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开篇词 | 以面试题为切入点,有效提升你的 Java 内功
- 第 1 讲 | 谈谈你对 Java 平台的理解?
- 第 2 讲 | Exception 和 Error 有什么区别?
- 第 3 讲 | 谈谈 final、finally、finalize 有什么不同?
- 第 4 讲 |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幻象引用有什么区别?
- 第 5 讲 | 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有什么区别?
- 第 6 讲 | 动态代理是基于什么原理?
- 第 7 讲 | int 和 Integer 有什么区别?
- 第 8 讲 | 对比 Vector、ArrayList、LinkedList 有何区别?
- 第 9 讲 | 对比 Hashtable、HashMap、TreeMap 有什么不同?
- 第 10 讲 | 如何保证集合是线程安全的?ConcurrentHashMap 如何实现高效地线程安全?
- 第 11 讲 | Java 提供了哪些 IO 方式?NIO 如何实现多路复用?
- 第 12 讲 | Java 有几种文件拷贝方式?哪一种最高效?
- 第 13 讲 | 谈谈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 第 14 讲 | 谈谈你知道的设计模式?
- 第 15 讲 |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 有什么区别呢?
- 周末福利|谈谈我对 Java 学习和面试的看法
- 第 16 讲 | synchronized 底层如何实现?什么是锁的升级、降级?
- 第 17 讲 | 一个线程两次调用 start() 方法会出现什么情况?
- 第 18 讲 | 什么情况下 Java 程序会产生死锁?如何定位、修复?
- 第 19 讲 | Java 并发包提供了哪些并发工具类?
- 第 20 讲 | 并发包中的 ConcurrentLinkedQueue 和 LinkedBlockingQueue 有什么区别?
- 第 21 讲 | Java 并发类库提供的线程池有哪几种?分别有什么特点?
- 第 22 讲 | AtomicInteger 底层实现原理是什么?如何在自己的产品代码中应用 CAS 操作?
- 第 23 讲 | 请介绍类加载过程,什么是双亲委派模型?
- 第 24 讲 | 有哪些方法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一个 Java 类?
- 第 25 讲 | 谈谈 JVM 内存区域的划分,哪些区域可能发生 OutOfMemoryError?
- 第 26 讲 | 如何监控和诊断 JVM 堆内和堆外内存使用?
- 第 27 讲 | Java 常见的垃圾收集器有哪些?
- 第 28 讲 | 谈谈你的 GC 调优思路?
- 第 29 讲 | Java 内存模型中的 happen-before 是什么?
- 第 30 讲 | Java 程序运行在 Docker 等容器环境有哪些新问题?
- 第 31 讲 | 你了解 Java 应用开发中的注入攻击吗?
- 第 32 讲 | 如何写出安全的 Java 代码?
- 第 33 讲 | 后台服务出现明显“变慢”,谈谈你的诊断思路?
- 第 34 讲 | 有人说“Lambda 能让 Java 程序慢 30 倍”,你怎么看?
- 第 35 讲 | JVM 优化 Java 代码时都做了什么?
- 周末福利|一份 Java 工程师必读书单
- 第 36 讲 | 谈谈 MySQL 支持的事务隔离级别,以及悲观锁和乐观锁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 第 37 讲 | 谈谈 SpringBean 的生命周期和作用域?
- 第 38 讲 | 对比 Java 标准 NIO 类库,你知道 Netty 是如何实现更高性能的吗?
- 第 39 讲 | 谈谈常用的分布式 ID 的设计方案?Snowflake 是否受冬令时切换影响?
- 结束语 | 技术没有终点
第 16 讲 | synchronized 底层如何实现?什么是锁的升级、降级?
我在 上一讲 对比和分析了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算是专栏进入并发编程阶段的热身,相信你已经对线程安全,以及如何使用基本的同步机制有了基础,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 synchronize 底层机制,分析其他锁实现和应用场景。
今天我要问你的问题是 ,synchronized 底层如何实现?什么是锁的升级、降级?
典型回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简单复习一下上一讲的知识点。synchronized 代码块是由一对儿 monitorenter/monitorexit 指令实现的,Monitor 对象是同步的基本实现 单元 。
在 Java 6 之前,Monitor 的实现完全是依靠操作系统内部的互斥锁,因为需要进行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所以同步操作是一个无差别的重量级操作。
现代的(Oracle)JDK 中,JVM 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进,提供了三种不同的 Monitor 实现,也就是常说的三种不同的锁:偏斜锁(Biased Locking)、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大大改进了其性能。
所谓锁的升级、降级,就是 JVM 优化 synchronized 运行的机制,当 JVM 检测到不同的竞争状况时,会自动切换到适合的锁实现,这种切换就是锁的升级、降级。
当没有竞争出现时,默认会使用偏斜锁。JVM 会利用 CAS 操作( compare and swap ),在对象头上的 Mark Word 部分设置线程 ID,以表示这个对象偏向于当前线程,所以并不涉及真正的互斥锁。这样做的假设是基于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大部分对象生命周期中最多会被一个线程锁定,使用偏斜锁可以降低无竞争开销。
如果有另外的线程试图锁定某个已经被偏斜过的对象,JVM 就需要撤销(revoke)偏斜锁,并切换到轻量级锁实现。轻量级锁依赖 CAS 操作 Mark Word 来试图获取锁,如果重试成功,就使用普通的轻量级锁;否则,进一步升级为重量级锁。
我注意到有的观点认为 Java 不会进行锁降级。实际上据我所知,锁降级确实是会发生的,当 JVM 进入安全点( SafePoint )的时候,会检查是否有闲置的 Monitor,然后试图进行降级。
考点分析
今天的问题主要是考察你对 Java 内置锁实现的掌握,也是并发的经典题目。我在前面给出的典型回答,涵盖了一些基本概念。如果基础不牢,有些概念理解起来就比较晦涩,我建议还是尽量理解和掌握,即使有不懂的也不用担心,在后续学习中还会逐步加深认识。
我个人认为,能够基础性地理解这些概念和机制,其实对于大多数并发编程已经足够了,毕竟大部分工程师未必会进行更底层、更基础的研发,很多时候解决的是知道与否,真正的提高还要靠实践踩坑。
后面我会进一步分析:
- 从源码层面,稍微展开一些 synchronized 的底层实现,并补充一些上面答案中欠缺的细节,有同学反馈这部分容易被问到。如果你对 Java 底层源码有兴趣,但还没有找到入手点,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切入点。
- 理解并发包中 java.util.concurrent.lock 提供的其他锁实现,毕竟 Java 可不是只有 ReentrantLock 一种显式的锁类型,我会结合代码分析其使用。
知识扩展
我在 上一讲 提到过 synchronized 是 JVM 内部的 Intrinsic Lock,所以偏斜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的代码实现,并不在核心类库部分,而是在 JVM 的代码中。
Java 代码运行可能是解释模式也可能是编译模式(如果不记得,请复习 专栏第 1 讲 ),所以对应的同步逻辑实现,也会分散在不同模块下,比如,解释器版本就是:
src/hotspot/share/interpreter/interpreterRuntime.cpp
为了简化便于理解,我这里会专注于通用的基类实现:
另外请注意,链接指向的是最新 JDK 代码库,所以可能某些实现与历史版本有所不同。
首先,synchronized 的行为是 JVM runtime 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先找到 Runtime 相关的功能实现。通过在代码中查询类似“monitor_enter”或“Monitor Enter”,很直观的就可以定位到:
- sharedRuntime.cpp/hpp,它是解释器和编译器运行时的基类。
- synchronizer.cpp/hpp,JVM 同步相关的各种基础逻辑。
在 sharedRuntime.cpp 中,下面代码体现了 synchronized 的主要逻辑。
Handle h_obj(THREAD, obj);
if (UseBiasedLocking) {
// Retry fast entry if bias is revoked to avoid unnecessary inflation
ObjectSynchronizer::fast_enter(h_obj, lock, true, CHECK);
} else {
ObjectSynchronizer::slow_enter(h_obj, lock, CHECK);
}
其实现可以简单进行分解:
- UseBiasedLocking 是一个检查,因为,在 JVM 启动时,我们可以指定是否开启偏斜锁。
偏斜锁并不适合所有应用场景,撤销操作(revoke)是比较重的行为,只有当存在较多不会真正竞争的 synchronized 块儿时,才能体现出明显改善。实践中对于偏斜锁的一直是有争议的,有人甚至认为,当你需要大量使用并发类库时,往往意味着你不需要偏斜锁。从具体选择来看,我还是建议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测试,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使用。
还有一方面是,偏斜锁会延缓 JIT 预热的进程,所以很多性能测试中会显式地关闭偏斜锁,命令如下:
-XX:-UseBiasedLocking
- fast_enter 是我们熟悉的完整锁获取路径,slow_enter 则是绕过偏斜锁,直接进入轻量级锁获取逻辑。
那么 fast_enter 是如何实现的呢?同样是通过在代码库搜索,我们可以定位到 synchronizer.cpp 。 类似 fast_enter 这种实现,解释器或者动态编译器,都是拷贝这段基础逻辑,所以如果我们修改这部分逻辑,要保证一致性。这部分代码是非常敏感的,微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死锁或者正确性问题。
void ObjectSynchronizer::fast_enter(Handle obj, BasicLock* lock,
bool attempt_rebias, TRAPS) {
if (UseBiasedLocking) {
if (!SafepointSynchronize::is_at_safepoint()) {
BiasedLocking::Condition cond = BiasedLocking::revoke_and_rebias(obj, attempt_rebias, THREAD);
if (cond == BiasedLocking::BIAS_REVOKED_AND_REBIASED) {
return;
}
} else {
assert(!attempt_rebias, "can not rebias toward VM thread");
BiasedLocking::revoke_at_safepoint(obj);
}
assert(!obj->mark()->has_bias_pattern(), "biases should be revoked by now");
}
slow_enter(obj, lock, THREAD);
}
我来分析下这段逻辑实现:
- biasedLocking 定义了偏斜锁相关操作,revoke_and_rebias 是获取偏斜锁的入口方法,revoke_at_safepoint 则定义了当检测到安全点时的处理逻辑。
- 如果获取偏斜锁失败,则进入 slow_enter。
- 这个方法里面同样检查是否开启了偏斜锁,但是从代码路径来看,其实如果关闭了偏斜锁,是不会进入这个方法的,所以算是个额外的保障性检查吧。
另外,如果你仔细查看 synchronizer.cpp 里,会发现不仅仅是 synchronized 的逻辑,包括从本地代码,也就是 JNI,触发的 Monitor 动作,全都可以在里面找到(jni_enter/jni_exit)。
关于 biasedLocking 的更多细节我就不展开了,明白它是通过 CAS 设置 Mark Word 就完全够用了,对象头中 Mark Word 的结构,可以参考下图:
顺着锁升降级的过程分析下去,偏斜锁到轻量级锁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来看看 slow_enter 到底做了什么。
void ObjectSynchronizer::slow_enter(Handle obj, BasicLock* lock, TRAPS) {
markOop mark = obj->mark();
if (mark->is_neutral()) {
// 将目前的 Mark Word 复制到 Displaced Header 上
lock->set_displaced_header(mark);
// 利用 CAS 设置对象的 Mark Word
if (mark == obj()->cas_set_mark((markOop) lock, mark)) {
TEVENT(slow_enter: release stacklock);
return;
}
// 检查存在竞争
} else if (mark->has_locker() &&
THREAD->is_lock_owned((address)mark->locker())) {
// 清除
lock->set_displaced_header(NULL);
return;
}
// 重置 Displaced Header
lock->set_displaced_header(markOopDesc::unused_mark());
ObjectSynchronizer::inflate(THREAD,
obj(),
inflate_cause_monitor_enter)->enter(THREAD);
}
请结合我在代码中添加的注释,来理解如何从试图获取轻量级锁,逐步进入锁膨胀的过程。你可以发现这个处理逻辑,和我在这一讲最初介绍的过程是十分吻合的。
- 设置 Displaced Header,然后利用 cas_set_mark 设置对象 Mark Word,如果成功就成功获取轻量级锁。
- 否则 Displaced Header,然后进入锁膨胀阶段,具体实现在 inflate 方法中。
今天就不介绍膨胀的细节了,我这里提供了源代码分析的思路和样例,考虑到应用实践,再进一步增加源代码解读意义不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我提供的 synchronizer.cpp 链接,例如:
- deflate_idle_monitors 是分析 锁降级 逻辑的入口,这部分行为还在进行持续改进,因为其逻辑是在安全点内运行,处理不当可能拖长 JVM 停顿(STW,stop-the-world)的时间。
- fast_exit 或者 slow_exit 是对应的锁释放逻辑。
前面分析了 synchronized 的底层实现,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相对轻松的内容。 我在上一讲对比了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Java 核心类库中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锁类型,具体请参考下面的图。
你可能注意到了,这些锁竟然不都是实现了 Lock 接口,ReadWriteLock 是一个单独的接口,它通常是代表了一对儿锁,分别对应只读和写操作,标准类库中提供了再入版本的读写锁实现(ReentrantReadWriteLock),对应的语义和 ReentrantLock 比较相似。
StampedLock 竟然也是个单独的类型,从类图结构可以看出它是不支持再入性的语义的,也就是它不是以持有锁的线程为单位。
为什么我们需要读写锁(ReadWriteLock)等其他锁呢?
这是因为,虽然 ReentrantLock 和 synchronized 简单实用,但是行为上有一定局限性,通俗点说就是“太霸道”,要么不占,要么独占。实际应用场景中,有的时候不需要大量竞争的写操作,而是以并发读取为主,如何进一步优化并发操作的粒度呢?
Java 并发包提供的读写锁等扩展了锁的能力,它所基于的原理是多个读操作是不需要互斥的,因为读操作并不会更改数据,所以不存在互相干扰。而写操作则会导致并发一致性的问题,所以写线程之间、读写线程之间,需要精心设计的互斥逻辑。
下面是一个基于读写锁实现的数据结构,当数据量较大,并发读多、并发写少的时候,能够比纯同步版本凸显出优势。
public class RWSample {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String> m = new TreeMap<>();
private final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wl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rivate final Lock r = rwl.readLock();
private final Lock w = rwl.writeLock();
public String get(String key) {
r.lock();
System.out.println("读锁锁定!");
try {
return m.get(key);
} finally {
r.unlock();
}
}
public String put(String key, String entry) {
w.lock();
System.out.println("写锁锁定!");
try {
return m.put(key, entry);
} finally {
w.unlock();
}
}
// …
}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读锁试图锁定时,写锁是被某个线程持有,读锁将无法获得,而只好等待对方操作结束,这样就可以自动保证不会读取到有争议的数据。
读写锁看起来比 synchronized 的粒度似乎细一些,但在实际应用中,其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还是因为相对比较大的开销。
所以,JDK 在后期引入了 StampedLock,在提供类似读写锁的同时,还支持优化读模式。优化读基于假设,大多数情况下读操作并不会和写操作冲突,其逻辑是先试着修改,然后通过 validate 方法确认是否进入了写模式,如果没有进入,就成功避免了开销;如果进入,则尝试获取读锁。请参考我下面的样例代码。
public class StampedSample {
private final StampedLock sl = new StampedLock();
void mutate() {
long stamp = sl.writeLock();
try {
write();
} finally {
sl.unlockWrite(stamp);
}
}
Data access() {
long stamp = sl.tryOptimisticRead();
Data data = read();
if (!sl.validate(stamp)) {
stamp = sl.readLock();
try {
data = read();
} finally {
sl.unlockRead(stamp);
}
}
return data;
}
// …
}
注意,这里的 writeLock 和 unLockWrite 一定要保证成对调用。
你可能很好奇这些显式锁的实现机制,Java 并发包内的各种同步工具,不仅仅是各种 Lock,其他的如 Semaphore 、 CountDownLatch ,甚至是早期的 FutureTask 等,都是基于一种 AQS 框架。
今天,我全面分析了 synchronized 相关实现和内部运行机制,简单介绍了并发包中提供的其他显式锁,并结合样例代码介绍了其使用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课一练
关于今天我们讨论的你做到心中有数了吗?思考一个问题,你知道“自旋锁”是做什么的吗?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请你在留言区写写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会选出经过认真思考的留言,送给你一份学习奖励礼券,欢迎你与我一起讨论。
你的朋友是不是也在准备面试呢?你可以“请朋友读”,把今天的题目分享给好友,或许你能帮到他。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