTP 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 : 没有状态 , 因为用户往购物车里加了一个球票, 一刷新页面购物车就空了,里边的所有东西都丢失了。
假设用户 A 在操作, 用户 B 也在操作, 你的 Apache 服务器实际上根本区分不出来谁是用户 A, 谁是用户 B, 只是看到了一个个毫无关联的 GET 和 POST 。 根本记录不下来同一个用户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做了什么事情。
你想改一下 HTTP 协议, 可是悲催的是数以亿计的网站已经在用了, 你想改都改不了了。
于是你想了个办法, HTTP 协议不是有个 header 吗, 在里边做做手脚 :
浏览器 A 第一次给服务器发送请求时, 服务器通过 header 告诉它一个编号 number_a,浏览器 A 需要记住这个编号, 然后下次请求的时候(以及后续所有请求的时候)也通过 header 把 number_a 发给服务器。 这样服务器一看, 奥,原来你是浏览器 A 啊, 就可以把浏览器 A 相关的购物车数据从内存中取出来, 形成 html 发回浏览器 A 了。
浏览器 A 和服务器的这个通过这个编号来交互, 这个过程就称为 : session
用了这一个小伎俩, 这样服务器就把各个浏览器(各个用户)给区分开了。
到目前为止,构建一个 Web 系统最基础的工作可以说已经完成了, 我想起来高中时物理老师说的一句话: 牛顿三定律出来以后 ,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立起来了, 后人的工作无非是刷刷墙, 装饰装饰而已。
对于互联网也是: HTTP + HTML + Web 服务器 + 数据库 就是 WWW 的基石, 后续的工作都是为了提高生产率做的包装和装饰。
最后简单做一个总结: 其实发明创造并没有那么难, 马云说过, 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会, 所以找一找现在你感觉最不爽的地方, 也许能发明下一代互联网呢。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