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25 顶雷、背锅和吹哨

发布于 2024-08-22 21:36:12 字数 383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想当年有家公司在上市前,为了让报表数字更好看一些,老板要求财务总监对账本进行一些技术性处理——用江湖黑话来说,叫“按摩”(Massage the Book),提前确认一些收入。同时还要求业务总监和法务总监予以配合,让数字与业务合同能对得上号。总之做了精心的准备,成功上市。

没想到上市后不久,就有投资者觉得账目可疑,直接就提起了诉讼。官司打了小两年,最后庭外和解,公司赔了一大笔钱,形象和信用均受到损害。

但公司的老板没事儿,只是财务总监被推出去挡子弹了,最后不得不离开公司。有了这个不光彩的经历,财务总监上了投资机构的黑名单,想上市的公司没一家敢雇他,求职四处碰壁,职业发展遭遇重大挫折。

这位倒霉的财务总监,就是替老板顶炸雷,替老板背黑锅,最后被老板当了替罪羊的典型。

什么是顶雷,什么是背锅

美国一份针对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四分之三的财务人员收到过公司老板的问询、要求甚至是强令,对公司账目进行“按摩”,让数字变得更加好看。

有分教:“Figures don’t lie but liars figure.”意思是说数字不撒谎,但撒谎的熊孩子总喜欢在数字上捣鬼。从上述调研来看,美国上市公司的老板们尽管不一定都是撒谎成性的骗子,但出于保住自己饭碗或能让自己捞得更多的利益诉求,在财务上做手脚,是很常见的事情。

对于这种事情,老板当然不会亲自动手——财务出身的就更不会了,都是让下属去干。

除了财务造假以外,公司经营中另一个常见的由下属替老板顶炸雷、背黑锅的行为,就是行贿,尤其是贿赂公职人员。

如你所知,即便在透明国际腐败榜上名列前茅的国家,也有反贿赂、反腐败的法律法规。换言之,地球上还没有哪个国家不把贿赂看成犯罪的。行贿受贿,理论上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老板们当然很清楚法律后果,因此不会弄脏自己的手,而是让下属去当肉盾。

对于还没混到最高层的职场人士来说,遇到老板要你顶雷、背锅,这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天平时刻”,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会对自己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你怎么充分考虑、审慎选择都不过分。

天平的两端,分别是你的前途和你的良心,怎么选,全在你自己。

洒家很幸运,工作近二十年来各种类型的老板都见过了,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还从来没遇到过让洒家顶雷、背锅的。

洒家的一个朋友就没那么好命,遇上个老板不是让他按摩账本,而是直接伪造贸易合同套取外汇搞信用证诈骗。朋友是个本分的人,在公司里从不挑事,谨小慎微,图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活,也没什么野心。老板的这个要求,让他意识到那位老板应该是想跑路了,临走前捞一票大的,拿自己当垫背的。

想明白这一点后,他就不再犹豫,而是把自己的地盘划分得清清楚楚,对老板说了“不”。与此同时,他的辞职信就揣在兜里,随时准备走人。

老板果然对这种违命抗令宣示地盘的举动大为震怒,朋友于是递交辞呈,全身而退。

后来听说老板找了另外一个人来干这活儿,还没干成就东窗事发了,双双锒铛入狱。

什么是吹哨

洒家并没有去问那位朋友是不是他做了举报——用黑话来说,叫“吹哨”。何必去问呢?他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听从内心的召唤,做出了符合他三观和人品的事,名节得以保全,知道这些就足够了。

日前洒家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说他在前一份工作中发现有同事置公司利益于不顾、图谋私利的情况,写信向管理层反映情况,结果被同事和上级联手给黑了,丢掉了那份工作。现在面试新工作,雇主要进行背景调查,要他同意和前雇主联系,拿评语。他非常担心前任雇主继续对他实施打击报复,给差评甚至抹黑,让他失去这个工作机会,因此很后悔当初写那封信,问洒家该怎么办。

这位读者,就是传说中的“吹哨者”——Whistle Blower,意即职场上向公司、公众或监管当局提供真实信息进行报警的从业人士。

假设洒家身处这位读者的境地,会做以下思考。

吹哨还是不吹哨

洒家一直在金融机构工作,至今已近二十年。如你所知,和其他行业一样,从运营的角度来说,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无外乎是合规风险加职业责任风险。合规风险,就是作业过程中违规导致监管当局进行处罚,从罚款到吊销执照,不一而足;职业责任风险,就是作业过程中由于疏忽、过错甚至故意行为给包括客户在内的利益攸关方造成损失,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两个风险是连通的,均源于管理不善和心术不正。

比如某银行被发现和恐怖组织有业务联系或给贩毒集团洗钱(真实案例哦,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罪。罚款算是轻的,管理人员被禁止从业、坐牢,公司被吊销经营执照或被勒令停止经营某类业务,都是活该。

再比如某银行在明知代销产品存在严重瑕疵的情况下,仍向特定人群进行大力推销,并不进行风险提示甚至存心误导,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也是真实案例哦,不是随便说说的),尽管

未必在任何国家都是犯罪,但客户提起集团诉讼,监管当局也提起诉讼,让银行赔掉底裤关门大吉,也不是新鲜事儿。

史上最著名的吹哨者,实业界的是莎朗·瓦特金斯老师(Sherron Watkins),她是安然事件的吹哨者;金融界的当属海瑞·马可波罗斯老师(Harry Markopolos),他是麦道夫骗局的吹哨者。这两位老师的传奇故事和心路历程,网上有很多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他们为什么要吹哨

洒家认为,答案其实很简单:你是什么人,就会做什么事。这两位吹哨报警,皆出于三观,底线是不能让恶人恶行加害良善并逍遥法外。

洒家本人也持有这个观念,因此也吹过一次哨子——只是规格远没这么高、影响远没这么大罢了,涉及的也并非公众利益。

所以洒家给前述读者的第一条建议就是:“既然吹了哨子,就不要后悔。”

哨子该怎么吹

如你所知,正规的公司往往设有合规部,并对吹哨员工进行严格保密和保护。这个制度也是安然破产之后在欧美公司里逐步完善起来的,类似于司法系统的证人保护机制。公司的合规部通常设有独立邮箱和保密电话,员工吹哨子可越过所有级别设置,直达最高决策层。

洒家那次吹哨子的方式是写电邮,在措辞上很是费了一番心思。基本思路是:只说自己观察到的事实,并举例证;基于此说观点,并提交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说明对公司核心利益的危害和相关法律责任;提出整改和危机处理意见,不对任何具体部门或个人提出指责。

吹了哨子之后,公司反应非常迅速。全球法务总监亲自回信,表示感谢,并承诺立刻整改。改的幅度比洒家想象的还要大,安全边际提高了,也有人事上的相应调整。自始至终,洒家所在的区域甚至无人知道是否有人吹哨。

结合亲身经历,洒家给读者的第二个建议是:“吹哨子摆事实讲道理,对事不对人——人的事情也用不着你操心,公司高层在裁员方面比你效率高多了。”

当然,你要通盘考虑自己所处的环境,评估自己的职业甚至人身安全。如果没有直达最高层的渠道,如果公司没有提供保密、保护措施,如果涉及的利益链条太多太广,你不能确定吹哨子是否有效果,谨慎是对的。现如今自媒体非常发达,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当众吹哨,因为不分青红皂白的汹涌舆情很有可能让事态升级,错过妥善处理的时间窗口,最终闹得不可收拾。

吹哨了之后该怎么办

当时洒家有个备用计划,就是辞职。辞职信都打印好了,如果吹哨后发现公司大小官僚一级级交办下来,对洒家形成合围,那洒家会毫不犹豫地跑路。在很多情况下吹哨已然是冒了作死的风险,如果再傻二呵呵地等死,那确实也太该死了。

很幸运,那封辞职信没用上。后来洒家确实跑路了,不过属正常跳槽。

前述读者说的新任雇主要做背景调查的情况,洒家那次跳槽并未遇到。但如果真碰上了,且前任雇主可能会做出不公允的评价,洒家定会要求新任雇主就此事也听听洒家这边的说法,不要偏听偏信。这也是洒家给这位读者的第三条建议。

人有性格,公司也有性格。两边的性格对上路子,才有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公司的性格,体现的是创始人和管理层的三观。员工和公司如果没有这种基本的价值认同,谈不上有什么职业发展的空间。

以后还吹哨子不

这就又回到了第一点:吹,还是不吹,这是个哈姆雷特老师式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问问你自己是哪种人,变了没有。你以前吹过,不代表你愿意或能够继续吹;你以前没吹过,也不代表你以后就不吹。吹哨子报警并非你的义务,至少未必是你的法定义务。吹哨子是响应内心的召唤,定义自己究竟是哪种人、让自己夜里睡得更踏实的行为。吹或不吹,应当都是你独立思考、通盘权衡后的自主决定。

如果你竟然是禅宗弟子,那事情就更简单了。有分教:吹就是不吹,不吹就是吹。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无论你作何抉择,最终能够坦然面对自己就好,何必强求。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