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22 遇到裁员了你该怎么办?

发布于 2024-08-22 21:36:12 字数 355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是个人就会生病,感冒发烧,上吐下泻。公司也一样。人病了吃药打针,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自身抵抗力增强了,病也就好了。公司病了则没这么简单,症状和治疗方式通常比较复杂,很多老板急着要扭转局面,往往会采用激进手段,下猛药实施救治。最直接有效的,往往就是裁员。

其实,公司运转即使正常,也会因合并、分立、升级、转型等原因进行裁员。公司在产业价值链上地位越高,人工成本占据总运营成本的比例就越大。从财务角度来说,裁员是节省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公司什么情况下会裁员

洒家自己经历过两次规模很大的裁员,都是因为公司合并后要缩减重复职位。所谓重复职位,往往是那些不和公司的客户或合作伙伴直接打交道、不直接为公司带来生意的后台或支持性部门,例如财务、人事、行政等。两家公司合并了,只要一个财务总监,现在有俩,总得走一个嘛。

自参加工作以来,洒家一直在业务部门,而且业绩不错,因此躲过了那两次裁员。但看到朝夕相处的同事被成批裁掉,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洒家有两个朋友,分别因为公司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被裁,当时大家都很年轻,没有处理这方面事务的经验,因此这对他们打击很大,各自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因技术升级而裁员,就是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让机器来代替人干活,手工操作则被淘汰。比如多年前洒家认识了一位技术专家,他率领研发团队发明了一个电表的远程读数抄表系统,电力公司再也不用派抄表员上门读电表,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把活儿干了。上这个系统,当然就不需要雇用那么多抄表员。听说电力公司觉得上这个系统裁员幅度太大,怕惹麻烦,因此暂时未予采用。但后来一些公司上了购电IC储值卡系统,效果是一样的,都用不了那么多抄表员了。

因业务转型而裁员,就是公司经营战略模式切换,比如从飞鹰战略变成城堡战略,转攻为守,高速扩张期结束,即使不裁员也不会扩大员工规模了;如果从城堡战略进入环绕马车甚至关停并转战略,裁员往往是节省成本扭转颓势的首选方案之一。

不同类型公司的不同做法

客户、股东和员工,是企业主的三大利益攸关方,对此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排序和权重。最注重股东的,往往是上市公司,一切以数字化目标管理为准,需要扩大经营时拼命招人,不得不缩减规模时又无情裁人,总之一切以利润和股东回报为准。这样的公司,适合你持股当股东,但不一定适合为之效力。最注重客户的,往往是服务业内的公司,信奉“客户就是上帝”,哪怕客户的要求再无理再不现实,也要想尽办法予以满足,即使员工为此要更多加班甚至受委屈。而最注重员工的公司,说实话洒家还真没见过,除了那些为数极少的所谓“Employee-Owned Companies”,即员工就是股东、全体员工加起来就是控股股东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据洒家所知目前在我国尚未出现。

因此,公司在员工、股东和客户之间更加侧重于后两者,是基本现实。你看任何一家公司都以此为基准,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洒家认为,在更注重股东和客户的公司里,根据对待员工的基本态度与政策,也可以分成友好型、中立型和恶劣型——恶劣型的就是讲“狼性”不讲人性,非善地,不可久留的那类公司。如果你认为所在的公司是这种类型,洒家建议你千万不要等待裁员时才想起来走,最好提前行动。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士应当主动选择适合自己职业规划、能够帮助自己职业发展的公司。

对于中立型的公司来说,在裁员时能做到的无外乎就是不违法违规,达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例如及时通知被裁员工、不克扣工资、各类法定保险与福利权益归于员工,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员工予以经济补偿。现如今在我国一家公司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友好型的公司除了完全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标准以外,还会提供心理疏导、再就业培训,甚至请专业公司帮助被裁员工找新工作。不过,这类公司在我国少之又少。

除了公司层面以外,遇到裁员时老板的态度和做法也很关键。对于被裁的员工来说,本来遇到这事儿就够郁闷的了,如果老板做事手法恶劣、态度粗暴,很有可能会引发激烈冲突,有的甚至是血案。

洒家经历的那两次裁员,分别是由两个不同的老板主持的,差异非常明显。“和蔼+咨询顾问型+影响”的老板,和每个被裁的员工都有直接对话,说明情况,阐述原因,安抚情绪,回答质疑,最后还给每个人都写了推荐信,帮助他们在市面上找工作。这种认真负责的专业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被裁离开的员工不怀恨,继续在公司里的员工也觉得跟着这样的老板是福气。而另一位“分析+独断+支配型”的老板尽管做事也很专业,但完全没有这些人情味的举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绝不超出公司规定一步。裁员不是这位老板的决定,但被裁的员工因为没有机会和公司代表对话,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尽管拿到了赔偿,依然一肚子怨气,离开公司很久了,还是耿耿于怀。而对于那些没被裁掉的员工,见到老板这个样子,也觉得有些心寒,忍不住想“要是有一天轮到我被裁了会怎么样”,对这位老板自然更加敬而远之。

真遇上裁员,你该怎么办

谁也不愿意遇上裁员这种事儿,但真遇上了,确实需要掌握一套方法来应对。

根据库博乐—罗斯模型(Kubler-Ross Model),人遇到突然变化时,反应往往是这样一个过程,即:

1. 否认:这事儿怎么可能发生?!怎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2. 愤怒:这事儿怎么就该我倒霉?!这到底是谁的错?!

3. 讨价还价:这事儿如果不是这个样子,我愿意用……去换;

4. 沮丧:这事儿已经这样了,我还能做什么呢?!算了,就这么着吧;

5. 接受:这事儿已经发生了,我不能改变。还是向前看吧,生活还是要继续。

这个过程在洒家那两个亲身经历了被裁的朋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区别在于时间的长短。情商高的那个,不到半年就调整过来了,也顺利地开始了新的工作。情商较低的那个,用了差不多两年才缓过来,整个人变得沉默了许多。

尽管洒家自己没有被裁的直接经历,但从朋友们经历的过程与最终结果上来看,有以下建议供列位参考:

1. 居安思危,不要停止学习,职业技能不断增加、人脉不断扩大,对公司的价值就越高、不可替代性就越强,这样即便遇到经济形势不好、公司经营战略发生转变等情况,你的工作安全边际相对较高,被裁的可能性低;

2. 密切关注公司的经营状态,并评估自己职业发展计划与公司的匹配性,保持警觉,不要在一艘注定沉没的船上流连;

3. 未雨绸缪,做好个人理财计划,万一遇到被裁,有足够的储备让自己和家人在找到下一份工作前生活质量不下降;

4. 公司内外消息灵通,不要使自己成为最后一个知道公司要裁员的人。裁员计划通过正式渠道宣布,往往已经是到了立刻就要执行的最后关头,你若能提前得知是否自己直接受到冲击,可以有个心理准备;

5. 遇上自己被裁,上述五个过程是免不了的,但耗时越短越好,多和家人朋友说说心事,多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排遣散心;

6. 根据你的老板类型,能谈就谈,最好能拿到推荐信;不能谈也别纠缠,没必要显得那么脆弱。但无论能不能谈,底线是不要把关系搞僵,否则公司耍起赖来,你会多出很多麻烦;

7. 正确认识自己被裁的原因,分清是经济形势、公司战略的原因,还是你在技能、人脉方面的原因。指责别人是容易的,认清自己最难。即使分析下来是自己的原因,也不要自暴自弃,否则输了一次以后你就真的在撸瑟(Loser)的道路上出溜下去了;

8. 尽快调整心态,开始找下一份工作。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的变化,可能打乱了你的计划,但也许是一个让你重新思考、重新定位、重新出发的机会。成长道路上总有挫折,强者愈挫愈奋,撸瑟一蹶不振。怎么选,全在你。

总之,职业发展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有崎岖不平、迂回甚至倒退的时候。如果把追求职业发展看作朝圣之旅,这些失败和挫折,都是对你的考验。你每次从阴影中走出来,积攒的资粮都比以前更多。

据说托马斯·爱迪生老师在发明灯泡之前尝试了一千多种灯丝都没成功,别人说他失败了一千多次,他却说:“这些失败让我知道了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你是什么材料,自己应当最清楚。能不能做照亮自己前程的灯泡,最靠得住的还是你自己。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