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第 1 章 帝国的余辉:ATT
- 第 2 章 蓝色巨人:IBM
- 第 3 章 水果公司的复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 第 4 章 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 第 5 章 奔腾的芯:英特尔-Intel
- 第 6 章 IT 业的罗马帝国:微软-Microsoft
- 第 7 章 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
- 第 8 章 英名不朽:杨致远、菲洛和雅虎公司
- 第 9 章 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
- 第 10 章 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
- 第 11 章 硅谷的另一面
- 第 12 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 第 13 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 第 14 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 第 15 章 高科技公司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 第 16 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 第 17 章 挑战者:Google 公司
- 第 18 章 成功的转基因:诺基亚、3M、GE
- 第 19 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
- 第 20 章互联网 2.0
- 第 21 章金融风暴的冲击
- 第 22 章云计算
- 第 23 章下一个 Google
- 后记
19.3 戴尔的虚拟工厂
一个传统的制造业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七个环节才能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当然,产品需要市场推广和广告推销。)一个企业或者投资人,需要先投入资金,然后经过这么一大圈才能挣到钱。所有的公司总是在尽可能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以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率。六十年代,日本人在将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的概念扩展到仓储运输和整个加工制造中,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的成本。在很多日本工厂里,没有库存零件,当第一批零件用完了,第二批已经用汽车送到,而第三批正在路上,第四批在上家的流水线上。同样当产品一下流水线,开往港口的汽车已经准备装货了。这种高效率,使得“日本制造”打败了美国和欧洲制造,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欧美日大公司开始在东南亚和中国建工厂,将加工制造这个环节的成本压到了最低。
其实,最聪明的办法是直接减少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环节,这样资金从投入到收回最快,利用率最高,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计算机制造商戴尔(Dell),它将上述七个环节减少到两个,使得它打败各家兼容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
戴尔公司以它的创始人麦克戴尔名字命名。戴尔和盖茨、乔布斯一样,也是一个没有读完大学的创业者。和中关村无数攒 PC 的人一样,戴尔 1984 年还在奥斯丁的德州大学读本科时就开始攒 PC 机卖。一个暑假他挣了一辆宝马汽车,尝到攒 PC 机甜头的戴尔干脆退学专职攒 PC,并且成立了戴尔公司。戴尔公司相比当时的 IBM,甚至兼容机的龙头老大康柏(Compaq)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可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PC 机起步时,比戴尔大的兼容机公司不计其数。但是戴尔在商业模式上改进了传统制造业从设计到销售的过程,使得戴尔计算机的价格比其竞争对手低得多,市场占有率渐渐成长起来,到 2000 年终于成为美国最大的个人计算机制造商。
和很多制造业外包一样,戴尔为了降低成本干脆不设工厂,而由东南亚主要是台湾的 OEM 工厂加工。这样,它就不需要投入资金于建工厂和维持工厂的开销。接下来,戴尔干脆将产品设计也外包了。自己攒过 PC 机的读者会知道,PC 机的设计其实没有什么学问,和搭积木差不多。至于原料采购,戴尔每年和英特尔、AMD、Seagate 等几家主要 PC 的芯片和配件生产厂商谈好协议,由这些公司直接将货发给那些 OEM 厂,便省去了原料采购和一半的仓储运输的环节。(计算机成品从 OEM 厂到顾客的仓储运输现在尚未省去。)最后,戴尔在销售渠道上做文章,将批发和零售商的利润降到最低。
像计算机这样的产品,过去设计、制造和销售(包括市场推广)分别占售价的三成、三成和四成。也就是说零售价在一万人民币的微机,制造成本只有三千元,开发成本也大致这么多,而广告和批发零售的耗费和利润占掉了四千元。现在戴尔把开发和制造的成本压到了最低,现在开始打批发和零售商的主意了。戴尔一直坚持直销,它基本上不设批发商,在很长时间里也很少通过零售商分销。戴尔有自己的销售人员负责向企业级的大客户推销产品。而对于个人和小企业,戴尔以前只提供电话订购、邮购和网上订购等购买方式。近几年为了和惠普争夺市场份额,戴尔才通过沃尔玛和 Costco 等连锁店出售电脑。戴尔的直销方式很简单,它像顾客发放各种配置的计算机的价格表,上面个人计算机的价格比其它品牌计算机的零售价会低很多。很多顾客会被它的价格吸引,打电话或者上网选一个型号并提供给戴尔自己的付款方式就行了,整个过程不需要五分钟时间。戴尔得到的订单,直接通知它在台湾和中国的 OEM 工厂。工厂每天在生产线生产出订单数量上的计算机,然后按照戴尔提供的地址发货。这些成品计算机根本不需要经过戴尔就到达了顾客手中。这样戴尔将仓储运输的另一半也省掉了,因此戴尔根本不需要有仓库。上面戴尔这种直销方式不仅省去了批发和零售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价格,而且在价格上非常透明,也省去了个人消费者讨价还价的麻烦。戴尔开发了一个在线的订购系统,在一头顾客在上面填自己要买的计算机配置和个人信息,另一个自动通知工厂生产和发货,利润就自动流入戴尔公司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印钞机式的商业模式。戴尔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牢牢控制住订单处理和零售(主要是市场推广)这两个环节。
与戴尔同时开始制造兼容机的公司不计其数。中国的国有计算机公司长城公司几乎与戴尔同时诞生,但是却走了一条自己当时颇为自豪,但现在看是大弯路的所谓“技、工、贸”相结合的道路,现在即使在中国市场也不多见,更不用说在国际上竞争了。长城公司自己开发微机全部软硬件,自己在广东建厂,自己采购元器件,有自己的仓储,最后还发展了一大批批发和零售代理商。大家不难看到,长城公司处处走的是和戴尔公司相反的路线。当长城计算机公司很自豪地拥有了这一切时候,它的资金利用率已经比戴尔低了很多,而它的产品的价格却高了很多。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所谓技工贸结合的模式是无法和戴尔这种用钱直接生钱的印钞机模式相竞争的。
戴尔公司过人之处不在于其技术和市场能力,而在于它将传统的制造业的七个环节简化到两个,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革命。正是靠着这个革命性的商业模式,戴尔才能从众多兼容机厂商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主流的微机生产厂商。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