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隐喻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由于受到传统隐喻理论的影响,一般也将隐喻视为修辞领域的事情,我国到了1999年出版的《辞海》中,对隐喻的定义还与1979、1989年版的完全相同,局限于传统的“修辞观”,将其视为比喻的一种,仅多了一个本体与喻体之间可表示偏正关系的例子。这一观点反映在语言教学大纲或教学实践中,更倾向于将其归入修辞学,应属语言能力之一种,因而并没有将其视为语言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认真考虑。目前受到隐喻认知理论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单独列出来,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并列为三大能力,这就将其上升到“认知”这一高度来认识。
至于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划分,亦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这不是本书所关心的问题。从目前隐喻认知理论角度来看,隐喻不仅是个语言修辞表达方法,不能将其简单地划归于语言能力之中,而且在过去的交际教学大纲中,也未见到有关要求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说法,因此将其单独列出来加以重点强调,深入研究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一项十分必要的举措,这既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也与当前日益成为主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相吻合。隐喻不仅是一个帮助我们丰富语言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与我们的创新思维、语言习得密切相关。因此在语言教学中除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之外,还应加上隐喻能力,笔者不妨将之称为“三合一”的语言教学观。
这三种能力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共同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基本功,可以说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高层次标志。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由隐喻的性质所决定的。隐喻能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认知主体中的,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地理解、学得隐喻,而且还包括能创造性使用隐喻的能力;更高目标还可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我们的语言教学大纲中,应充分体现出当代隐喻认知理论的最新观点,认真考虑“隐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内容、举措,其中可包括:在有关教材中应如何体现这一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实施这一观点,在考试中应如何反映这种能力的掌握。总之,笔者建议在新大纲中,应明确提出“三种能力培养不可偏废”的观点,这就是“三合一”的含义。
隐喻能使我们正确理解抽象概念域,能使我们的知识扩展到新的领域,因此隐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如很多抽象理论、微观世界常用隐喻来解释,如物理学中常用水流现象来说明电流现象,化学中常用太阳系图来说明原子结构,密度解释成盒子中事物的多少,参见Mayer(梅耶,1979:561—578)。
因此,培养“隐喻能力”是不可忽视的一项语言教学内容,应得到广大教学人员的重视。Cameron & Low于1999年出版了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论文集,提出了隐喻研究与语言教学的问题。当前我们应当着力考虑在语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问题,如何将其运用到二语习得中来,使其成为提高语言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工具,笔者现拟初步提出以下一些设想:
一、多读诗歌,加强文学修养
思想与诗歌为邻;隐喻是诗歌的生命,两者同质。普遍存在于诗歌中的隐喻确实能给人以较多的启迪、丰富的遐想。隐喻创造了很多相似性,建立了若干不同事体之间的联系,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因此通过多读中外文诗歌(以及其他体裁的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丰富语言表达,更可开阔思路,对于隐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然,这对于文科或爱好文学的同学来说并不是大问题,但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由于时间有限,功课较多,作业繁重,大部分同学根本就无暇顾及到这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理工科的学生加强这方面的修养,要多读诗歌,特别是那些充满哲理、内涵丰富的诗句,这对于提高他们的隐喻能力、创新思维都是大有裨益的。
当今高等教育应打破学科间的严格界限,提倡同学们跨学科、跨专业去挑选课程,实行并支持文理兼蓄的做法,在英国、美国很多大学不是按照学科来划分学院的,如剑桥、牛津大学的下属学院都是多科兼有的,这对于同学们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高标准”的目标,从事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意收集隐喻表达,于微细之处见思想
很多新奇隐喻,都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在日常生活和语言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收集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句,着力寻找其后所隐含的深邃思想。当然背诵部分妙言警句、奇特隐喻也是很有必要的。Lakoff曾告诉我说当初他写《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时,从1978年一位女学生的课堂提问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她问Lakoff:“我的男朋友说‘Our love hit a dead end’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Lakoff就发动全班同学尽量全地收集关于love的隐喻性说法,竟有100多条,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了他的隐喻认知理论。
笔者几年前对隐喻能力的问题虽早有考虑,也曾尝试将这一观点运用到教学中来,但对之论述还很不够,当时主要尝试对英语三个基本介词“AT—ON—IN”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它们表示地点时基本遵循着“点—面—体”的规律,这一规律又大致被映合到时间概念域中,在向抽象概念域映射时,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王寅,2001:316),现摘录部分例子:
(一)At表示“点”
(1)At表示“短暂动作”概念
at the thought of 一想到……就
at the vision of 一看见……就
at one stroke 一下子
at a blow 一下子
(2)At接表示“点性概念”的数字
at a height of 1000 meters
at a speed of 70 miles per hour
at a depth of 30 meters
at one with(和……一致)
(3)At接动作概念时:能量汇集
to shoot at
to aim a gun at an object
to rush at the enemy
to glance/gaze/stare at
(4)动作性的形容词后接at,可指因某一事(可视为一点)而引起的反应:
be shocked/surprised/amazed/alarmed/startled/astonished … at
be delighted/happy/overjoyed/pleased/glad/excited … at
(二)On的基本意义:面
(1)On的隐喻义与“面、上”有关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在一方面,在另一方面
on all sides 在各方面
on deposit 存(在账面上的)款
on schedule “在时间表上”转义为“按预定时间”、“准时”=on time
(2)On与“身体部位”概念
on one's shoulders (落)在肩上
on one's head (落)在某人头上
on foot (脚着地面)步行
(3)On隐喻为“论、关于”,含“面面俱到地说”之义
on the subject 就某主题论述
a report on the situation 形势报告
(4)On接“动作概念”,隐为“工作面”,含“将某事置于自己身上”之意
on a visit/tour/trip,on business/duty
(三)In的基本意义:体
(1)In接“动作”、“抽象概念”,喻为:处于…状态/情景/心境等之中
in danger/confusion/solitude/amazement,in a mess/situation/state
(2)“穿衣”用in,为衣所包
in plain clothes,in shorts,in a work shirt,in one's summer dress
in silk/cotton/tweed/dacron
in blue/black/red/green/white/bright colors …
这种分析方法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在今后应予以适当地强调。这样的分析意在揭示它们在多种用法中的隐喻性联系,帮助同学们认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多种用法中的关联性、抽象概念表达的理据性,启发同学们的思路,让他们掌握这一基本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来分析语言中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以期发现更多的规律,减少“惯用法”所带来的记忆困难,从而达到较宽地开阔视野、较快地发展思维、较大幅度地提高认知能力这一目的。
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
当前,“强调创新思维”的说法似乎十分时髦,其实它是有其深刻背景和含意的,属于一种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对于如何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21世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旧式思维方式的框架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我国的教育来讲,创新思维应尽早抓起。目前很多有远见的教育家都已认识到这一问题,有主见的教师也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还很不够,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有许多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这当然不在本书论述之列,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思维的隐喻性”这一命题大做文章。从上文论述可见,隐喻具有创造相似性,建立事体之间新联系的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这完全可以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应鼓励高年级同学用英语(或汉语)进行诗歌创作,增加适当分量的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哲学文章的对译练习。这既有利于同学们语言水平的提高,增强文学修养,陶冶情操,也可从中学到很多创新思路。
笔者(1981)曾尝试让同学以computer为例,鼓励他们尽量多地用各种隐喻表达来对其加以描述,大胆表达,展开讨论,各抒其见,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可作出下列提示,可要求他们课后写成文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当然还会有更多的类比说法。
这种做法不仅使他们大感兴趣,学会了一些语言表达方法,现在看来,更主要的是还能起到拓宽思维的效果,尽管是潜在的,不会立竿见影,但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师生携手,有意识地共同开发隐喻的认知功能,对于我们的创新思维一定会有帮助。
四、利用现有形象思维,促动隐喻机制形成
西方的认知科学家认为:左脑为语言脑,右脑为非语言脑,但右脑仍然是文字阅读时的必经之地。右脑主要处理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和灵感思维,但人类尚未能很好地开发右脑,因而有“右脑革命”之说(参见杨伟国:2001)。因此,为解决西方人仍处于半睡眠状态中的右叶大脑,有些西方认知科学家提出把学习汉字作为实现“右脑革命”的主要措施,要求把汉字教育作为中学课程的必修课,以解其“燃眉之急”。
中国有些认知科学家的研究也表明:运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在利用符号记录语言时,不知不觉地抛弃了很多形象信息,走向了表音文字方向,在形音义 三信息中侧重音义两者的结合。而运用象形、表意文字的民族在利用符号去记录语言时,重视形象,信息成方块汉字,信息是储存于层次网络中“形义—形音”程序中。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用拼音文字的民族,两叶大脑是有明显分工的,各有不同优势,但只要他们愿意学习汉字(在华的外国留学生、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调查对象),约经过4—5年后,大脑思维过程竟会逐步达到两叶均衡、并行使用的效果(参见许世彤等,1992),这也许就成了上述所说的要进行“右脑革命”的一个漂亮例证。
若基于这一理论,我们的右脑则似乎要比西方运用拼音文字的民族要相对发达,这或许与汉字的字形,以及若干有关字形的谜语、诗句、各种对偶表达(包括:拆字合字、依靠字形等对联 )、歇后语、游戏、书法等十分丰富的汉语文化密切相关,这或许会使得我们在形象思维方面占有优势。而隐喻常常须对概念加以形象化处理,也是创造形象关联的一个重要方式。当然,并不是一切形象一定都是比喻,形象思考也可用其他方法。隐喻仅是形象思考之一种,然而它是很常用的和很有特点的一种。我们应利用现有的较为发达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母语隐喻认知机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一优势,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外语习得中来,以达到促进外语中隐喻认知机制形成的目的,这也是培养隐喻能力可以借用的方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可加强英汉隐喻表达方法的比较和对比,发现两语言中形成隐喻表达的基础是什么?两语言中基于形象思维的隐喻所占比例各是多少?为何在英汉两语言中会有相似的隐喻,为何又会有不同的隐喻,形成这些差异的机制到底何在?
通过这种对比,还可发现两语言中有哪些“隐喻间隙(Metaphor Gap)”,对其描述和研究犹如“词汇间隙(Lexical Gap)”一样有意义。着力寻找这些间隙产生的原因,这对于我们深入解释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左右脑分工的差异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倘若能在这方面展开较大规模的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会更加有助于我们对自己大脑和思维的深刻了解,同时,这一数据也可以用来验证上述关于汉民族更重视“形象思维”、“右脑发达”的假设。
当然,在创造隐喻过程中也不可漫无边际,让人不知所云,如果用得恰到好处,不太生僻而又不平庸,就会唤起人们的形象思维和想象活动,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阅读上的乐趣,并拓展认识。刘勰对于如何用好隐喻曾提出如下三个观点,值得我们参考:
(1)“物虽胡越,合则肝胆”(参见第五节第二条第3点);(2)贵“切至”,意为:比喻要贴切、妥当;(3)贵“巧”,并提出“喻巧而理至”。
金代王若虚、明代高崎、清代吴曾祺对如何用好比喻都有论述,归纳起来有三点:
(1)忌求新而不当。惠洪在《冷斋夜话》中指出:用美女比花,尘俗不佳。称赞黄庭坚用美男子比花,新奇“出类”。其叔渊材用美女和美男子一起比花,则更为新奇 ;(2)忌“稠叠”,比喻多则难以理解;(3)忌泛、滞、熟、俗。
总而言之,隐喻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可取的,它有助于认识新鲜事体、熟悉抽象概念、发展思维能力。这在古代就有很多例子。很多人向帝王进言时都想方设法用隐喻式的方法来劝说帝王接受或拒绝某一事情,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旧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最后还是用一段隐喻性的话语来结束本节的论述。《扬子晚报》2001年11月23日曾用这样一段文字来描写未来的教育目标:
有人曾将人才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一”字型人才,其主要特点是知识面宽;“I”字型人才,其主要特点是很专;“T”字型人才,其特点是不仅宽,而且还专;最后是“十”字型人才,其特点不仅宽和专,而且敢于冒头,即富有创新精神。
此段文字巧妙地运用了数字和字母来喻指四类人才,颇富新意,让人耳目一新,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未来教育应当以培养“十字型”人才为目标的观点。这段文字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作品,可见隐喻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密切联系。
思考题:
1.书中提到的几种隐喻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从隐喻认知理论角度简述隐喻的特点,试列举英汉例句加以对比说明。
2.分析下例中的隐喻,并用其来说明隐喻的特点:
(1)寒流“违约”姗姗来迟,商场双休放个“哑炮”
昨天老天意外地和南京的众商家开了个大玩笑。本该24日夜影响我省的强冷空气突然爽约,这让早就瞄准了寒流准备大战一番的南京众商家白白地放了一个“哑炮”,显得格外尴尬。(《扬子晚报》2001年11月26日)
(2)“潜水”是说“悄悄话”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泛滥”开来。网上聊天流行“潜水”对话,如果你想跟网友交流而话语不被别人看到,你会选择私聊,而在“悄悄地”一栏前的空格内打上“勾”,这时你属于“潜水员”了。(同上)
3.试述隐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培养方法。
4.试收集人们网上聊天话语或日常交谈中的隐喻,并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加以系统归类和分析。
5.英语和汉语中有大量的用动物或植物来喻说人的表达,试收集和整理这些表达,并加以系统对比和分析。
6.科技进步常常成为隐喻的发源地,试分析其中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试分析在computer virus表达中,virus是如何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参见Taylor,2002:501—502;Fauconnier,1997:Ch.1)
7.为什么说概念融合理论比概念隐喻理论更有解释力,并举例说明。概念整合理论能用来解释口误(not in the sleast)和混成构词(motel)吗?结合下面两个例句论述两个输入空间的位置对于是否会产生不同的融合结果及理解。
That surgeon is a butcher.
That butcher is a surgeon.
8.Jäkel(1996:656)曾将六位著名哲学家对“科学”的态度归结为不同的隐喻化理解。试根据这些隐喻表达以及图表所列示的信息,分析和讨论有关科学理论的发展情况:
亚里士多德: | Science as VISION(科学家作为被动的观察者,科研仅是日常感知的延伸,强调客观性。) |
笛卡儿: | Science as a JOURNEY(科学家是沿科研道路前进的旅行者,可寻找和选择不同的、可直可弯的道路,可慢速、稳步、接力前进。) |
培 根: | Science as the COERCION OF NATURE(大自然是科学家实行高压统治的牺牲品,大自然中藏着秘密的知识,科学家是残忍的冒犯者、审问官。) |
康 德: | Science as the BUILDING OF AN EDIFICE(科学家是建筑师,科研是一种不断发现的、建筑性的活动,要清场、打基础、寻找正确的建筑方案、知识作为建筑材料。) |
波普尔: | Science as an ARMED STRUGGLE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EORY(与己不符的理论被隐喻化为敌手,科学家是武装起来的勇士,不断攻击敌手的理论,为生存而战,遵循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规律。) |
科 恩: | Science as a RELIGIOUS WAR OVER THE ACCEPTANCE OF A CERTAIN KIND OF GAME(科学家是宗教信仰者,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信仰,科研是解决问题的游戏,须遵循规则,科学革命是一场要求他人接受一种理论的宗教战争。) |
————————————————————
(1) 慎到的二柄是“威德”,韩非的二柄是“刑德”。
(2) 一般来说,人们多用空间来喻说时间,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当我问及Lakoff这一问题时,他马上给我举了一个例子:three hour's drive。这说明他对这个问题也是早有考虑的。
另外,喻体作抽象或具体,或介于两者之间来解释时,也须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如:He is a monkey.若从长相来看,喻体monkey就是具体的;如从特征来看,也就是说他有猴子样的急脾气,则喻体monkey就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性;还可能更抽象,具有猴子般的野性。当然也可能是三者或多者兼而有之。
(3) 对互动论还有一种解释:隐喻的意义是被隐喻性使用的一个表达式和被字面性使用的其他表达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metaphorical meaning is a result of an interaction between an expression used metaphorically and other expressions used literally.)(参见Searle,1979:93)。
(4) 广东电视台2001年12月4日晚曾有一报道用了这一说法,来描写一位专情于植物学的研究者。
(5) 朱熹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形有状是此物。”“理”是“形而上”的道,是抽象的;“器”是个体的事物,是“形而下”的,是“具体”的。
(6) 不包括80年代后对隐喻认知观的引进介绍。
(7) 据说,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告诫农民不要在13号开始播种。在古巴比伦,有13个月的闰年用一只“倒霉的乌鸦”来标记。魔鬼总是和12个巫婆一起开13人聚会。据《圣经》载,耶稣及其12个门徒共13人,他被犹大出卖时所进“最后的晚餐”的那一天又恰逢星期五,因此13号再逢星期五则是大大不吉利。
(8) 杨伟国(2001)认为:文字是从简单的图像逐步演化出来,任何文字符号的创造过程都要经过形、音、义三者融合的阶段。
(9) 例如在国人讨伐袁世凯期间,有人出了上联:或入園中拎出老袁还我國。(从“園”字中将“袁”拎出来,将“或”字置入就是大写的“國”字)。久无人对出,后受袁世凯死时“临终自叹”而感,对出下联:余登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把“道”字中的“首”换出用余,就成了“途”)。
又例:描写灾年的情形:欠食饮泉,白水何堪充饱;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上联合“欠”、“食”为“饮”,拆“泉”成:白水;下联合“无”、“才”为“抚”,拆“墨”为黑土。)
再例: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旁,合手并拿。
冻窗洒雨,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片,上七刀,下八刀。
(10) 隐喻使用要有新意,Oscar Wilde曾说过:“第一个用花比喻姑娘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喻姑娘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喻姑娘的是蠢才。”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