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隐喻的性质和定义
很多知名学者在对隐喻所作出的论述中(参见Shibles,1971等)就包含着对其性质的描述,本书摘录部分如下:
(1)亚里士多德: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他还认为: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成为隐喻大师,隐喻是无法从他人那里学来的,是天才的标志(The greatest thing by far is to be a master of metaphor.It is the one thing that cannot be learned from others.It is the hallmark of genius.)。同时他还说:所有的人都用隐喻来交谈(参见Fauconnier & Turner,2002:17)。
(2)Richards:隐喻是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Metaphor is 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
(3)Bréal:隐喻的主题是无穷的。(The subject of metaphor is inexhaustible.)
(4)Emerson:整个自然界就是人类的一个隐喻。(The whole of nature is a metaphor of human mind.)
(5)Hume:哲学史可以用七八个隐喻来表达。(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should be written as that of seven or eight metaphors.)
(6)Day-Lewis:隐喻是智慧的开端,是最早的科学方法。(Metaphor wa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the earliest scientific method.)
(7)L & J(1980:5):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The essence of metaphor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8)Friquegnon:知识就是使用隐喻。(To know is to use metaphor.)
(9)Whorf(1939:146):我们如果不依赖物质性的隐喻,就几乎不能谈及最简单的非空间性情景。(We can hardly refer to the sim-plest nonspatial situation without constant resort to physical metaphors.)
(10)Burke(1945:503):隐喻是通过某事理解另外一事的机制。(Metaphor is a device for seeing something in terms of something else.)
(11)Sweetser(1990:8,19):隐喻可使人们将一件事物理解成另一件事物,不必考虑两者之间在客观上是否相同。隐喻是语义变化中一种主要建构力,隐喻在不同概念域之间运作。(Metaphor allows people to understand one thing as another,without thinking the two things are objectively the same.Metaphor is a major structuring force in semantic change.Metaphor operates between domains.)
上述诸位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隐喻作出了一定的描写,亚氏主要从修辞角度来认识隐喻,并认为隐喻主要是词平面上的一种修辞现象。也有学者主要从功能角度讲述了隐喻的重要性。国外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的最早当推算至洛克,他于1689年在“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就提出了类似于概念隐喻的观点,正如Leary于1990年所指出的(参见Dirven & Pörings,2002:555):
In other words,Locke recognized that our basic mentalistic concepts are metaphorical.(换句话所,洛克认识到我们基本的心智概念是隐喻性的。)
后来,康德在1790年也曾指出(参见Jäkel,1999:12):
… by means of an analogy(for which empirical intuitions are made use of),in which judgment does a twofold job:first,applying the concept to the object of a sensual intuition,and then applying the rule for reflecting on that intuition to a completely different object,of which the first is only the symbol(i.e.metaphor).Thus,a monarchic state may be conceptualized as a living being if governed according to democratic laws,but as a mere machine(like a hand mill)if governed by a single absolute ruler.In both cases,though,it is conceptualized only symbolically(i.e.metaphorically).There is no similarity between a despotic state and a hand mill,but between the rule for reflecting on either of the two and their causality.… Our language is full of such indirect conceptualizations by means of analogy.(人们使用经验直觉进行类推。在类推中判断起双重作用:首先,将概念运用于感知到的事物中,然后,将直觉思考的规则运用于完全不同的事物,前者仅是后者的符号[即:隐喻]。因此,一个君主国家若是依据民主法律来管理,就可被概念化成一个生命体,但若是由一个专制者独裁统治,就可被概念化成一台[像手工作坊]机器。在这两种情况下,不过仅是作一种象征性的概念化,即隐喻性的概念化。在专制独裁国家和手工作坊之间没有相似之处,但在这两种思考规则中以及因果关系中存在相似性。……我们的语言充满了这类通过类推获得的间接性概念化。)
康德虽没有用metaphor这个词,但Jäkel认为他所说的“symbol”就相当于metaphor,因而用括号注出。他还十分明确指出:我们的语言中充满了这种运用类推间接获得的概念化表达方法。
后来雪莱(Shelley,1792—1822)也从认知角度论述了隐喻,他将隐喻视为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
Whitney(1875:88)也认为:语言发展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就是用表示物理性的、可感知的意义来表示心智的、道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里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隐喻。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卡西勒(Cassirer)于1923年也曾论述了心智特征是空间特征的隐喻表征(the metaphorical representation of mental properties in terms of spatial properties),并指出人类的知识是基于身体经验和空间,并通过隐喻逐步形成的(参见Jäkel,1999:14)。德国哲学家Blumenberg于1960年和1971年分别发表了论文“Paradigms for a Metaphorology”、“Observations on Metaphors”,第一次使用了“隐喻学(Metaphorology)”这一术语,认为隐喻学应从思维(认知)角度来研究隐喻,通过隐喻可帮助我们了解认知的基本结构(参见Jäkel,1999:15)。
Richards于1936年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论,将表示两个不同事体的思想并置,就可互相作用,产生隐喻义。他的理论后由Black(1962)、Tourangeau & Sternberg(1981,1982)等学者进一步加以完善。
Lakoff和Johnson则被视为是近年来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代表人物,他们于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看做是这一领域研究隐喻的经典著作。他们在这本书的开篇中就强调指出了隐喻的认知作用: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而且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都是这样。)
许多辞书都对隐喻下了较为明确的定义,例如:
(1)《语言与语言学词典》(Hartmann & Stork,1972)把隐喻定义为: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的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暗示一种类比的意思。
(2)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Crystal,1997)把隐喻定义为:把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隐含地联系起来,暗示出其间的相似性(Identity)。书中还提到了隐喻是语言创造力之中心所在。
(3)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Matthews,1997)在隐喻的定义中除保留了辞格的说法以外,新增了这样的说法:“隐喻是Lakoff在80年代所谈到的一种普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种语域可以系统地用另一种语域中的词汇来谈及或表达。”
(4)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1988)的定义为:用另外一事体的某些相似特性来描绘某事体的想象性方法。
(5)《现代汉语词典》(1996版)中对隐喻所下的定义为:比喻的一种,也叫暗喻,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词,把某事体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体。
(6)《辞海》1999版的定义: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本体和喻体两个成分之间一般要用“是”、“也”等比喻词。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下文为1989、1979版所无的例子)本体和喻体两个成分常可构成偏正关系。如:“在四化建设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可大显身手。”即以“舞台”喻“四化建设”。
可见在国外20世纪80—90年代出版的辞书中,已经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自从Ortony(1979)和L & J(1980)出版了他们的著作之后,隐喻已被上升到“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这个高度来理解。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这就摆脱了将隐喻视为“两事体基于相似关系进行比较”的局限。
在这一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Map,Project)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涉及表达两种不同事体的思想,它们的并置产生了矛盾,在互动的碰撞中获得统一,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便可获得隐喻义。隐喻可以使人们在不同事体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对事体的理解。隐喻的运用就是以认知主体和语境为基础,以此喻彼,引彼喻此;其理解过程主要是在矛盾中找到统一,化异为同,同中得义,这里的“同”是指本体与喻体之间的、适应语境的“相似性”。
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这就揭示出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推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发展知识、进行思维、作出推理具有至关紧要的意义。为便于说明,我们将最常见的典型隐喻句型以及相关术语列述如下:
理解概念域A是基于理解概念域B之上的,通过认知和推理,B中的一个或部分 特征通过映射被作用到了A上,使得A获得了B的某一或某些相关特征,当然在映射过程中两者具有互动关系,A受到B映射时是有选择的,此时语句便产生了隐喻义。如在例[2]中,皇帝的许多特征被映射进入独生子:
当然也有一些特征并没有映射进入到“独生子”身上,如主持国家大事、手握生杀大权、三宫六院、嫔妃几十等,这就是上文所说的“一个或部分”的含义。
因此,隐喻义是通过跨概念域映射过程后所形成的映合(Mixing)结果。“map”和“project”一般译为“映射”,本书主张在隐喻认知理论中区分出“映射过程”和“映合结果”,以便论述其工作机制(参见第七节)。
这样隐喻就涉及两类不同事体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两个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比较和映合。传统修辞学只将隐喻视为修辞现象,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认知”、“映射”、“互动”、“映合”的关键性作用,没能解释隐喻形成的过程,而隐喻认知理论重点解释了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更加关心概念域B的某一或某些特征是如何转移到概念域A上的,两者之间存在哪些相似性,或两者并置后保留了什么样的意象图式,产生了哪些相似性,因此也强调了映合结果。可见,隐喻既是基于相似性的,也可创造相似性(提供看事体的新视角),隐喻与相似性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详见下文)。
L & J(1980)将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本体性隐喻,也主要意在帮助分析隐喻意义形成的过程和方式。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