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事件域认知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
认知语言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为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构造的成因拟构了许多模型,主要有:
(1)Langacker(1991,2002)拟构了弹子球模型(Billiard-ball Model)和舞台模型(Stage Model),以此来论述英语的基本句法构造及其变体(参见王寅,2005)。但是,弹子球模型仅是在单一层面上,以线性化的方法图示了力量的传递过程。舞台模型虽涉及的要素较多,包括施事者、受事者、场景等,但分析似乎也较为笼统,而且也没有对这些要素作层级性分析。另外,这两个模型的体验认知基础是什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两个模型,而不是一个或更多?Langacker对此语焉不详。而且他的分析主要是针对句法构造层面的,并没有将其运用来分析语言的其他层面,这就使得该模型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2)Talmy(1985,1988)的力量动态(Force-Dynamic)模型主要也是用来分析概念结构和语法构造的,其出发点是基于动态性的作用力现象,而忽视了对静态性场景的分析,同时,他的这一模型似乎也没能进一步扩展到分析语言的其他层面。
(3)Lakoff(1987)将动态意象图式详细分成六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形式空间化假设(Spatialization of Form Hypothesis,简称SFH)”,主要包括六类概念结构,又在这六类概念结构的基础上阐释了对应的六种句法构造(参见第五章第四节)。他的分析主要也是针对语言的句法层面,且仅解释了部分句法构造,也没有用来解释语言的其他层面。
(4)计算机科学家Schank & Abelson(1975)提出了“脚本理论”,将其定义为:描写特定情景中事件的恰当程序的结构,常指预先设定的、常规性的动作性程序。该理论主要也是按照线性程序,在单一层面上的分析,且主要针对动态性事件,忽视了静态性场景。
(5)Panther & Thornberg(1999)从言语行为角度分析了动态性事件,他们将一个言语行为视为一个由几个时段(如:前时段、核心时段、后时段)组成的行为场景,这显然也是以线性认识为基础的,而忽视了事件场景中要素之间的层级性,同样也忽视了静态性事体。
可见,以上几种分析理论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分析是在单一层面上进行的,而且主要是按照线性序列进行的,忽视了事件内部要素之间的层级性;
(2)分析主要是针对动态性场景和事件,忽视了静态性场景或事体,或对其论述不祥;
(3)分析主要是为了解释句法构造的成因,而没能,或很少将其扩展到语言的其他层面,这似乎与认知语言学的目标不符:尝试用几种基本认知方式来概括性地论述语言各层面的诸多现象。
为了弥补上述理论之不足,我们提出了“事件域认知模型(下文简称ECM)”的认知分析方法,以期能为语言的多层面,诸如词汇化、词法、句法、语义、交际等,作出一个统一的解释,这一研究思路也与认知语言学试图为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出发点完全一致。
ECM的基本思想可以图示如下:
图 7.1
我们认为,人们常以“事件域”为单位来体验和认识世界的,并将其作为知识块储存于大脑之中,这完全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人们在对许多具体事件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概括出事件的抽象概念结构,并基于此逐步形成了语言中的种种表达。一个基本事件域EVENT(简称E)主要包括两大核心要素:行为(Action)和事体(Being) 。一个行为,包括动态性行为和静态性行为(如存在、处于、判断等),是由很多具体的子行为或子动作(如图中的A1 ,A2 … An )构成的。一个事体是由很多个体(如图中的B1 ,B2 … Bn )构成的,事体可包括人、事体、工具等实体,也可包括抽象或虚拟的概念(儿童是在对具体事体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抽象和虚拟的概念的)。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体又可分别带有很多典型的特征性或分类性信息D或C。这样,一个事件域就可能包括若干要素,而不仅仅是施事者、受事者、作用力、场景等要素,而且这些要素之间还存在层级性关系,如:
在第一层级上:一个事件主要包括动作要素和事体要素;
在第二层级上:这两个要素又包括很多子要素;
在第三层级上:各子要素又各自包括很多典型信息,如特征和分类等信息。
我们也可借用认知语言学的常用术语“域(Domain)”来表示由多要素和多层级构成的包括一定范围的事件,强调事件内部的层级性和复杂性。有时一个事件与另一事件很难作出明显区分,因此图7.1表示事件域的边框用虚线。我们将从不同视角,通过不同的突显心理,对复杂事件域进行分层次剖析,以期能大致了解人类的基本概念结构,并借助这些基本概念结构来解释句法构造的成因,以及语义理解和语用现象。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