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二节 隐喻的分类

发布于 2023-04-06 12:00:02 字数 2073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丰富多彩的世界和生活,形成了人们形形色色的认识,也就产生了林林总总的隐喻,随之而来也就出现了各种隐喻理论。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方法、运用不同的观点,就可对隐喻作出不同的分类。

隐喻的分类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分两大部分论述:一、列述一些著名学者的分类方法;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一、著名学者的分类

(一)亚里士多德分法

亚氏在《诗学》中主要是在词层面上理解隐喻的,将其作用主要归结于隐喻词,指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陈中梅译注,1999:149),这样主要有四类隐喻:

(1)以属喻种 :在“我的船停在这儿”句中,以“停”来喻“泊”,因为“泊”是“停”的一种。

(2)以种喻属 :在“他曾做过一万件好事”句中,以“一万”喻“多”,因为“一万”是“多”的一种表达形式。

(3)以种喻种 :在“用铜汲走生命”和“用长边的铜切割”句中,用“汲”喻“切割”,又用“切割”喻“汲”,两者同为“取走”的表达形式。

(4)彼此类推 :当b对a的关系等于d对c的关系时,可用d代替b,或用b代替d。在“老年之于生命就像黄昏之于白昼”句中,可称黄昏为“白昼的暮年”,或称老人为“生命的黄昏”。

有个别学者认为亚氏所谈论的隐喻仅限于名词中,这是欠妥的,从上述所举的例子中可见,他还列举了动词、代词的例子。

(二)Black的三分法

Black(1979:25)不同意将隐喻分为死喻(Dead Metaphor)和活喻(Live Metaphor),主张分出:

(1)消亡隐喻 (Extinct Metaphor):本体和喻体之间已难以建立联系。

(2)潜伏隐喻 (Dormant Metaphor):原为隐喻说法,现人们通常不再将其视为隐喻(unnoticed),若注意一下,仍可有效地恢复出原初的隐喻含意。

(3)活跃隐喻 (Active Metaphor):指明显的隐喻。Black认为隐喻理论应主要研究这一类的隐喻。

(三)L & J的分类

两位教授将隐喻分为三大类:

(1)结构性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s):指隐喻中始源概念域的结构可系统地转移到目标概念域中去,使得后者可按照前者的结构来系统地加以理解,如例[1]中,有关“金钱”域中的相关概念可以系统地映合到“时间”域中,如“钱”可以被花费、浪费、投入、借用,甚至偷盗等,这些概念也可系统地用于有关“时间”表达的隐喻中。又例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关于“铁屋子”的隐喻性用法也可作类似的分析:

(2)方位性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s):运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这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参见第十三章第八节)。

(3)本体性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s),用关于物体的概念或概念结构来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经验。如可将抽象的概念喻说成具体的物体,可使后者的有关特征映合到前者上去,其中可分为三小类:

(a)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s):把经验视作实体或物质,通过后者来理解前者,就可对经验作出相应的物质性描写,如指称、量化、分类,使其带上某类物质的特征,加以引申,进行推理,分析其相应的原因等。例如Reddy(1978)曾提出管道隐喻(Conduit Metaphors)的观点,其核心隐喻为:Ideas are objects.如果我们将心智视为计算机,心智就有了“输入、输出、检索、运算、符号”等隐喻性说法。

(b)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s):将本体(不是容器的事物、大地、视野、事件、行动、活动、状态、心境等)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例如:

[4]Out of sight,out of mind.

[5]go into action,put into operation,come into vision/use/my mind …

等。

(c)拟人隐喻(Personification):将事体视为具有人性就是一个明显的本体隐喻。例如:

[6]His theory explains to us that …

[7]This fact argues against …

[8]Life has cheated me.

(四)我国学者的分类

由于当前所讨论的隐喻相当于部分比喻(Trope,Figure of Speech),它就与修辞格密切相关,而比喻、辞格的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我国刘勰曾提出比义(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义理)和比类(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具体的形貌)的分法(参见第十三章第五节),宋代陈骙曾将比喻分为十大类:直喻(即明喻)、详喻、类喻、对喻、简喻、隐喻、诘喻、引喻、博喻、虚喻。冯广艺(2002:128)曾对陈骙的分类与现代修辞学的分类作了如下对比:

图 12.1

徐炳昌(1983:286)曾将隐喻分为八类:

(1)判断式 :A是B

(2)偏正式 :A修饰B,或B修饰A。

[9]:思想感情的潮水,花岗岩头脑

(3)同位式 :A+B,B+A。

[10]:母亲,我的祖国。祖国,我的母亲。

(4)并列式 :分句A,分句B。例如:

[11]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2]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

(5)替代式 :只提喻体,不提本体,以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13]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14]世上只有藤缠树,哪有树缠藤。(藤:男;树:女)

(6)描写式 :只有本体,不出现喻体,用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描写本体。例如:

[15]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其喻体为:狗)

(7)迂回式 :先说出喻体,然后撇开喻体,转而点出本体,与“兴”相似。

(8)故事式隐喻 :故事本身是喻体,它所阐述的道理是本体。

冯广艺(2002:5)曾列出了44种比喻,如:喻代、提喻、倒喻、缩喻、对喻、引喻、扩喻、补喻、逆喻、互喻、环喻、反喻、交喻、回喻、迂喻、递喻、进喻、连喻、联喻、类喻、又喻、套喻、例喻、中喻、曲喻、语喻、质喻、讽喻、事喻、物喻、字喻、词喻等。

王德春(1987)在《修辞学词典》中将比喻分为20多种。

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一)从表现形式分类

从表现形式角度可将隐喻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显性隐喻中须有诸如:like、as、as if、as though等一类的喻词,一般被称作明喻(Simile),英语的典型形式是A is like(as)B.汉语典型的表达形式为:A像(似)B。亚氏把明喻和隐喻视为同类,并认为后者为前者的缩略形式,前者是从后者派生而来。而隐性隐喻没用“like、as”或“像”一类的(字)词,英语中用be一类的词,汉语用“是”、“为”、“成为”等来直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从派生性角度分类

从派生性角度可将隐喻分为:根隐喻(Root Metaphor)和派生隐喻(Derivative Metaphor)。前者指位于一个概念结构中心的隐喻,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较多的相似性,或常被视为同一种事体,并在此基础上可派生出其他很多隐喻,L & J所说的“隐喻性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s)”或“概念性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主要就是指这种根隐喻,它存在于我们概念系统的中心,常已成为一种基本信念,往往不为人们所意识到。例如L & J(1980:27)认为:

[17]The mind is a machine.

是一条根隐喻,在其之上可形成以下派生隐喻:

[18]We're still trying to grind out the solution to this equation.

[19]My mind just isn't operating today.

[20]Boy,the wheels are turning now!

[21]I'm a little rusty today.

根隐喻对于人类概念系统的形成、认识世界的方式、日常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还会约束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L & J(1999)曾尝试用几条根隐喻来解释哲学中某些重大议题是如何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的。

(三)以相似性在认知中的作用分类

从这一角度可分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前者指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人们不自觉,或较容易就可发现其间的相似性;而后者主要指人们在认知基础上将本体和喻体并置使用后,就在两者之间创建出一种新联系,从而使得人们可从一个新角度来认识事体。

很多学者认为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如不少学者将隐喻视为是一种省去“像”、“似”、“犹如”等词语的简缩的明喻(Davidson,1998:856,869 )。Searle(1979:86—87)就曾论述到相似概念在阐释任何字面表述的过程中都起到关键的作用(a crucial role)和基本的作用(an essential role)。G.A.Miller也十分明确地认为隐喻的陈述是关于相似性的陈述(Searle,1979:91)。Davidson(1998:846)于1978年指出:

一个隐喻使我们注意到在两个或更多个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常常是新奇的或令人惊奇的相似性)。这个司空见惯的正确观察结果导致(或者说似乎导致)一种关于隐喻意义的结论。

Searle(1979:91—93)后来又指出对隐喻的理解不一定完全依靠相似性,他说:

尽管相似性常常在对隐喻的理解中起作用,但是隐喻的断言并不必然是一个对于相似性的断言。……相似性与隐喻的产生和理解有关,与隐喻的意义无关。

相似性的功能是作为一种理解的策略,而不是作为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见,Searle对“隐喻基于相似性”的观点采取了一种调和的态度,两者既有关系,也没有关系。而L & J(1980,1999)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强调了隐喻可以创造相似性,而不是基于相似性。他们(1999:126)曾列举了四条理由来批驳隐喻基于相似性的观点:

(1)相似性不是早已存在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2)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确有共通之处,但隐喻并不仅仅表达了相似性;

(3)相似性是个对称概念,这样又何以能区别出始源域和目的域;

(4)概念可通过不一致的隐喻来加以表达。

例如:

[22]Money is the lens in a camera.

在“金钱”和“照相机镜头”之间本来不存在什么客观的或已为常人所接受的相似性,完全是认知主体通过自己的认知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某种相似性联系(照相机镜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不同面貌,金钱也可检验出一个人的品质),运用隐喻手段展现出来,从而使人们对“金钱”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当然,这两种隐喻的区分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例如:

[2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对于不熟悉苏州的人来说,当他第一次听到这一隐喻性说法之后,就将“苏州”和“天堂”置于一起,从而会想象出苏州的美,犹如置身于天堂,此时就在两者之间创造出一种相似性的关系。而对于熟悉这一说法的人来说,在两者之间早就有了这样的隐喻性联系,因此听到这句话时也就无所谓会创造出什么相似性,而更会觉得是基于相似性作出的隐喻,因为苏州、杭州确实很美,就是人间天堂。有一位教授从杭州调到苏州来工作后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从一个天堂来到了另外一个天堂。”这一说法对于苏州人来说更多的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

我们认为隐喻与相似性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因此语言中既有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同时隐喻也可创造相似性。束定芳(2000:59)也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隐喻都包含这两种情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第十点和第七节)。

(四)从词类角度分类

亚氏将隐喻主要局限于词汇层,这从他对隐喻所作的描述可见(参见第一节),但当代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范围已大大拓宽,除明喻(Simile)外,包括转喻(Metonymy) 、提喻(Synecdoche)、反语(Irony)、引喻(Allusion),还可包括:部分谚语(Proverb)、讽喻(Allegory)、谜语(Riddle)、通感(Synaesthesia)、寓言(Parable)、成语(Idiom)、歇后语等。Goodman(1968)主张将语言中所有比喻性说法都视为隐喻,其大致等同于Trope、Figurative Speech、Parable等。这样隐喻就会涉及许多词类,乃至所有的词类(Fontanier,1980:99)。因此,从词类角度可将隐喻大致分为:

(1)名词性隐喻(命名式隐喻) :由名词构成的隐喻,可充当句子的主语、表语、宾语、同位语等。如英语中的egghead(知识分子)、Prince of Darkness(撒旦)等。Keith Fort(“The Coal Shoveller”)对雪的描写:

[24]Out of the window he saw the curtain of snow that was falling over the street.

[25]The snow is falling harder outside — the blanket is making all men equal in cold and misery.

汉语中的“坏蛋”、“狗腿子”、“白骨精”、“樱桃小口”、“电灯泡”等也属于这类隐喻。《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一则新闻标题:

[26]宠物医院新行当,竟为狗们当“红娘”

(2)动词性隐喻:主要表现在语句中主语和/或宾语与动词之间的非常规搭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如语言中许多拟人化的表达法 。其中可分出三种情况:

(a)主谓搭配新奇,如载于《英语世界》2000年第10期上两篇文章的标题:

[27]WTO finally opens its door to China on Nov.10,2001.

[28]A Bird Takes My Breath Away(by Roderick Nordell

[29]Old-Fashioned Romance Keeps Them Going Strong(by Billie Bond

在主谓之间都是用了一种新奇搭配,“open the door”、“take”、“keep”原是指人的动作,现作了拟人化用法。

[30]张玉宁“触电”(《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

[31]某某影星在“充电”

[32]古稀之年忙“充电”(《扬子晚报》2001年11月18日)

[33]知识更新快,脑袋“充电”忙(《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

[34]他俩谈恋爱“来电”

“触电”、“充电”、“来电”原应属于物理学上的概念,现在转作它义,甚是新奇。张玉宁本为足球运动员,偶尔上了一会电视节目,则被喻说成“触电”,接触到了影视圈,上了屏幕。而我们知道“触电”本来是指人过了电,但这里巧用“触电”作隐喻,确实达到了一种吸引读者的目的。对于蓄电池来说,电用完了可以再充,对其增加能量,而对人来说,“充电”则意味着增加新知识,也是一种能量增加。人轻微触电后会发麻、发抖、兴奋,谈恋爱就需要这种感觉。

[35]昨夜世界为中国喝彩(《姑苏晚报》2001年11月11日)

“喝彩”原是与人搭配使用的,这里将其与“世界”连用,很有新意。

[36]众宽带商“圈地”,网通“潜入”民宅(《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

[37]鞋城3折“大跳水 ”(同上)

[38]今冬苹果竞“穿衣”(同上,2001年11月18日)

用“圈地”、“潜入”来喻说当今的电子通讯网;用“大跳水”来指直线向下的大跌价;用“穿衣”来形容给苹果外面包了一层纸。

[39]苏宁“轰炸”河西业界 (《现代快报》2001年11月10日)

是说南京的苏宁电器商城采取了大销价措施,以图抢占河西店的市场。

(b)动宾搭配新奇,如:上述讲的苏宁电器商城还扬言要让对手看看“原子弹” ,这就属于一种非常规动宾搭配,以说明这一措施具有“原子弹”的威力,正好还可与“轰炸”对应起来。

[40]靠山吃山

将“山”喻说成一种能吃的东西。英语例句:

[41]China's color TV industry,cornered by a price cutting race,pins its hope on China's WTO entry.(China Today

[42]to drive at the main ideas of the writer

上述例句中的corner、pin、drive at都是隐喻性用法。

(c)主谓宾三者搭配都新奇,如罗素所举的一个例子(Searle,1979:94):

[43]Quadrilaterality drinks procrastination.

谓语动词drinks与主语和宾语的搭配都属新奇用法(这里应将quadrilaterality理解为战后四国裁军会议)。又例:

[44]China's laws cut to fit WTO cloth.

[45]His eyes rested on her.

“cut to fit”的主语、宾语都是新奇用法;“rest”原指“休息”,被隐喻性地用到了“目光”和“她”上。

[46]思想流溢于笔端。

“流溢”原指“水”,这里被用到了“思想”和“笔端”上。

[47]毛孩子出炉处女作。

是在说年纪轻轻的人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在这两个例句中,主谓宾都是隐喻用法。

(3)形容词性隐喻

[48]a thinking cap,就隐含了

[49]This cap is able to think.

[50]a learning robot,就隐含了

[51]This robot is good at learning.

[52]奔跑的火光

[53]迷你价(《现代快报》2001年11月10日)

[54]“短平快”培训(《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

等。汉语中这种隐喻有时又可叫偏正式隐喻,还可分为两种:

(a)常见式:喻体+的+本体

[55]海洋(似)的麦田

(b)倒喻:本体+的+喻体

[56]抗战胜利的果实,麦田的海洋

另外,汉语中还有很多这类隐喻不用“的”:心花、眼帘、麦浪、血海、夜幕、光线;还有被人们称为摹状名词的:瓜子脸、马尾松、猫头鹰、鸡毛菜、鸡胸、仙人掌、人字形、十字街、五指山、乳山、葫芦岛,等等。

(4)副词性隐喻

[57]to take the notes mentally

本来记笔记用手、笔和纸,这里却说用“心”来记。

[58]百姓热说“入世”

“热”本来是表示温度的,在这里转用来修饰“说话”。汉语中摹状形容词(如:笔直、雪白)和摹状动词(如:瓜分、林立、鸟瞰、云集、吻合、龟缩、席卷)也可归入这一类。

(5)介词性隐喻

认知语言学家假设: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空间和自身开始认知世界的,介词最原始的意义多是用来表示空间关系的,然后从空间关系不断向其他认知域扩展,从而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和丰富表达力(参见第十三章第八节)。

亦有学者将(2)、(3)、(4)、(5)四类隐喻称为“述谓式隐喻”。

(五)从语言层面角度分类

(1)语音层面 (见第三节)

(2)词句层面

隐喻效果常常与具有隐喻性的词语有关,通过本体与喻体在词语意义上的冲突,化解矛盾,求得统一,就能在句级上产生出隐喻性的句义。

许多谚语常常是一个句子,其意义从整体上充当喻体,而被喻说的本体常不出现,例如:

[59]A little pot is soon hot.(比喻:量小者易怒。)

[60]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比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61]Many a good cow hath a bad calf.(比喻:优秀的父母未必能养育出好子女。)

(3)超句层面

学者们一般认为,话语可小到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乃至一篇文章,一组作品。话语与词、句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语境因素上,因此只要是用于某一特定语境中的词句、篇章都可视为话语。此处用“超句”这一术语来指大于句子的层面。隐喻不仅局限于词句平面,还可能出现在超句层面。例如在《王保长新传》中有一段对话:

[62]A:我现在是中统的特务,权力大得很啊!
B:有多大?
A:只要是哪个县长、乡长的我看不顺眼,就拉出去毙了!

权力是个抽象概念,用“大”来描写,令别人没数,所以A就用了一个具体的事例来比方,具体解释自己的权力有多大。

下面是一段隐喻性话语的例子:

[63]抗战胜利的果实应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他。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摘自毛泽东《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在这一段话语中,毛泽东同志以“栽桃树”、“浇水”“摘桃子”分别来喻指:“人民坚持八年抗战”、“流血流汗”、“抗战的果实应当归于人民”。

苏轼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本身就是一个小语篇,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含有深刻的哲理,以说明“当事者昏旁观者清”的道理。

有时一整篇文章就是一个大隐喻,如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主要就是以隐喻为主线,运用若干“比”的语句,且比中有比,“大比”套“小比”,整篇以“白杨树”来喻说北方农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所表现出质朴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给广大读者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深刻印象。

另外,笔者前几年还看到一篇以“顺手牵羊”为题的告示,主要讲述作者书包里的几百元钱被人偷走一事,文中讲述了“牵羊的过程”、“被牵者的痛苦”、“牵者之过”以及“对顺手牵羊的补救”,不失为一篇运用隐喻的好文章。

寓言是一种“寄托寓意”的言论,多用假托的短小故事或自然物拟人手法来寄托作者某些精深的思想观点,说明某些道理或教训,带有劝诫或讽刺的性质,成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设置的巧妙情节和形象性语言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吸引读者。寓言是一种典型的隐喻性篇章,也可视为是一种隐喻扩展。

在寓言中用一个故事来进行比喻,它的主题多是借此喻彼,言远指近,托古讽今,以小识大,以浅见深,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因此,故事本身是喻体,它所阐述的道理是本体。在一个寓言故事里,可能说出要想直说的寓意,也可不直接说出来,也就是说在一个寓言中,可能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也可能是喻体与本体都出现,此处例略。

(4)语法隐喻 (见第四节)

(六)从新奇性角度分类

从隐喻本身所具有的新奇性角度可分为:死隐喻(又叫死喻:Dead Metaphor)与新奇隐喻(Novel Metaphor)。

当原为隐喻的说法逐渐变为人们的日常说法,或成为用熟了的词语,其隐喻意义已不再为人们所注意,或者说一个词语的隐喻义与其原义之间已失去联系,被人忘却或该隐喻性用法已年代久远,喻体的某些语义特征已成为本体的一部分,隐喻的意义和作用此时已被削弱,也就成了“死隐喻”。其实这个术语本身是一种矛盾说法,死隐喻并没有死,一直活着,它们是通过不断的使用而“死亡的”,但是它们的不断使用暗示出它们满足某些语义的需要(Searle,1979:88)。

Halliday(1985:348)曾将语言的发展史视为主要是非隐喻化的过程,他指出:

Much of the history of every language is a history of demetaphorizing of expression which began as metaphors gradually losing their metaphorical character.Again this is most obvious with lexical metaphors:no one now thinks of source as a metaphor,in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 or dream in I wouldn't dream of telling him; or barrier in there is no barrier to our mutual understanding. (每个语言的历史大部分是表达非隐喻化的历史。语言表达原是作为隐喻开始的,后来渐渐失去了隐喻特征,而且最明显的就是词汇隐喻,现在已没人知道在“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 ”中source 用作隐喻,或在“I wouldn't dream of telling him”dream 用作隐喻,或在“there is no barrier to our mutual understanding ”中barrier 用作隐喻。)

原来的隐喻性表达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步成为语言中的常见用法,从而使人们再也不觉得它们是隐喻,新奇隐喻变成死隐喻的过程也就是语言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成为Halliday的意义进化论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假设人类的原始语言始源于直陈式表达,此时人类初民的认识活动、语言表达与现实世界、实践活动直接对应。但由于人类逐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掌握了推理本领,获得了包括隐喻在内的认知策略,扩大了自己的认知范围,创造出种种新奇隐喻,从而不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表达。

我们说了若干年的“山头”、“火柴头”、“火车头”,在这些表达中,人们不再注意这些说法中的“头”与其原来表示身体部位“头”之间的关系,此时“头”的用法就成了死隐喻。当然,最初将火柴杆能擦动生火的一端叫做“火柴头”,将拉动一长串车厢跑动的机车称为“火车头”时,它们是“新奇隐喻”,但随着这些隐喻词语的普及,成为司空见惯的说法,也就成了死隐喻。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语言主要就这样经历了“直陈——隐喻——非隐喻化”的发展过程。

新奇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有关(参见第3点),它产生于本体和喻体两概念间的较大差异,将不可“同日而语”的概念置于一起,超出了原有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新奇”便由此而生,例如:

[64]查尔斯遭遇“玫瑰巴掌”(《现代快报》2001年11月10日)

是说英国王储查尔斯在拉脱维亚访问时,被一名妇女用玫瑰花在脸上抽了一下,因为她反对英国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这本不算什么“巴掌”(没用手)被喻说成了“巴掌”,“玫瑰”与“巴掌”本是不相干的两个概念,将它们搭配使用,确实使人觉得新鲜,不失为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新闻标题。

新奇隐喻与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密切相关。为了揭示事体间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特征,故意用一个较为陌生的关系来表述某事,从而形成了较为新奇的隐喻,如:

[65]旅交会明春在宁揭头盖(《现代快报》2001年11月10日)

这里借用“结婚”用语来喻说旅交会,两者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并置后使其产生了某种距离感,从而可使人们产生陌生化的感觉,这就出现了新奇隐喻。

当然,在死隐喻和新奇隐喻之间还有一个程度问题(详见下文)。

由于有些死隐喻已成为一个词语的正常意义的一部分,一个词语的隐喻性用法“从新到旧”的过程实际上就成了该词语不断扩展词义的主要途径。Goatly(1997)认为整个英语词汇都是建立在隐喻模式之上的。今日的词汇是昨日隐喻意义的沉淀,一个词今日的隐喻意义很可能成为该词日后的字面意义。

(七)从要素共现角度分类

谭永祥(1981)主张应当用一个统一标准来对比喻进行分类,他提出可依据“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成分的隐现作为划分明喻、隐喻和借喻的标准:三者都出现为明喻,出现本体和喻体的则为隐喻,只出现喻体的为借喻。但我们认为仅用这三者来做标准似乎太简单了。因为一个隐喻(含明喻、借喻等)可包括本体、喻体、喻底、喻词这四大基本要素。本体和喻体之间所具有的或创造出的相似性关系可视为一个隐喻的“喻底(Ground)”,就像谜语有谜底一样,因为每个隐喻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小小的谜语(束定芳,2000:103)。在例[23]中的“苏杭”与“天堂”之间的相似性,或喻底,就是“美丽的地方、美好的生活”。“喻底”在英语明喻中常被置于第一个as后明说出来,如要向人解释清楚例[23]的含义,就可说成:Suzhou and Hangzhou are as beautiful as a paradise.

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将隐喻视为省去喻底、喻词的明喻,是隐喻的浓缩形式,这就是亚氏所说的“明喻也是一种隐喻,其差别很小,它们其实是同一回事”。现我们根据本体、喻体、喻底三者共现情况将隐喻表达分为:

(1)三者同现 :即本体、喻体、喻底共现于一个隐喻语句之中,例如:

[66]Autumn night is a symphony of songs.

将“秋天的夜晚”喻说成“交响乐”,喻底在于“歌”,因为秋天的晚上有很多虫子在“唱歌”。又例:

[67]Youth flees on feathered foot.

在youth(本体)和feathered foot(喻体)之间形成一个隐喻。而且这里的feathered就相当于喻底。汉语中说:

[68]这种婚姻简直就是毫无自由而言的牢笼。

其中既有本体(婚姻),也有喻体(牢笼)和喻底(毫无自由)。又例“苛政猛于虎”,则是在将“苛政”喻说成“虎”时,其间的喻底是“猛”。

有时后半句就将前半句隐喻的喻底作了交代,例如:

[69]我又不是一条狗,谁都想来使唤我。

后半句就解释了我不是狗的喻底:听人使唤。

英语中有一种特殊的隐喻句型:A and B is X.一般来说,其中A是本体,B是喻体,X为喻底,如:

[70]Love and a cough cannot be hid.

用“咳嗽”来喻说“爱情”,喻底是“难以掩盖”。

Gibbs(1999:31)曾论述了一种复杂的xyz式的隐喻结构,如许多谚语就运用了这种格式:

[71]Language is the mirror of the mind.

[72]Religion is the opiate of the masses.

[73]Wit is the salt of conversation.

在这种隐喻结构中,既有本体x,又有喻体z,但其间的喻底y要通过与y概念域有关的w才能被理解,它们可能会构成这样的比例关系:

如在例[71]中,语言x与心智z的关系就等于镜子y与反射w的关系。

(2)本体+喻体 :即一个隐喻语句中只有本体和喻体,如将[68]中的喻底“毫无自由”省去,说成:

[74]This marriage is a jail.(这种婚姻简直就是一个牢笼。)

则仅有本体和喻体,其喻底需要人们通过推理而获得。

(3)只有喻体 :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可省去本体和喻底,只有喻体而无本体,以喻体代替本体 ,如:

[7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以喻体代替本体[人多办法多])上文例[68]还可只说成:

[76]“Why not out of this jail?”或“何不跳出这牢笼呢?”又例:

[77]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78]抢匪当众与人“拔河。”(《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

这是一个只有喻体而无本体和喻底的隐喻表达,正是这种没有点明本体和喻底的标题,才更具有吸引力,读者往往急于知道为什么“拔河”要加引号,指的是什么?看完报道之后,原来一个抢匪在成都火车站公然抢夺一位姓郭女士肩上的挎包,用力地拽着她的包,而郭女士就是不松手,竟拖着她一路狂奔十多米,上百名看客竟然冷冷地看着这一切。那位郭女士咬着牙关和那位抢匪“拔河”。

“拔河”原是一种由两方参加的竞争性游戏或比赛,有观众,有游戏器材绳子,有裁判,双方要咬紧牙关奋力拼搏,最终要有输赢等。这里的两方就是郭女士和抢匪,这里的观众就是那些上百个在旁边观望的看客,拔河的器材就是包带子,一方拼命在抢夺,另一方在拼命保住自己的包,这种场面被恰到好处地喻说成“拔河”,可谓形象,将“拔河”中许多特征系统地映合进入到了这一抢劫活动中来,主要喻底在于“争夺”,不同之处在于原来的游戏成了抢劫,没有裁判员,最终仅是抢匪的仓皇而逃,很难说是郭女士赢了,她自己无辜遭到这种袭击,还落个遍体鳞伤。

在语言交际中为求隐含效果或忌讳某词,则会故意采用迂回等说法来隐去某词,例如描写喜、愁的诗,而全诗中却全然不见这些词。又例一个发生在酒店中故意不说“水”的故事(顾客恐酒中掺水):

[79]顾客问:君子之交淡如何?(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伙计答:北方壬癸已调和。(五行“北方壬癸水”)
顾客说:有钱不买落花流。(落花流水)
老板连忙赔笑说:对面青山绿更多。(青山绿水)

莎士比亚第18号十四行诗的第一句:

[80]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中的thee究竟在喻指谁,有多种解释。或许其生命力正在于不明说之中。

曹植的《七步诗》也是一个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的诗:

[81]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只说出了喻体“萁”、“豆”,而未提本体“曹丕”和“曹植”。

高尔基写于1901年的《海燕》就是一个只有喻体,而未提及本体的典范,其实这个本体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在作品中没有明说出来罢了:用汹涌的大海喻指日益高涨的革命力量,用暴风雨喻指席卷一切的革命风暴,用海燕喻指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用海鸥、海鸭、企鹅喻指害怕革命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4)只有本体

一般来说,隐喻就应该有喻体,若无喻体,就无所谓有隐喻,但在特定的场合,基于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模型、背景知识、特定语境,只提本体而不说喻体亦可能产生隐喻性含义,也就是说喻体往往在不言之中。Low(1999:221)曾分析了:

[82]This paper thinks …

的隐喻结构,从表面上看,这一隐喻只有本体paper,而没有出现喻体person,但从认知上来说这一表达隐含着“THIS PAPER IS A PERSON”这一概念。在汉语中也有此类情况,现按“本体、喻体、喻底”的不同组合情况分别举例如下:

[83]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缩。

这个隐喻表达既有本体又有喻体,也有喻底(通过后半句则表达出来),若说成:

[84]我们面对着这类弹簧式的困难。

则无喻底,而且构成了一个“喻体+的+本体”的结构。若说成:

[85]对这类弹簧,我们有的是办法。

则只有喻体,而无本体。但若说成:

[86]对这类困难我们并不怕,该压就压。

从上述背景知识中以及句中的“压”字,我们也可体会出其中的“这类”指“这类弹簧式的困难”,就是只有本体,而无喻体,但人们根据特定语境可理解被省略的有关喻体。

(5)本体+喻底

[87]曙色(像湖水)流动在原野尽头。

这是一个“本体(曙色)+喻底(流动)”的表达结构,省去了喻体“像湖水”。这里有点像传统语法上被叫做搭配不当的句子,但运用得当就有可能成为隐喻。

[88]The shrubs struggled to survive in the desert.(The shrubs are soldiers.)

(6)喻体+喻底

在有些隐喻中,可能只出现喻体和喻底,而无本体,例如汉语中的歇后语常有这种情况:

[89]卖水的看大河——全是钱。

[90]水萝卜——皮红里白。

只有将这个歇后语置于特定的上下文中才能看出它的本体来。

墨子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属于这一类,“朱者”为喻体,“赤”为喻底;同样“墨者”是喻体,“黑”为喻底,句中未出现本体。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

[9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喻体为“春蚕”、“蜡炬”,喻底为“丝尽”、“泪干”。正是这里没有出现本体才使其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间,可用来喻指多个本体,使其有了多种解释,如这两句可常用来描写爱情、教师等,当然还可指其他很多人或事,使其有了多种隐喻意义和不同用法。

(7)多喻体共现

有时在一个语句中时常会出现两个或多个隐喻性表达,如:

[93]Milestones on China's long march to WTO entry.

“milestone”、“long march”、“entry”都是隐喻性的用法。

[94]“花和尚”摇身成“员外”(《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

扮演《水浒》中鲁智深的演员臧某后来又在《浪迹天涯》中扮演了一回“员外”。

有时一个主体或话题会使用连续的几个喻体加以表达,例如:

[95]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96]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97]Beauty is but a vain and doubtful good;
A shining gloss that vadeth suddenly;
A flower that dies when first it begins to bud;
A brittle glass that's broken presently …
(Shakespeare:The Passionate Pilgrim
漂亮只是虚荣而又难料的美好,
耀眼的光彩很快就会陨消,
像一朵刚开放的花随即就可衰凋,
像晶莹的玻璃转眼就会破碎。

用两个以上的喻体来喻说一个本体或话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表达一个事体,展示本体多样的形象特征,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本体。在多个喻体之间存在各种关系,例如:

(a)多个喻体可能同属一类,称为“类喻”。有时几个喻体可能会以选择形式出现,用“既是……,又是……”一类的连接词语。

(b)多个喻体可能属不同类,称为“博喻”,见例[95]、[96],还可参见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c)多个喻体可能构成对比或比较,称为“对喻”。

[98]Love is a rose war.

这实际上相当于两个隐喻:

[99] Love is a rose.和

[100]Love is a war.

(d)喻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反复联想才能获得隐喻意义,称为“曲喻”。

[101]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草是绿的,从草的绿想到罗裙的绿,从绿罗裙想到穿罗裙的人,于是看到绿草就联想到那人,因为爱那人就要爱绿草。这耐人寻味的诗句正是来自深度性隐喻的用法之中。

(8)复杂隐喻

在一个语句中可能会用上数个本体和数个喻体,可称之为连喻。这些本体和喻体之间可能存在各种关系,例如:

(a)联合式:本体是联合式结构,喻体也是联合式结构,例如:

[102]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衣带一样缀满山谷和原野。
水库:镜子;运河:一条衣带

[103]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整顿党的作风》
马列主义:箭;中国革命:靶

(b)回旋式,又叫“互喻”,在紧密的两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互换,给人以一种回旋的感觉,基本格式是:A像B,B像A。如苏轼说过:

[104]雪是古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c)顶真式,如:

[105]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
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
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能够结合在一起。(斐多菲《我愿意是树……》)

(d)包孕式,隐喻中包含着隐喻,例如:

[106]你是革命的万能机床 上的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贺敬之《雷锋之歌》)

全句是一个隐喻,其中包含着另外一个隐喻(本体+的+喻体)。

(e)分叉式,又叫“派生用喻”,其后的比喻是在前面比喻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107]The cafeteria of Three Counties Hospital was a traditional meeting place for most of the hospital grapevine,its stem and branches extending tenuously to every section and department within Three Counties' walls.(Hauley:Final Diagnosis

先将三郡总医院喻说成“葡萄藤”,然后又用stem、branches喻指各个总院的科室。

[108]扯动一根毒藤,牵出一串毒瓜(《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

是指南京警方破获特大系列吸毒案,顺着“毒藤”向下摸,就会有“毒瓜”,也正可用来证明喻体映射的系统性现象。

(f)分析式隐喻:举出一个具体的事体进行仔细分析,来喻说其复杂性。

[109]The chess-board is the world:the pieces are the phenomena of the universe;the rules of the game are what we call the laws of nature.The player on the other side is hidden from us.We know that his play is always fair,just and patient.But also we know,to our cost,that he never overlooks a mistake,or makes the smallest allowance for ignorance.(Thomas Henry Huxley)

首先将世界比作棋盘,随后对其作仔细分析,运用了“棋子”、“下棋规则”、“棋手”等与喻体“下棋”有关的词语来喻说世界的复杂性。又例:

[110]打仗只能一仗一仗地打,敌人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工厂只能一个一个地盖,农民犁田只能一块一块地犁,就是吃饭也是如此。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吃饭:这顿饭我们能够吃下去。但是具体地吃,却是一口口地吃的,你不可能把一桌酒席一口吞下去。这叫做各个解决,军事书上叫做各个击破。(毛泽东《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