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少有人走的路 1: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 2:勇敢地面对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 3:与心灵对话

少有人走的路 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 5:不一样的鼓声

少有人走的路 6:真诚是生命的药

真诚的父母,才能教育出真诚的孩子

发布于 2024-10-13 15:59:54 字数 308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真诚的父母会教育出真诚的孩子,不真诚的父母会教育出不真诚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很多父母也许会让孩子“按照我说的做,但不要学我的样子”,但孩子会对父母的言行不一非常敏感,他们会有样学样,也成为这样的人。

父亲与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统一口径是十分重要的。在辨明孩子使命的过程中,我的父母就曾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幸运的是,就算是再麻烦的事情,他们也都处理得很好。无论是在教导、规范行为,甚至是训斥我时,他们都立场一致,程度得体,这点也让我尤其感谢。我之前曾说过,夫妻双方应该在亲密和不同之间寻求平衡,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双方应该“口径一致”。而且,这样做也很有利于巩固亲密的伴侣关系。

对孩子而言,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前,没有什么比父母各执一词更具毁灭性的了。想想看,父亲说完一套,母亲又说另一套,这样简直是要把孩子活活撕成两半。在对孩子的教导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没能充分沟通,更别提达成一致了。在我看来,这正是少数几个离婚的合理理由之一。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通常会带来莫大的痛苦,如果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作为判断他们心理健康程度的标尺,一般情况下,父母离婚会导致孩子的成绩迅速下滑,但在少数情况下,孩子的成绩却因此节节攀升。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因为他终于脱离了那个充满矛盾和困惑的可怕环境。

说完父母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再说说我们身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鼓励孩子实现最终独立。

在刚当上心理医生时,我曾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如果孩子从小在家中被温暖和爱围绕,那么在长大后,他们在离家时通常不会太困难。相反,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冷漠与敌意之中,那么在长大后,他们反而更不愿意独立。这种状况和人们心中的普遍逻辑正好相反,人们通常认为,如果家庭中充满温暖与呵护,孩子会更不愿意离开;而那些冷漠并充满敌意的家庭,孩子反而应该巴不得快点摆脱。

后来,我渐渐理解了其中原因。在孩子心里,原生家庭的经历会决定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想象。如果自己的家中充满了爱与温暖,他们就会认为世界也是充满爱与温暖的,长大后,他们会觉得:“嗨,我要走出去,我要感受更多的爱和温暖。”反之,当孩子从小在冷漠和敌意中长大时,他们就会想象世界也充满了冷漠和敌意,面对外面的世界,他们会忍不住想:“我才不想走出去,我就待在家里,至少我了解这里的规则,还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样看来,好的父母能成为孩子一块坚实的踏板,孩子可以从这里一跃而起,跃向独立与自主。

然而,即使原生家庭的环境再好,父母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还记得我从学校退学的事吗?对于我来说,那件事正是我飞跃的起点,而赛斯直到 17 岁都没准备好进行这种跳跃。事实上,在观察了自己家中的三个孩子后,我逐渐发现:对于青少年,甚至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来说,他们人生的核心课题,就是学会独立。这也是推动他们人生变化的最主要力量。

相比身体的独立,心理与精神的独立对孩子更加重要。卡尔·荣格把这种独立的过程称为“个体化”进程。按照他的理论,这正是心理发展的最终目的。然而,就像之前提到过的,大部分人最终都没能达成这一目标。直到生命终结,他们都依然或多或少依赖着父母——这种依赖并不是身体上的,更多是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相应地,他们也始终无法摆脱根植于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哪怕那些价值观早已过时了。

家庭作为一个组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鼓励孩子的“个体化”进程。很多父母之所以失败,恰恰就因为不能意识到这点。在缺乏他人意识的极端的自恋者眼中,他人——包括孩子——从来就不是存在独立的。程度稍轻的自恋者,在孩子与他们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时,可能会表现出“敌意”的态度,比如生气地说:“这孩子一点也不像我!”并将孩子视为不同于“我们”的异己——“他们”。很明显,父母对孩子这种不接纳、不认同的态度,必须也会导致对孩子的不尊重,从而阻碍孩子的独立进程。

而程度严重的自恋者,则像是克朗普顿夫妇对待赛斯那样,他们心里早已为孩子安排好了时间表和各种目标,对于计划之外的可能性,他们甚至连想都不愿意想。对于赛斯来说,他完全能够感觉到父母的自恋,也明白他们的严苛与易怒,但由于消极反抗性人格的原因,即使他身处于最躁动的青春期,也不能以任何公开方式表达自己的叛逆。所以,在他口中,一切都“很好”。就是因为他否认了自己心中原本正常的不满,才使自己做出了那些自毁前途的消极反抗行为。

不过幸运的是,他最终解决了问题。距上次见面大概四年后,赛斯又给我打了电话。当时他刚从海军退伍,说自己状态很好,不过他还是想见我一面,单纯就是为了“跟我聊聊”。他还说,他很愿意自己支付这次费用。我对他说:“这样的跟进对我同样有益,这次我将免费为你服务。”

当我又见到赛斯时,那感觉非常特别。一方面,他身体上的变化并不大,但另一方面,却能感到他发生了难以名状却很明显的改变,那就是他的言谈举止看起来比实际年龄(22 岁)更加成熟。他对我说:“我本来很喜欢海军生活的,在服役一年半后,我甚至考虑过成为职业军人。但又觉得自己很可能是在故意与父母作对,当时的感受,又有点像之前我一直在心里对父母所说的:‘滚蛋吧,我才不想进该死的大学。你们越是想让我去,我越是不去。’不过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比军队中大部分人都要聪明,甚至比许多军官都要聪明。这时,我开始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职业军人。父母想不想让我上大学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想不想。”

“所以今年秋天,我就退伍进入了麻省大学。其实我愿意的话,还可以申请一所更好的大学,但是那样的话,我就会比其他同学年纪大很多。而麻省大学的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大,而且学费也便宜,这样我的退伍军人津贴就足够支付学费了。还有,我父母一向在经济上支持我,在服役时,他们就花钱为我建了个基金。这就是我的储备金,以后我会用这笔钱去攻读医学院。”

“我已经和父母谈过了。我们表面上非常融洽,只要有假期,我就会回家,在此以外,我们各过各的生活。但这种融洽真的很表面,非常非常地表面,我的意思是,天啊,我觉得他们简直想在高尔夫乡村俱乐部里度过余生。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成熟些呢?”

我先向赛斯表示了祝贺,现在他已经长大成人了,并且正学习着如何在情感上获得独立。然后,在咨询结束前,我对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你父母也许还会继续成长,也许不会。但即使他们有一天不再成长了,你也许需要去原谅他们的幼稚。你要以最健康的方式,学会百分百的独立,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现在你不用为这些事情过虑。”

还有一件事,我并没告诉他,那就是:就算是对心智最健康的人来说,完全独立,那也是年过 40 才可能达到的境界。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