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修身的智慧与做事的素质
不过,你仍然可以有选择。
蔡学镛先生是我的前同事兼好友,他曾在博客中写道:
公司为我们做绩效考核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公司做绩效考核。要考核公司的哪些地方呢?薪资、股票、学习成长的机会、地位、成就感、稳定……这些都是评分点。你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条件的重视程度,做权重的调整,得到一个绩效值。比较各家公司的绩效值,做出去留决定。
如果你打算留在公司内,你也必须对你的主管做绩效考核。他是不是能充分发挥你的特长?他是不是答应给你的资源都有做到?他是不是有给你适当的奖励?他是不是赏罚分明?他是不是有在培养你?……如果你给这位主管打的绩效不好,你可以考虑换部门,或建议公司换主管。
所以你一旦选择了“在其位”,则应当抱有对“从整个公司到具体领导”、对整体组织系统的认可。这种情况下对于“凭什么”的追问,表面看起来是对别人的腹诽,实际上是对你自己选择的怀疑。你或是未能清醒地做出最初选择,或是难于坚定不移地支持这个原始选择,前者是谓“盲”,后者是谓“浮”。
首先要能责己、省身,这是 修身的智慧 。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再来谈谈这种选择背后的东西。回顾《大道至简》这本书,它在谈“画虎类狗”时就讲到过马援的家书。其实关于马援,我们还可以讲到他更为著名的一些故事。
西汉自刘邦始,历时两百多年之后被王莽夺了政权。而马援刚刚被王莽任为新成大尹(今陕西安康、汉中一带的太守)不久,王莽就被起义军杀了。一时天下大乱,四方兵起,于是马援就跑到凉州避难去了。这时地方军阀隗嚣占据了天水这个地方,却没有称王,而自封西州大将军。当时,有公孙述在四川称帝,成都由之得名“白帝城”;又有刘秀在洛阳立了东汉朝,史称汉光武帝。于是在归附哪个朝庭的问题上,隗嚣犹豫不决,遂求计于马援。马援详查细思,认为公孙述功业未成却先已奢靡,不是王者;而刘秀恢廓大度有汉高祖刘邦的气象。因此他建议隗嚣归附刘秀,并随后随众前往洛阳,臣于刘秀。然而过了几年,隗嚣又有了反叛的意思,而马援则坚持自己对刘秀的看法,认为隗嚣想要称王是自挟奸心,遂帮助刘秀灭了隗嚣。此后,马援在刘秀一朝中西伐南征,战功无数。他在后世被追封为忠成侯,“马革裹尸”即是语出于马援。
从王莽、隗嚣、公孙述,再到刘秀,在得到刘秀起用之前,马援一直在选择,既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人的禀性不同,因此或建功,或立业,总是有着志向的不同。如同马援一生择主而事、守疆拓土,成就一代名将,这就是做事的人。
而在我们的现实中,往往一些人一时不得其志,或一时有所触动便谈“创业”。在遇到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机会时,我们需要慎重选择。对于这样的人,小事尚且不能做好便谈大业宏图,不足与谋。如果不能与他“共其事”,又如何能与他“同其谋”呢?对于这样的机会,即便你身怀成事之大才,也应当先择业而事;即便你胸罗大志,欲成就一番伟业,也需知“要学会用人,先学会被用”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先谈事、后谈业,这才是行在实处;若是反过来,就是唱高调了。
反思马援的几次选择,有两处是值得回味与借鉴的。其一在于归附刘秀,是有眼光;其二在于平叛隗嚣,是会坚持。归结起来,明辨、坚持,便是从他身上可见的 做事的素质 。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