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掌握“进言”的技巧
说服自己靠心态,说服别人靠技巧。忠告本是对别人最佳的馈赠,也是最真诚的建议,可是偏偏很多忠告都似苦口良药,很难被人欣然接受,往往还会收到反效果。忠言作为真诚帮助他人的一种形式,它的初衷必须是善意的。既然是善意的,献言者就会想方设法把话说得让人容易接受,而逆耳之言恐怕就不好被人接受了。所以仅有“为别人好”的善意献言还不够,要使献言变成对方能接受的忠言,献言者就必须掌握“进言”的技巧,否则就会收到反效果。
谁都不爱接受批驳自己的意见,也不愿听逆耳的忠言,这时,往往裹上一层“糖衣”包装成委婉的顺耳之言,才能起到很好的规劝作用。一种苦味的药丸,外面裹着糖衣,使人先感到甜味,容易一口吞下肚子去。于是,药物进入胃肠,药性发生效用,疾病也就好了。
一个衣冠楚楚的青年开着一辆豪华的宝马牌汽车兜风。车开到交叉口碰上红灯,他趁机点燃了最后一支香烟,随手将空盒丢出车外。恰好一位妇女从车旁经过,捡起烟盒,走近汽车,笑容可掬地问道:“先生,你这个烟盒不要了吗?”
那位男士似乎意识到自己不文明的行为,赶忙改口说:“刚才不小心,烟盒掉了下来,谢谢你帮我捡起。”说着把烟盒拿了回去,带着一份窘迫的神色匆忙开车走了。
在以上的说服中,那位妇女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方式,她明明亲眼看见那位青年故意乱扔垃圾,而没有揭穿他,而是假装不知道,给他捡起烟盒,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假如她直来直往,自以为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教训那位青年,恐怕那位青年非但听不进去,反而会骂她多管闲事。可见委婉含蓄是说服中的“高招”。
推而广之,我们在规劝和纠正别人的时候,先对对方所犯的错误加以谅解,要表示同情对方所犯的错误,使对方减少害怕,同时也减少羞愤之心,然后再用温和的方法把错误指出来,指正的话越少越好,能用一两句就使对方明白了,而不要啰嗦不休,导致对方陷于窘境,产生反感。如果可能的话,在纠正对方的同时,也要提出一些赞扬和肯定,这样对方觉得你的评论很中肯和公平,就容易心悦诚服。
许多优秀的教师常将这种闪烁着智慧思维的“软化”渗透于对学生的教导,含而不露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对知识的领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有一位教师发现班上有个别学生偷学抽烟,就在班会课上说:“今天我不想讲吸烟的害处,只想讲吸烟的好处。吸烟有三大好处:第一,可防盗。因为吸烟引起夜间深度剧咳,小偷哪敢上门?第二,可演包公。从小吸烟,肺都黑了,长大烟容满面,黄中带黑,演包公就省去了化装的麻烦。第三,永远年轻。医学统计表明,吸烟历史和人的寿命成反比,当然他的人寿档案上的年龄永远年轻。”
这欲贬虚褒的幽默,妙趣横生,句句击中要害,看似讲的是“三大好处”,实际讲的是“三大坏处”。孩子听起来既觉得新鲜又能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自然乐意接受这种善意的批评从而改掉恶习。
无论你面对的是朋友,是同事,是亲人,还是一般熟人,只要你是真的有意向对方献上忠言,那么就请你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拐弯抹角地说,委婉一些说,你所献的忠言就一定不逆耳,还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要对人说规劝的话,在未说之前,先来摸清对方的心理,使其尝一些甜点,然后再反映真实的意见,对方也就容易接受了。
吕某是一家公司新上任的部门经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许多员工经常迟到。一天,吕经理早早地来到公司,为他那个部门的每个员工买了份早餐。等员工都到齐了,他把早餐拿出来对大家说:“各位,我知道你们工作很辛苦,由于时间的关系,来不及吃早餐,我特意为大家买了早点,希望大家每天都记得吃早点。”
一开始所有员工都不知吕经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后来经公司有“迟到王”之称的小王提醒,大家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吕经理的良苦用心,原来吕经理借“早点”来提醒大家上班早点,以后别再迟到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迟到的现象出现。
在这里,吕经理巧妙地运用谐音词,说服员工以后别再迟到,不仅幽默风趣,而且委婉含蓄,更是体现很浓的“人情味”,这种说服技巧不能不让人佩服。
除了糖衣炮弹和人情味儿之外,忠言也可以带上一点幽默的色彩,这样有助于淡化其说教的基调,减少了对方的排斥,也就更容易被听取了。
一对青年夫妻为了一点小事在户外吵了起来,先是相互抱怨,进而大吵大闹。两人谁也不让谁,眼看就要大动干戈了,这时隔壁的邻居李大叔,拿着一把雨伞走上前去,走到那对夫妻旁边,把雨伞撑开看着他俩吵架。这时那位青年停了下来,用惊奇的语气说:“我说李大叔,这么好的天气你打把雨伞干吗?”
李大叔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是躲雨,刚才(你们脸上)乌云密布,(嘴里)雷声轰隆,待会肯定会下大雨。”
李大叔幽默的话语和滑稽的行为把那对夫妻逗得哈哈大笑,顿时火气消了下来,硝烟被幽默驱赶得无影无踪。由此可见,幽默在劝说中有着神奇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直截了当地对人家进行批评规劝,小两口肯定会说你是什么人啊?凭什么管我们家的事儿啊?两人肯定就一致对外,李大叔好人做不成,还得碰一鼻子灰。所以带上点幽默的色彩,对方听得进去最好,对方听不进去,就当说了一个不好笑的笑话,也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尴尬。
这些都是劝说和忠言的外在包装。说到底,想规劝一个人还是因为心里在乎他,关心他,不然为人家操什么心啊?所以,不管用什么方式规劝进言,核心是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为他设身处地地着想,感受到你是为他好,这样才能让他坦然接受。
有这样一个事例,说的是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邻居是个猎户,院子里养了一群凶猛的猎狗。这些猎狗经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曾多次请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却不以为然。后来牧场主想了个办法,他在自己羊群里挑选了三只可爱的小羊羔分别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看到洁白温驯的小羊羔,孩子们如获至宝,每天放学后都要在院子和小羊羔玩耍嬉戏,因为怕猎狗伤害儿子们的小羊,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牢牢地锁了起来。从此,牧场主的羊群再也没有受到骚扰。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着想,让他也从中受益。虽然有人纠正错误是一件对人有益的事情,但所谓忠言逆耳,很少人能够心平气和地听进去。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对方明白,自己是和他站在一边的,不是和他对立的。
在说服别人时,只要做到以上几点,让你的忠言不再逆耳,使人听得“耳顺”,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这样你的说服才会最有效。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